【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木结构梁柱钢填板套管螺栓连接节点O
技术介绍
目前在木梁柱结构体系中,由于木梁柱的截面尺寸较大,一般采用螺栓连接的节点形式。常见形式有钢填板木构件螺栓连接节点,这种节点形式是将钢填板插入到木梁 (柱)的凹槽内后用螺栓连接,主要利用螺栓的抗弯和木材在螺栓孔处的局部承压来提供承载力。这种节点形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因正常的施工偏差,木梁(柱)上螺栓孔与钢填板螺栓孔中心不可能完全对准,螺孔壁和螺栓之间必须有间隙,而此间隙又会引起螺栓受力接触不均勻,并导致螺栓受力后滑动而降低连接抗弯刚度,或使连接抗弯刚度随施工质量变化而不稳定。(2)螺栓按普通螺栓受力,且常因受弯而破坏,这对充分发挥螺栓的连接强度非常不利,从而导致结构连接效率低。(3)螺栓直接与螺孔边木材挤压,甚至横纹挤压,压强高,因此螺孔易塑性变形,从而使得节点在循环荷载作用下滞回曲线捏拢,抗震性能下降。上述问题都将造成木梁柱钢填板螺栓连接节点的抗弯刚度小。工程实践以及试验证明这种节点形式在设计中不能作为刚接形式考虑,即使按半刚接考虑,刚度也很有限,而且不稳定。而木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结构梁柱钢填板套管螺栓连接节点,由木梁(1)、木柱(2)、钢填板(3)、套管(4)、螺栓(5)、垫片(6)和螺母(7)组成,其特征在于:木梁(1)和木柱(2)在梁柱连接节点位置处开有螺栓孔和凹槽,通过在该凹槽中插入钢填板(3)形成了连接节点,其中钢填板(3)上设有螺栓螺栓孔,螺栓孔与梁柱连接节点相应位置上的螺孔中心对准;套管(4)嵌于梁柱连接节点凹槽两侧的螺栓孔内;螺栓(5)依次穿过凹槽一侧的套管(4)、钢填板(3)上的螺栓孔以及凹槽另一侧的套管(4),一端通过垫片(6)和螺栓(5)上的螺栓头锚固在梁柱连接节点一侧,另一端通过垫片(6)和螺母(7)锚固在梁柱节点另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结构梁柱钢填板套管螺栓连接节点,由木梁(1)、木柱O)、钢填板(3)、套管 (4)、螺栓(5)、垫片(6)和螺母(7)组成,其特征在于木梁(1)和木柱( 在梁柱连接节点位置处开有螺栓孔和凹槽,通过在该凹槽中插入钢填板C3)形成了连接节点,其中钢填板(3)上设有螺栓螺栓孔,螺栓孔与梁柱连接节点相应位置上的螺孔中心对准;套管(4)嵌于梁柱连接节点凹槽两侧的螺栓孔内;螺栓( 依次穿过凹槽一侧的套管G)、钢填板(3) 上的螺栓孔以及凹槽另一侧的套管,一端通过垫片(6)和螺栓( 上的螺栓头锚固在梁柱连接节点一侧...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