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冲击电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87275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的冲击电钻,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择是否进行冲击旋转。而且在工作过程中避免润滑油的外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改良的冲击电钻,包括手柄、机体,钻夹头,机体内部设有电机,由电机驱动的电机轴,在电机轴输出端上,依次安装有散热装置和冲击块,与电机轴末端相啮合有传动齿轮,该传动齿轮上安装有第一冲击齿轮,在冲击块上安装有第二冲击齿轮,传动齿轮转动连接有输出轴,输出轴设有旋钮。按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改良的冲击电钻,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如上所述的密封结构仅仅由两环形圈滑动配合而成,且第一环形圈位于第二环形圈之内,防止润滑液的泄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工具,特别是一种改良的冲击电钻
技术介绍
冲击电钻是一种以旋转切削为主,兼有依靠操作者推力生产冲击力的冲击机构, 用于砖、砌块及轻质墙等材料上钻孔的电动工具。在现有技术中,冲击电钻的结构一般包括手柄、机体和钻夹头。其中手柄上设有开关组件机体内部设有由开关组件控制的电机, 由电机驱动的电机轴,一次安装在电机轴输出端上的散热装置和冲击块,与电机轴末端相啮合的传动齿轮,安装在该传动齿轮内侧表面上的第一冲击齿,安装在冲击块上并可与第一冲击齿相配合的第二冲击齿,与传动齿轮转动连接的输出轴,设于输出轴内侧且可控制该输出轴轴向移动的冲击旋钮;钻夹头安装在输出轴外露于机体的一端。当冲击电钻工作时,第一冲击齿与第二冲击齿起到离合作用,能够为输出轴产生轴向的冲击力,然而由于冲击频率过高,该工作位置不但会产生局部高温,而且其上的润滑油也很容易飞溅到非工作位置上,不仅造成了润滑油的浪费,更严重的是导致冲击齿得不到良好的润滑,因此容易造成冲击齿退火而受到磨损以及减少或不产生轴向推力等不良现象,从而使得冲击电钻的安全性能大大降低,甚至损坏整个冲击电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良的冲击电钻,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择是否进行冲击旋转。而且在工作过程中避免润滑油的外泄。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改良的冲击电钻,包括手柄、机体,钻夹头,机体内部设有电机,由电机驱动的电机轴,在电机轴输出端上,依次安装有散热装置和冲击块,与电机轴末端相啮合有传动齿轮,该传动齿轮上安装有第一冲击齿轮,在冲击块上安装有第二冲击齿轮,传动齿轮转动连接有输出轴,输出轴设有旋钮。优选的,钻夹头安装在输出轴外露于机体的一端;第一冲击齿轮的外周设有第一环形圈,第二冲击齿轮的外周设有与第一环形圈滑动配合的第二环形圈,且第一环形圈和第二环形圈形成密封结构。优选的,第二环形圈与第二冲击齿轮的外壁配合,并与第一环形圈的内端面之间设有一压缩弹簧。优选的,旋钮连接外露于机体的选装盖和伸入冲击块的冲击销,该冲击销可在冲击块内旋转,冲击销的下部开有一弧形槽,该弧形槽内装有一钢球。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改良的冲击电钻,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如上所述的密封结构仅仅由两环形圈滑动配合而成,且第一环形圈位于第二环形圈之内,防止润滑液的泄漏。同时通过旋钮的转动调整第一冲击齿轮和第二冲击齿轮是否啮合,确保在冲击和非冲击状态转换。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改良的冲击电钻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改良的冲击电钻的密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改良的冲击电钻,包括手柄1、机体2,钻夹头3,机体2内部设有电机4,由电机4驱动的电机轴5,在电机轴5输出端上,依次安装有散热装置6和冲击块7,与电机轴5末端相啮合有传动齿轮8,该传动齿轮8上安装有第一冲击齿轮9,在冲击块7上安装有第二冲击齿轮10,传动齿轮8转动连接有输出轴11,输出轴11设有旋钮12。 钻夹头3安装在输出轴11外露于机体2的一端;第一冲击齿轮9的外周设有第一环形圈 13,第二冲击齿轮10的外周设有与第一环形圈13滑动配合的第二环形圈14,且第一环形圈 13和第二环形圈14形成密封结构。第二环形圈14与第二冲击齿轮10的外壁配合,并与第一环形圈13的内端面之间设有一压缩弹簧15。旋钮12连接外露于机体2的选装盖121 和伸入冲击块7的冲击销122,该冲击销122可在冲击块7内旋转,冲击销122的下部开有一弧形槽123,该弧形槽123内装有一钢球124。工作时,如果需要冲击功能,则将旋钮12转动,使得冲击销122推动冲击块7,推起弧形槽123内装的钢球124,这样传动齿轮8上第一冲击齿轮9和冲击块7上第二冲击齿轮10啮合,输出轴11在旋转的同时还会进行轴向往复。当仅需要旋转时,则将旋钮12反向转动,这样钢球124顶住输出轴11,使得动齿轮8上第一冲击齿轮9和冲击块7上第二冲击齿轮10分离,进行非冲击加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技术的专利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的冲击电钻,包括手柄(1)、机体(2),钻夹头(3),机体(2)内部设有电机(4),由电机(4)驱动的电机轴(5),其特征在于:在电机轴(5)输出端上,依次安装有散热装置(6)和冲击块(7),与电机轴(5)末端相啮合有传动齿轮(8),该传动齿轮(8)上安装有第一冲击齿轮(9),在冲击块(7)上安装有第二冲击齿轮(10),传动齿轮(8)转动连接有输出轴(11),输出轴(11)设有旋钮(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的冲击电钻,包括手柄(1)、机体(2),钻夹头(3),机体(2)内部设有电机 (4),由电机(4)驱动的电机轴(5),其特征在于在电机轴(5)输出端上,依次安装有散热装置(6)和冲击块(7),与电机轴(5)末端相啮合有传动齿轮(8),该传动齿轮(8)上安装有第一冲击齿轮(9),在冲击块(7)上安装有第二冲击齿轮(10),传动齿轮(8)转动连接有输出轴(11),输出轴(11)设有旋钮(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的冲击电钻,其特征在于钻夹头(3)安装在输出轴 (11)外露于机体(2)的一端;第一冲击齿轮(9)的外周设有第一环形圈(13),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磐机电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