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装有向前滑行的玩具马。
技术介绍
常规的作儿童玩具用的摇木马,是让儿童坐在木马有背靠的坐椅(2)上,儿童手握在设在马头的把柄(1)上(见图1)。通过儿童自身摇把动作,让木马加儿童的合成重心前后位移,从而使马身下的弧形底脚(4)围绕原地作向前向后往复翘动,问题是此种木马只能在原地翘动,不能向前移动,使儿童感觉到缺少一种骑真马向前运动地乐趣。如简单地装上带滑轮的、由旁人推动的滑行装置,又缺少翘动乐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前述问题提供一种边往复翘动边向前滑行一段距离的滑移式玩具车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是这样实施的是将常规的具有坐椅、车身下的弧形底脚的摇木马,改进成一种滑移式的玩具车,即是在位于玩具车重心的向前滑行方向一侧的下部,支承有滑行装置,该装置是支承在车身下部的、前端设有前滑轮的、且有连杆围成的轮架,轮架外侧支承端支承在车身的两侧,轮架围绕支承端相对车身可作往复翘动,在支承端前进方向的一侧的车身上,设有可与轮架接触的、能令前滑轮表面凸出于弧形底脚表面的前挡杆,前滑轮下翘时,轮架与通过支承端的垂线的夹角α大于45度。所述改进的机械原理实质,即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括有坐椅(2)、车身(3)下的弧形底脚(4)的滑移式玩具车、位于玩具车重心的向前滑行方向一侧的下部,支承有滑行装置,其特征是滑行装置是一种支承在车身下部的、前端设有前滑轮的、且有连杆围成的轮架,轮架外侧设支承端支承在车身的两侧,轮架围绕支承端相对车身可作往复翘动,在支承端前进方向的一侧的车身上,设有可与轮架接触的、能令前滑轮表面凸出于弧形底脚表面的前挡杆,前滑轮下翘时,轮架与通过支承端的垂线的夹角α大于45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括有坐椅(2),车身(3)下的弧形底脚(4)的滑移式玩具车,位于玩具车重心的向前滑行方向一侧的下部,支承有滑行装置,其特征是滑行装置是一种支承在车身下部的、前端设有前滑轮的、且有连杆围成的轮架,轮架外侧设支承端支承在车身的两侧,轮架围绕支承端相对车身可作往复翘动,在支承端前进方向的一侧的车身上,设有可与轮架接触的、能令前滑轮表面凸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吉,崔刚豪,
申请(专利权)人:张元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