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灰水低碳处理回用工艺的改良型调节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85931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用于灰水低碳处理回用工艺的改良型调节池,由调节池主体,调节池盖板、池底贮泥槽、立式通气管和毛发聚集器组成,同时具备水量调节、水质均衡、高比重污染物沉降、贮存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调节池产气安全外排等功能。改良型调节池取消了传统中水处理工艺中的格栅、调节池预曝气管、污泥处理处置设施,降低了相应的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减轻了灰水后续处理的负荷,降低了灰水处理与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对建筑与小区的环境影响;增设了调节池盖板和立式通气管,保障了调节池内产生的废气安全外排;增设了池底贮泥槽,用于灰水初沉污泥和后续处理产生的剩余污泥贮存;增设了毛发聚积器,降低灰水中漂浮物和较大颗粒对后续处理工艺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与资源化、节能减排
,具体涉及调节池改良技术。
技术介绍
灰水处理回用,目前主要借鉴《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036-2002)(以下简称 《规范》)。《规范》6. 1. 1提出“当以优质杂排水或杂排水作为中水原水时,可采用以物化处理为主的工艺流程,或采用生物处理和物化处理相结合的工艺流程”。并推荐了图4、图5和图6显示的三种工艺。从《规范》推荐的3种工艺可知,原水在进行处理之前,均需设置格栅和调节池。《规范》6.2. 3给出了格栅的设计要求,具体如下中水处理系统应设置格栅,格栅宜采用机械格栅。格栅可按下列规定设计 1设置一道格栅时,格栅条空隙宽度小于IOmm ;设置粗细两道格栅时,粗格栅条空隙宽度为10 20mm,细格栅条空隙宽度为2. 5mm。2设在格栅井内时,其倾角不小于60°。格栅井应设置工作台,其位置应高出格栅前设计最高水位0. 5m,其宽度不宜小于0. 7m,格栅井应设置活动盖板。《规范》6.2. 5给出了调节池的设计要求,具体如下 调节池可按下列规定设计1调节池内宜设置预曝气管,曝气量不宜小于0.6m3 / m3. h。2调节池底部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灰水低碳处理回用工艺的改良型调节池,其具有调节池池体(1),调节池池体上部一侧设置进水管(3),另一侧设置出水管(4);其特征在于:在调节池池体(1)内靠近进水部分的池底下沉一部分空间,形成贮泥槽(5);调节池池体(1)靠近出水部分的池底朝向贮泥槽(5)倾斜,在调节池池体(1)的出水管(4)管口上设置有毛发聚集器,调节池池体(1)顶部盖有调节池盖板(6),并接出立式通气管(2)。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灰水低碳处理回用工艺的改良型调节池,其具有调节池池体(1),调节池池体上部一侧设置进水管(3),另一侧设置出水管(4);其特征在于在调节池池体(1)内靠近进水部分的池底下沉一部分空间,形成贮泥槽(5);调节池池体(1)靠近出水部分的池底朝向贮泥槽(5)倾斜,在调节池池体(1)的出水管(4)管口上设置有毛发聚集器,调节池池体(1) 顶部盖有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宏祥何强方俊华张婷婷梁建军吴正松彭述娟赵芳徐海燕邓轲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