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模块与导光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85701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模块与导光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发光模块,包括:一导光板;所述的导光板具有至少一入光侧面及至少一出光侧面,该至少一入光侧面与该至少一出光侧面分别位于该导光板两相对侧,且该至少一出光侧面为抛物面;一粗糙面结构;所述的粗糙面结构形成于该至少一出光侧面上;以及至少一发光组件;所述的发光组件分别朝该至少一入光侧面发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将出光侧面粗糙化以形成一粗糙面结构,使得发光组件之光线从入光侧面到达出光侧面时,光线将被粗糙面结构所分散,且降低光线被反射至出光正面之次数,进而缩小,甚至消除导光板之出光正面所产生不规则亮纹,便可均匀导光板之出光正面与弧形侧面所产生发光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尤其涉及该背光模块中发光模块与导光板的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的背光模块包含有导光板与光源,对于机体厚度要求较薄的电子产品而言, 通常是使用LED做为光源,并将该光源设于导光板侧边的入光面。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由入光面投射进入导光板内传递,光线依序从出光面射出。面积不太大的导光板,通常仅在其一侧边形成入光面并安装光源,使光源将光线射入导光板,让导光板的出光面呈现出较均勻的亮度。但是,光源愈多,代表着材料成本愈高,且维修替换时所耗费的人力与工时也较多。举例来说,请参照图IA及图IB所示,图IA绘示现有技术中圆形导光板及光源之俯视图及光线运动示意图;图IB绘示图IA之1B-1B剖面图。若导光板10之外型大致呈圆形时,导光板10具有一出光正面11、一弧形侧面12及一直径侧面13,弧形侧面12连接直径侧面13,且弧形侧面12与直径侧面13 —同包围出光正面11。直径侧面13之一旁放置光源20,用以成为一入光面,使得光源20之光线21经直径侧面13被传导至弧形侧面12及出光正面11。由于导光板10之弧形侧面12为弧面外型且为镜面表面,可增加反射光线21 至出光正面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模块,包括:一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板具有至少一入光侧面及至少一出光侧面,该至少一入光侧面与该至少一出光侧面分别位于该导光板两相对侧,且该至少一出光侧面为抛物面;一粗糙面结构;所述的粗糙面结构形成于该至少一出光侧面上;以及至少一发光组件;所述的发光组件分别朝该至少一入光侧面发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模块,包括一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板具有至少一入光侧面及至少一出光侧面,该至少一入光侧面与该至少一出光侧面分别位于该导光板两相对侧,且该至少一出光侧面为抛物面;一粗糙面结构;所述的粗糙面结构形成于该至少一出光侧面上;以及至少一发光组件;所述的发光组件分别朝该至少一入光侧面发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粗糙面结构为一第一微结构图案, 该第一微结构图案包含多个相互间隔排列之凹部或凸部或凹部与凸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粗糙面结构全面或局部地形成于该出光侧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包含一矩形本体;以及一半圆体;所述的半圆体连结该矩形本体,该半圆体之一圆周面远离该矩形本体,且该圆周面为该出光侧面;该矩形本体远离该半圆体之二相对称之倾斜侧面分别为该一入光侧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包含一矩形本体;以及一半圆体;所述的半圆体连结该矩形本体,该半圆体之一圆周面远离该矩形本体,且该圆周面为该出光侧面,该矩形本体远离该半圆体之单一侧面为该入光侧面。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包含一出光正面,该出光正面包含一第二微结构图案,该第二微结构图案为圆形,一并地位于该矩形本体与该半圆体上。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包含一花型本体;所述的花型本体是由多个花瓣部所连接而成,该些花瓣部共同围绕出一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冠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茂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