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左心吸引心血管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80801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左心吸引心血管插管,包括管体和引导芯,引导芯位于管体内,管体前端设有若干通孔,管体上设有开闭式减压阀。使用时,当需要将心脏的血液引出时,在引导芯的辅助下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左心吸引插管前端插入心脏中,抽出引导芯,然后在后端接上负压装置和血液暂存装置,将心脏内的血液引出;心脏手术时,主动脉阻断,当管体前端的通孔被堵塞引流不畅导致管体吸瘪时,打开减压阀,管体内的负压将自动调整,使其恢复畅通。主动脉开放后,关闭减压阀,防止漏血或进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效果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左心吸引心血管插管
技术介绍
心血管插管是心外科常用的医疗器械之一,其作用为将体内的血液引流至体外。 现有技术中的左心吸引心血管插管为一软质管,其前端设有通孔,在使用时,有以下缺陷 通孔被堵塞,管体吸瘪,不易复原,从而中断引流,影响手术操作,同时产生过大的负压,导致心肌组织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开闭式减压型左心吸引心血管插管。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左心吸引心血管插管,包括管体和引导芯,引导芯位于管体内,管体前端设有若干通孔,管体上设有开闭式减压阀。使用时,当需要将心脏的血液引出时,在引导芯的辅助下将本技术的左心吸引插管前端插入心脏中,抽出引导芯,然后在后端接上负压装置和血液暂存装置,将心脏内的血液引出;心脏手术时,主动脉阻断,当管体前端的通孔被堵塞引流不畅导致管体吸瘪时,打开减压阀,管体内的负压将自动调整,使其恢复畅通。主动脉开放后,关闭减压阀,防止漏血或进气。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效果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管体;2、引导芯;3、通孔;4、减压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左心吸引心血管插管,包括管体和引导芯,如图1所示,其中,引导芯2位于管体1内,管体1前端设有若干通孔3,管体1上设有开闭式减压阀4。使用时,当需要将心脏的血液引出时,在引导芯2的辅助下将本技术的左心吸引插管前端插入心脏中,抽出引导芯2,然后在后端接上负压装置和血液暂存装置,将心脏内的血液引出;心脏手术时,主动脉阻断,当管体前端的通孔3被堵塞引流不畅导致管体吸瘪时,打开减压阀4,管体1内的负压将自动调整,使其恢复畅通。主动脉开放后,关闭减压阀4,防止漏血或进气。权利要求1. 一种左心吸引心血管插管,包括管体和引导芯,引导芯位于管体内,管体前端设有若干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上设有开闭式减压阀。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左心吸引心血管插管,包括管体和引导芯,引导芯位于管体内,管体前端设有若干通孔,管体上设有开闭式减压阀。使用时,当需要将心脏的血液引出时,在引导芯的辅助下将本技术的左心吸引插管前端插入心脏中,抽出引导芯,然后在后端接上负压装置和血液暂存装置,将心脏内的血液引出;心脏手术时,主动脉阻断,当管体前端的通孔被堵塞引流不畅导致管体吸瘪时,打开减压阀,管体内的负压将自动调整,使其恢复畅通。主动脉开放后,关闭减压阀,防止漏血或进气。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效果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文档编号A61M1/00GK202044631SQ20112008201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5日专利技术者刘天起, 王雪梅, 许莉 申请人: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左心吸引心血管插管,包括管体和引导芯,引导芯位于管体内,管体前端设有若干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上设有开闭式减压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莉刘天起王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