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辅助系统离心式血流泵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31890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左心辅助系统离心式血流泵。它使用永磁联轴节作动力传动,永磁联轴节的主动侧装在电动机轴上,从动侧与血流泵转子联成一体处于泵壳内,被泵送的血液不与外界接触。特别是对血流泵转子采用永磁磁浮支承机构替换传统的轴承和轴封结构,使血流泵转子只有底部一点支承在泵壳壳底上,大大减少了血液细胞被碾碎的机会,从而使本血流泵的使用安全性和寿命都有很大提高。(*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转输机体介质的医用器械,涉及应用于左心辅助系统的血流泵的重大改进。左心辅助系统血流泵(以下简称血流泵)即通常所说的“人工心脏”,是实现人或动物血液体外循环的医用器械。对血流泵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可靠、操作简便、使用寿命长。已有技术的一种离心式血流泵的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采用了永磁联轴节传动。该血流泵工作时,电动机24带动永磁联轴节的主动侧25旋转,通过磁场耦合作用,永磁联轴节的从动侧26跟着同步旋转,由于血流泵转子27、转子上的叶片28和永磁联轴节从动侧26三者是联为一体的,所以血流泵转子27和泵叶28也随之旋转,将血液由泵体上方的入口23抽进泵体内,再从泵体一侧的出口29排到下游。血流泵转子以不动的中心轴210定位,中心轴210的下端固定在泵体上,装在中心轴210上端的轴承组22与血流泵转子直接相联,为了阻止和减少渗入轴承组22中的血液及其数量,在中心轴210上设置了轴封211。已有技术的这种血流泵的缺点是轴承组中的轴承运行时会碾碎渗入其中的血液细胞,致使使用这种血流泵的病人有可能在其血管中产生血凝,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虽然轴封减少了渗入轴承的血液量,但却不能完全杜绝。同时轴封本身是一种旋转动密封,在这里也会碾碎血液细胞。并且由于轴封的发热和磨损,将产生机械杂质混入血液中。这些缺陷使已有技术血流泵的工作寿命不长,并且还存在着事故隐患,因而,确实有对其结构加以改进和完善之必要。本技术的目的是改进现有技术离心式血流泵的结构,血流泵转子设计成永磁准磁浮式,仅以下端一点支承于泵壳底面上,整体被完全自由悬空于泵体之中,从而避免了运行中血液细胞被碾碎的弊端,提高血流泵工作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本技术左心辅助系统离心式血流泵采用永磁联轴节实现动力的永磁传动,永磁联轴节的主动侧和从动侧被泵壳隔开并保持气隙,主动侧装在电动机轴上,从动侧与血流泵转子联成一体处于泵壳内,血流泵转子上有叶片,泵壳上设有血流入口和出口,其特征是泵体中有一对同轴线安装、磁化方向为相同轴线方向的永磁磁体构成的永磁磁浮机构,所述这一对永磁磁体分为定磁体和动磁体二部分,其中的定磁体与泵壳固定,动磁体与血流泵转子联成一体;血流泵转子的底部中心被支承于泵壳壳底内侧的中心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离心式血流泵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一种离心式血流泵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泵体中永磁磁浮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血流泵转子底部的支承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血流泵永磁联轴节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3至图5所示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将使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和特点变得更加清晰。首先请参见图1,本技术离心式血流泵由电动机101通过永磁联轴节120进行传动,永磁联轴节120由主动侧121和从动侧122组成,主动侧121装在电动机101的轴上,从动侧122装在血流泵转子150呈平面的下端面153上,二者联成一体置于泵壳110内,永磁联轴节的主动侧121和从动侧122被泵壳110隔开,二者互相平行并且同轴线安装,血流泵转子150是一回转体,其下段的侧面上固定有叶片151。泵壳110是大体呈葫芦状的容器,上端有血流入口112,下部侧面有血流出口114。如图1和图3所示,本技术血流泵有永磁磁浮机构160,它包括一对永磁磁体,在本实施例中,这一对永磁磁体是一对内径和外径尺寸相同并且同轴线安装的空心圆柱体,即位于上部的动磁体162和位于下部的定磁体161,动磁体162固定在血流泵转子150的上段152上,定磁体161固定在泵壳110中段的内壁上,动磁体162和定磁体161的磁化方向沿空心圆柱体轴线一致向上或一致向下,(图3中为一致向上)。二者在轴向相距一间隙。本实施例血流泵转子底部的支承结构170如图1和图4所示。转子150有一平的底部153,在转子底部153的中心与泵壳110的壳底113内侧的中心之间,嵌装一不锈钢球171,使血流泵转子150支承在不锈钢珠171上,详细构造如图4所示。血流泵转子底部153的中心位置装有不锈钢块155,该不锈钢块155的中心有锥状槽157,血流泵泵壳110的壳底113内侧,对应于不锈钢块155的位置有聚四氟乙烯块115,所述聚四氟乙烯块115的中心也有锥状槽117,一只不锈钢球171嵌装在锥状槽157和117之间,使血流泵转子150被这只不锈钢球171支承,可以高速旋转。本技术实施例的永磁联轴节120是平板式的,请参见图1和图5。主动侧121和从动侧122的构造完全相同,它们各有一铁质圆盘123,铁质圆盘123的一个圆形表面上布置有偶数个扇形的永磁磁块124,这些磁块的磁化方向垂直于铁质圆盘123的圆形表面,并且是南(S)极与北(N)极相间安装在铁质圆形表面上。主动侧121和从动侧122以装有磁块124的面隔着泵壳壳底113互相面对,并保持气隙,圆盘平面互相平行并同轴线安装,实现无机械接触的磁力传动。应用永磁联轴节传动和永磁悬浮技术的本技术血流泵,转子150只有一点着“地”,由电动机101带动永磁联轴节主动侧121旋转,通过磁场耦合从动侧122随之转动,于是转子150及叶片151也一同旋转起来,将血液由泵壳上方的入口112抽入泵内,然后通过泵壳一侧的出口114排到下游。由于泵壳内的血液流与外界隔离,保证血液不受外界污染。采用永磁磁悬浮支承机构的本技术血流泵的突出优点在于,由于泵壳内没有轴承和轴封等机械结构,极大地减少了血液细胞被碾碎的机会,从而使本技术血流泵的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都有很大提高。权利要求1.一种左心辅助系统离心式血流泵,采用永磁联轴节实现动力的永磁传动,永磁联轴节的主动侧和从动侧被泵壳隔开并保持气隙,主动侧装在电动机轴上,从动侧与血流泵转子联成一体处于泵壳内;血流泵转子上有叶片,泵壳上设有血流入口和出口,其特征是泵体中有一对同轴线安装、磁化方向为相同轴线方向的永磁磁体构成的永磁磁浮机构,所述这一对永磁磁体分为定磁体和动磁体二部分,其中的定磁体与泵壳固定,动磁体与血流泵转子联成一体;血流泵转子的底部的中心被支承于泵壳壳底内侧的中心上。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血流泵,其特征是所述永磁磁浮机构中的一对永磁磁体是一对内径和外径尺寸相同的空心圆柱体,位于上部的动磁体固定在血流泵转子的上段,位于下部的定磁体固定在泵壳中段的内壁上,二者在轴向相距一间隙。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心式血流泵,其特征是血流泵转子底部的中心位置装有不锈钢块,该不锈钢块的中心有锥状槽,血流泵泵壳的壳底内侧对应于不锈钢块的位置有聚四氟乙烯块,该聚四氟乙烯块的中心也有锥状槽,一只不锈钢球嵌装在所说的两锥状槽之间,使血流泵转子被这只不锈钢球支承。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血流泵,其特征是其中的永磁联轴节是平板式永磁联轴节,其主动侧和从动侧的构造完全相同,它们各有一铁质圆盘,该铁质圆盘的一个圆形表面上布置有偶数个扇形的永磁磁块,这些磁块的磁化方向垂直于铁质圆盘的圆形表面,并且是南极与北极相间安装在铁质圆盘的圆形表面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左心辅助系统离心式血流泵。它使用永磁联轴节作动力传动,永磁联轴节的主动侧装在电动机轴上,从动侧与血流泵转子联成一体处于泵壳内,被泵送的血液不与外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左心辅助系统离心式血流泵,采用永磁联轴节实现动力的永磁传动,永磁联轴节的主动侧和从动侧被泵壳隔开并保持气隙,主动侧装在电动机轴上,从动侧与血流泵转子联成一体处于泵壳内;血流泵转子上有叶片,泵壳上设有血流入口和出口,其特征是泵体中有一对同轴线安装、磁化方向为相同轴线方向的永磁磁体构成的永磁磁浮机构,所述这一对永磁磁体分为定磁体和动磁体二部分,其中的定磁体与泵壳固定,动磁体与血流泵转子联成一体;血流泵转子的底部的中心被支承于泵壳壳底内侧的中心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武曹振平翁孟堂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奥意玛新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