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扎左心耳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4233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扎左心耳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结扎线和输送系统;输送系统包括内、外鞘管,内均有贯通中空结构;内鞘管长度略长于外鞘管,可以套接进外鞘管;导丝,设置放置在内鞘管上,其前端有圆环;卡帽,与内鞘管前端连接。其使用方法,包括步骤:将内鞘管旋进外鞘管,旋入后内鞘管有一小段露在外鞘管外;将结扎线前端的圆环套上该一小段上;将卡帽与内鞘管连接,同时保持卡帽上的一个贯通槽与结扎线对准;利用导丝将结扎线的另一端从内鞘管中穿过,形成活套;将结扎线活套套住左心耳根部,再拉紧结扎线以结扎左心耳。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小创面和低风险的有效结扎左心耳,防止房颤引起血栓脱落而致的脑卒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扎体内腔体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尤其是涉及。
技术介绍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或者AF)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国内外研究显示人群种房颤的总发病率为0.89%。又16%-21.5%的脑卒中(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由房颤导致的血栓脱落引起,非瓣膜病房颤导致的脑卒中占心原性脑卒中病例的50%-67.1%。房颤患者的脑卒中年发病率>4%;而脑卒中引起致死率及致残率可达50%左右。因此预防房颤卒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抗凝治疗目前是预防房颤卒中并发症的标准方法,但是抗凝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如部分患者因为存在抗凝禁忌症或相对禁忌症而不能抗凝,又或者抗凝剂容易受到药物和食物的影响而增加检测麻烦,使得一些患者不能长期坚持抗凝治疗。此外,抗凝治疗本身也有出血并发症,这些使得患者长期抗凝坚持率降低,抗凝治疗发挥的作用受限。因此采用更加有效安全的措施预防房颤卒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利用内科介入治疗方法闭塞左心耳的方法也得到了很大发展,该种治疗技术对于存在严重出血患者和抗凝禁忌患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常用的左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扎左心耳的装置,包括结扎线,用于结扎左心耳;输送系统,用于将结扎线预先形成活套;所述的输送系统用于将结扎线预先形成活套,包括外鞘管,内有贯通中空结构;内鞘管,内有贯通中空结构,设置长度略长于所述的外鞘管,可以套接进所述的外鞘管 ;导丝,设置放置在所述的内鞘管内,其前端设置一圆环,用于引导所述的结扎线;卡帽,设置与所述的内鞘管前端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的结扎线形成的活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扎左心耳的装置,包括结扎线,用于结扎左心耳;输送系统,用于将结扎线预先形成活套;所述的输送系统用于将结扎线预先形成活套,包括外鞘管,内有贯通中空结构;内鞘管,内有贯通中空结构,设置长度略长于所述的外鞘管,可以套接进所述的外鞘管;导丝,设置放置在所述的内鞘管内,其前端设置一圆环,用于引导所述的结扎线;卡帽,设置与所述的内鞘管前端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的结扎线形成的活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扎左心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扎线设置为可置入人体的生物稳定性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结扎左心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扎线设置为聚四氟乙烯或者膨化聚四氟乙烯或者聚酯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结扎左心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扎线前端设置一圆环,靠近所述的圆环的一段长度大于左心耳外周长的结扎线设置若干结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结扎左心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结点中任意两相邻结点之间的距离等于或者稍大于所述的结扎线的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扎左心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鞘管设置一段外螺纹,所述的外鞘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式先訾振军曾敏冯耀庭
申请(专利权)人: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