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淮海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多功能净水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80647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效多功能净水过滤器,设有壳体,壳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壳体内的顶部设有进水腔,进水腔与进水口相接,壳体内的底部设有集水腔,在壳体中央竖向设有中央过滤体,中央过滤体包括中央管体,中央管体的内腔构成内层流道,内层流道的底部与集水腔相通,内层流道的顶部与壳体上的出水口相接,内层流道内装有中央滤料,中央过滤体与壳体内壁之间构成外层流道,外层流道由螺旋形隔膜分隔为连续螺旋过滤通道,连续螺旋过滤通道向上与进水室相通,连续螺旋过滤通道向下与集水室相通,在连续螺旋过滤通道内装有外层滤料。拥有较长的流路,能够持续发挥滤料的作用,延长了使用时间并且节省费用,提高了过滤材料的性能和增强了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滤装置,特别是一种高效多功能净水过滤器
技术介绍
一般的净水过滤器,通常是采用沉淀物,中空丝这样的沉淀材料,或是像碳一样具有吸附性的的材料来进行净化的净水过滤器,以及利用渗透压方式运作的净水过滤器。上述这些净水过滤器,内部的原材料呈粒状或多孔蜂窝状,利用其具备的多个气孔,以沉淀或是吸附的方式来净化水。但是,观察水在过滤器内部流动方向的话,我们不难发现,如果是采用粒状材料的过滤器,注入过滤器的水会自上而下或是自下而上地流动,如果当出水或是以分散状态过滤的时候,注入的水将会从外到内或是从内到外地出水,所以水在过滤器内流动的路径会较短,过滤器的功能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对于含石灰质或是固体物质较多的水,在使用一般净水过滤器的时候,流经过滤器内部的水,因为与过滤器内部材料接触面积的降低,所以在这很短的时间内无法充分发挥材料的功能。因此,为了完善过滤器的功能,不得不采用连接多个过滤器的方式来延长过滤材料发挥作用的时间,这无疑是导致费用浪费的主要原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提高过滤材料的性能和增强过滤效果的高效多功能净水过滤器。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高效多功能净水过滤器,其特点是设有壳体,壳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壳体内的顶部设有进水腔,进水腔与进水口相接,壳体内的底部设有集水腔,在壳体中央竖向设有中央过滤体,中央过滤体包括中央管体,中央管体的内腔构成内层流道,内层流道的底部与集水腔相通,内层流道的顶部与壳体上的出水口相接,内层流道内装有中央滤料,中央过滤体与壳体内壁之间构成外层流道,外层流道由螺旋形隔膜分隔为连续螺旋过滤通道,连续螺旋过滤通道向上与进水室相通,连续螺旋过滤通道向下与集水室相通,在连续螺旋过滤通道内装有外层滤料。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连续螺旋过滤通道上部与进水室之间、连续螺旋过滤通道下部与集水室之间均设有分隔孔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中央管体的上下两端设有无纺布堵头及多孔膜滤网。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中央滤料为离子交换树脂或硅酸盐类滤料,外层滤料为中空纤维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是具备外层螺旋形过滤通道及中央内层流道,这样进入过滤器内部的水,就可以在经过螺旋形外层流道时得到第一次过滤,再经过中央内3部的单一内层流道时,得到第二次过滤,能够持续发挥滤料的作用,使水像是经过多个过滤器一样拥有较长的流路。同时,中央滤料、外层滤料是与沉淀用原材料和离子交换原材料相同的多重素材。除此之外,在使滤料充分发挥作用的同时,又不用交替使用多个过滤器,延长了使用时间并且节省了由于交替使用多个过滤器所产生的费用,还可以起到提高过滤材料的性能和增强过滤效果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高效多功能净水过滤器,设有壳体子1,壳体1上设有进水口 5和出水口 4,壳体1内的顶部设有进水腔3,进水腔3与进水口 5相接,壳体1内的底部设有集水腔8,在壳体中央竖向设有中央过滤体6,中央过滤体6包括中央管体,中央管体的内腔构成内层流道,内层流道的底部与集水腔8相通,内层流道的顶部与壳体上的出水口 4相接,内层流道内装有中央滤料7,中央过滤体6与壳体1内壁之间构成外层流道,外层流道由螺旋形隔膜分隔为连续螺旋过滤通道9,连续螺旋过滤通道9向上与进水室3相通,连续螺旋过滤通道 9向下与集水室8相通,在连续螺旋过滤通道9内装有外层滤料2。连续螺旋过滤通道上部与进水室之间、连续螺旋过滤通道下部与集水室之间均设有分隔孔板。为了防止被中央管中的滤料脱落,在中央管体的上下两端设有无纺布堵头及多孔膜滤网。有渗透功能的多孔性无纺布材料插入到管体上下部,为了不妨碍水的流动并进一步保证插入滤料不会脱落,并用多孔膜滤网与管体固定。中央滤料为离子交换树脂或硅酸盐类滤料,外层滤料为中空纤维膜。中央滤料与外层滤料也可以采用几种不同功能滤料的组合。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多功能净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设有壳体,壳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壳体内的顶部设有进水腔,进水腔与进水口相接,壳体内的底部设有集水腔,在壳体中央竖向设有中央过滤体,中央过滤体包括中央管体,中央管体的内腔构成内层流道,内层流道的底部与集水腔相通,内层流道的顶部与壳体上的出水口相接,内层流道内装有中央滤料,中央过滤体与壳体内壁之间构成外层流道,外层流道由螺旋形隔膜分隔为连续螺旋过滤通道,连续螺旋过滤通道向上与进水室相通,连续螺旋过滤通道向下与集水室相通,在连续螺旋过滤通道内装有外层滤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多功能净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连续螺旋过滤通道上部与进水室之间、连续螺旋过滤通道下部与集水室之间均设有分隔孔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多功能净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在中央管体的上下两端设有无纺布堵头及多孔膜滤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多功能净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中央滤料为离子交换树脂或硅酸盐类滤料,外层滤料为中空纤维膜。全文摘要一种高效多功能净水过滤器,设有壳体,壳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壳体内的顶部设有进水腔,进水腔与进水口相接,壳体内的底部设有集水腔,在壳体中央竖向设有中央过滤体,中央过滤体包括中央管体,中央管体的内腔构成内层流道,内层流道的底部与集水腔相通,内层流道的顶部与壳体上的出水口相接,内层流道内装有中央滤料,中央过滤体与壳体内壁之间构成外层流道,外层流道由螺旋形隔膜分隔为连续螺旋过滤通道,连续螺旋过滤通道向上与进水室相通,连续螺旋过滤通道向下与集水室相通,在连续螺旋过滤通道内装有外层滤料。拥有较长的流路,能够持续发挥滤料的作用,延长了使用时间并且节省费用,提高了过滤材料的性能和增强了过滤效果。文档编号C02F9/04GK102249458SQ20111014255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0日专利技术者卢龙, 周正, 曹奉焕, 范圣刚 申请人:淮海工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多功能净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设有壳体,壳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壳体内的顶部设有进水腔,进水腔与进水口相接,壳体内的底部设有集水腔,在壳体中央竖向设有中央过滤体,中央过滤体包括中央管体,中央管体的内腔构成内层流道,内层流道的底部与集水腔相通,内层流道的顶部与壳体上的出水口相接,内层流道内装有中央滤料,中央过滤体与壳体内壁之间构成外层流道,外层流道由螺旋形隔膜分隔为连续螺旋过滤通道,连续螺旋过滤通道向上与进水室相通,连续螺旋过滤通道向下与集水室相通,在连续螺旋过滤通道内装有外层滤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圣刚周正卢龙曹奉焕
申请(专利权)人:淮海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