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离心泵叶轮制造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离心泵是使用最广泛的通用机械之一,在电力工业领域、化学工业领域等都具有广泛的应用。离心泵的作用是根据离心力原理,使叶轮叶片高速旋转从而带动水转动并将水甩出,达到输送水的目的。我国现有的离心泵普遍效率较低,空蚀性能差,其主要原因是优化设计方法落后。 离心泵内部的流动是复杂的全三维粘性流动,内部存在二次流以及分离流动在内的复杂非定常流动,而现在大部分离心泵叶轮的优化设计都是采用一元或二元理论,尽管有的一些厂家和研究所采用的是全三元的设计方法,但所采用的全三元的设计方法是基于无粘假设建立的,无法得出准确的符合离心泵叶轮内部流动特性的叶轮形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优化参数构建科学, 优化过程自动化程度高,优化后离心泵叶轮叶片效率,空化空蚀性能优良。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得到原始叶轮的周向XY平面上的前盖板二维翼型骨线1、中间二维翼型骨线Gm以及后盖板二维翼型骨线Gh ;步骤2、采用四点三次贝塞尔曲线分别对上述前盖板二维翼型骨线Gs、中间二维翼型骨线Gm以及后盖板二维翼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空蚀离心泵叶轮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得到原始叶轮的周向XY平面上的前盖板二维翼型骨线Gs、中间二维翼型骨线Gm以及后盖板二维翼型骨线Gh;步骤2、采用四点三次贝塞尔曲线分别对上述前盖板二维翼型骨线Gs、中间二维翼型骨线Gm以及后盖板二维翼型骨线Gh进行参数化,以得到各骨线的四个控制点P0,P1,P2,P3在周向XY平面上的坐标,其中,控制点P0为首点,控制点P3为末点,控制点P1和P2为中间点;步骤3、构建叶轮优化参数:步骤3.1、构建前盖板二维翼型骨线Gs的挠度参数C1和C2:连接前盖板二维翼型骨线Gs的控制点P0和P1,以及控制点P2 ...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抗空蚀离心泵叶轮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得到原始叶轮的周向XY平面上的前盖板二维翼型骨线Gs、中间二维翼型骨线 Gffl以及后盖板二维翼型骨线Gh ;步骤2、采用四点三次贝塞尔曲线分别对上述前盖板二维翼型骨线Gs、中间二维翼型骨线Gm以及后盖板二维翼型骨线Gh进行参数化,以得到各骨线的四个控制点Ptl, P1, P2, P3在周向XY平面上的坐标,其中,控制点Ptl为首点,控制点P3为末点,控制点P1和P2为中间点; 步骤3、构建叶轮优化参数步骤3. 1、构建前盖板二维翼型骨线Gs的挠度参数C1和C2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抗空蚀离心泵叶轮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1的具体步骤为由原始叶轮的轴面投影图得到前盖板流线Is、中间流线Im以及后盖板流线lh, 将前盖板流线Is、中间流线Im以及后盖板流线Ih分别绕叶轮旋转轴旋转得到前盖板流面、 中间流面以及后盖板流面;原始叶轮与得到的前盖板流面、中间流面和后盖板流面相交得到相对应的三维翼型,再投影到周向平面上,即得到前盖板二维翼型型线/、中间二维翼型型线Zf以及后盖板二维翼型型线;沿所述前盖板二维翼型型线/作一系列内切圆,连接内切圆圆心得到的光滑曲线为前盖板二维翼型骨线Gs ;沿所述中间二维翼型型线作一系列内切圆,连接内切圆圆心得到的光滑曲线为中间二维翼型骨线Gm;沿所述后盖板二维翼型型线作一系列内切圆,连接内切圆圆心得到的光滑曲线为后盖板二维翼型骨线Gh。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抗空蚀离心泵叶轮优化设计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鹏程,朱国俊,罗兴锜,卢金玲,郑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