Ф406-Φ130大口径石油套管变径接头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876469 阅读:3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Φ406-Φ130大口径石油套管变径接头及其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来料检验;热扩;热缩;内镗外车;加工坡口;加工螺纹;焊接钻杆母扣接头;涂漆喷标,对大口径石油套管变径接头进行成品精整、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效果是使用该方法生产大口径石油套管变径接头,使如此大变径量的短节创造新的生产记录;该变径接头产品机械性能、工艺性能、几何尺寸及外观质量更加能够符合用户要求,技术参数全部达标;该变径接头因为一次成型,控制要点相对较少,成材率高;此制造方法产品拓宽了公司产品的适用范围,满足了用户的固井工艺配套使用,满足用户对变径量和短节长度的要求,相对短节对接变径工艺减少了工序,降低了大量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与固井工艺配套使用的一种油井附件,特别是一种Φ406-Φ130大口径石油套管变径接头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用以往单一热扩或热缩工艺生产从Φ406变径至Φ130大口径石油套管变径接头,需要4种规格的原料,生产出4种变径短节,并且它们之间需要用API标准螺纹、接箍进行连接。以往工艺方法主要缺点有1、工艺过程复杂工序较多;2、控制点较多,各个对接的API标准螺纹公差尺寸要求严格,螺纹连接产生缺陷可能性更大,导致成材率很低;3、连接后最短长度也要超过:3m,不能满足用户在短节长度上的各种特殊要求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结构上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Φ406-Φ130大口径石油套管变径接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利于需要这种大变径量套管接头用户的固井工艺的配套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Φ406-Φ130大口径石油套管变径接头,其中该变径接头的an长的短节两端为A端和B端,中间为过渡段,所述A端直径为Φ406mm,所述B端直径为Φ 130mm,所述过渡段为无台肩的衔接。还提供一种Φ406-Φ130大口径石油套管变径接头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①来料检验选择使用0^69.9mm*21mm的J55钢级钢管原料,检验几何尺寸和外观质量, 使用卡尺测量外径,需要满足-/+0.75% D,采用测厚仪测量,检查所述原料壁厚需要满足-12. 5% +15% S,检查原料内外表面质量,保证平滑无划伤及裂纹缺陷,检验满足加工要求后进入下一道工序,其中D是指钢管外径,S是指钢管壁厚;②热扩将0^69. 9mm*21mm原料钢管,选取钢管其中一端,在热扩机组上进行热扩,温度为900-930°C,速度为80-100mm/min,将该端由0^69. 9mm*21mm的钢管管径一步热扩成 Φ412πιπι*20πιπι的大口径石油套管变径接头的A端;③热缩将经步骤②热扩的原料钢管另一端在热缩机组上进行热缩,为了保证外径尺寸精度,热缩后钢管平均壁厚衰减1mm,最终由0^69. 9mm*21mm的钢管管径热缩成 Φ 132mm*20mm规格大口径石油套管变径接头的B端;④内镗外车将经步骤③的大口径石油套管变径接头在车床上进行机加工,并首3先结合内外表面情况,优先选择足够清除内外表面缺陷的加工量,针对钢管内表面进行内镗,针对钢管外表面进行外车,经过内镗外车后,达到设计尺寸要求;⑤加工坡口 在经步骤④机加工的大口径石油套管变径接头的B端经过冷却和进行平端,平端是指钢管管端加工后要求锯切截面与钢管轴线垂直,切斜度在标准范围之内,然后再倒坡口,坡口角度为37. 5°,坡口的钝边为1.6mm;⑥加工螺纹在经步骤⑤加工大口径石油套管变径接头的A端经过冷却,加工API标准的偏梯扣外螺纹,执行标准API 5CT 44版本;⑦焊接钻杆母扣接头在倒好坡口的大口径石油套管变径接头B端处焊接标准API钻杆母扣接头,形成 Φ406-Φ130大口径石油套管变径接头;⑧涂漆喷标对Φ406-Φ 130大口径石油套管变径接头的钢管通体按照要求涂漆,喷标,以A端为起点,在距A端为500mm处开始喷标;⑨对Φ406-Φ 130大口径石油套管变径接头进行成品精整、包装。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是使用该制造方法将Φ406πιπι-Φ 130mm大口径石油套管变径接头采用 Φ 269. 9mm*21mm 的原料,即 Φ 269. 9mm*21mm热扩成 Φ 406. 4mm*20mm> Φ 269. 9mm*21mm 热缩成Φ130πιπι*21πιπι。使用此方法生产有如下几个优势特点1、如此大变径量的短节创造新的生产记录(以往最大的变径量为70mm,此次为观0讓,为目前同类产品最大变径量新的记录);2、产品机械性能、工艺性能、几何尺寸及外观质量更加能够符合用户要求,技术参数全部达标;3、因为一次成型,控制要点相对较少,成材率高;4、此工艺方法产品拓宽了公司产品的适用范围。满足了用户的固井工艺配套使用,满足用户对变径量和短节长度的要求,相对短节对接变径工艺减少了不少工序,降低了大量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大口径石油套管变径接头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Φ 406端热扩成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Φ 130端热缩成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Φ406-Φ130大口径石油套管变径接头及其制造方法加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Φ406-Φ130大口径石油套管变径接头是使用0^69. 9mm*21mm的原料, 在an长的短节上通过热扩和热缩两种工艺,使其变径部分从Φ406πιπι变径到Φ 130mm,无任何形式的链接,形成A端直径为Φ406πιπι,所述B端直径为Φ 130mm,所述过渡段为无台肩的衔接。本专利技术的Φ406-Φ130大口径石油套管变径接头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①来料检验选择使用0^69.9mm*21mm的J55钢级钢管原料,检验几何尺寸和外观质量, 使用卡尺测量外径,需要满足-/+0.75% D,采用测厚仪测量,检查所述原料壁厚需要满足-12. 5% +15% S,检查原料内外表面质量,保证平滑无划伤及裂纹缺陷,检验满足加工要求后进入下一道工序,其中D是指钢管外径,S是指钢管壁厚;②热扩将0^69. 9mm*21mm原料钢管,选取钢管其中一端,在热扩机组上进行热扩,温度为900-930°C,速度为80-100mm/min,将该端由0^69. 9mm*21mm的钢管管径一步热扩成 Φ412πιπι*20πιπι的大口径石油套管变径接头的A端;③热缩将经步骤②热扩的原料钢管另一端在热缩机组上进行热缩,为了保证外径尺寸精度,热缩后钢管平均壁厚衰减1mm,最终由0^69. 9mm*21mm的钢管管径热缩成 Φ 132mm*20mm规格大口径石油套管变径接头的B端;④内镗外车将经步骤③的大口径石油套管变径接头在车床上进行机加工,并首先结合内外表面情况,优先选择足够清除内外表面缺陷的加工量,针对钢管内表面进行内镗,针对钢管外表面进行外车,经过内镗外车后,达到设计尺寸要求;⑤加工坡口 在经步骤④机加工的大口径石油套管变径接头的B端经过冷却和进行平端,平端是指钢管管端加工后要求锯切截面与钢管轴线垂直,切斜度在标准范围之内,然后再倒坡口,坡口角度为37. 5°,坡口的钝边为1.6mm;⑥加工螺纹在经步骤⑤加工大口径石油套管变径接头的A端经过冷却,加工API标准的偏梯 BC扣外螺纹,执行标准API 5CT 44版本;⑦焊接钻杆母扣接头在倒好坡口的大口径石油套管变径接头B端处焊接标准API钻杆母扣接头,形成 Φ406-Φ130大口径石油套管变径接头;⑧涂漆喷标对Φ406-Φ 130大口径石油套管变径接头的钢管通体按照要求涂漆,喷标,以A端为起点,在距A端为500mm处开始喷标;⑨对Φ406-Φ 130大口径石油套管变径接头进行成品精整、包装。本专利技术的Φ406-Φ130大口径石油套管变径接头的制造方法是这样实现的①来料检验原料钢管的几何尺寸、外观质量;②热扩由原料钢管一端的9mm*21mm—步热扩成0412mm*20mm,热扩制度是温度 900-930°C,速度 80-100mm/min ;③热缩由由原料钢管另一端的9mm*21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Φ406-Φ130大口径石油套管变径接头,其特征是:该变径接头的2m长的短节两端为A端和B端,中间为过渡段,所述A端直径为Φ406mm,所述B端直径为Φ130mm,所述过渡段为无台肩的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智强张永兰张威郭双喜边丽馨魏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