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丝绳缠绕装置,属于金属制品加工附属机械设备的
技术介绍
在金属制品行业中,钢丝绳在锯断前,需要用铁丝(或锡丝)将钢丝绳紧密缠绕到规定的长度,是防止钢丝绳锯断后旋转破劲造成钢丝绳结构破坏。在国内钢丝绳生产过程中,钢丝绳缠绕通常采用人工操作。需要2-3人,花费15-30分钟才能缠好,在操作过程中, 由于操作水平的差异,每个人缠绕张力的不一致,导致缠绕紧密度不同,且缠绕铁丝排列不整齐。采用钢丝绳缠绕装置,工人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只需1个工人花费5 10分钟就可缠绕好,且铁丝排列整齐、紧密,达到防止钢丝绳锯断后旋转破劲造成钢丝绳结构破坏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降低操作工人劳动强度,提高钢丝绳缠绕效率,使钢丝绳缠绕整齐、紧密,本技术是提供一种钢丝绳缠绕装置,在钢丝绳锯断前,用细铁丝对钢丝绳端头进行紧密缠绕,防止钢丝绳锯断后旋转造成钢丝绳结构破坏的钢丝绳缠绕装置。一种钢丝绳缠绕装置,包括支架、工字轮、弹簧、螺杆、螺母、半圆套、过线孔A、过线孔B、过线孔C和支架手柄,所述的支架中部设有螺杆,螺杆一端设有螺母,螺母与支架一侧之间设有弹簧;工字轮设于支架上的螺杆上;支架上端设有支架手柄,支架下端设有半圆套,半圆套上部一侧设有过线孔A和过线孔C,半圆套上部另一侧设有过线孔B。所述的过线孔A和过线孔C平行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大大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率,特别是大规格钢丝绳,达到缠绕整齐紧密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钢丝绳缠绕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图3为图1的左视图;图中1-支架、2-工字轮、3-弹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丝绳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架(1)、工字轮(2)、弹簧(3)、螺杆(4)、螺母(5)、半圆套(6)、过线孔A(7)、过线孔B(8)、过线孔C(9)和支架手柄(10),所述的支架(1)中部设有螺杆(4),螺杆(4)一端设有螺母,螺母(5)与支架(1)一侧之间设有弹簧(3);工字轮(2)设于支架(1)上的螺杆(4)上;支架(1)上端设有支架手柄(10),支架(1)下端设有半圆套(6),半圆套(6)上部一侧设有过线孔A(7)和过线孔C(9),半圆套(6)上部另一侧设有过线孔B(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鄢光林,黄思维,朱永红,田维强,杨程,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