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绳缠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76005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钢丝绳缠绕装置,包括支架、工字轮、弹簧、螺杆、螺母、半圆套、过线孔A、过线孔B、过线孔C和支架手柄,所述的支架中部设有螺杆,螺杆一端设有螺母,螺母与支架一侧之间设有弹簧;工字轮设于支架上的螺杆上;支架上端设有支架手柄,支架下端设有半圆套,半圆套上部一侧设有过线孔A和过线孔C,半圆套上部另一侧设有过线孔B。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率,特别是大规格钢丝绳,达到缠绕整齐紧密的目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丝绳缠绕装置,属于金属制品加工附属机械设备的

技术介绍
在金属制品行业中,钢丝绳在锯断前,需要用铁丝(或锡丝)将钢丝绳紧密缠绕到规定的长度,是防止钢丝绳锯断后旋转破劲造成钢丝绳结构破坏。在国内钢丝绳生产过程中,钢丝绳缠绕通常采用人工操作。需要2-3人,花费15-30分钟才能缠好,在操作过程中, 由于操作水平的差异,每个人缠绕张力的不一致,导致缠绕紧密度不同,且缠绕铁丝排列不整齐。采用钢丝绳缠绕装置,工人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只需1个工人花费5 10分钟就可缠绕好,且铁丝排列整齐、紧密,达到防止钢丝绳锯断后旋转破劲造成钢丝绳结构破坏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降低操作工人劳动强度,提高钢丝绳缠绕效率,使钢丝绳缠绕整齐、紧密,本技术是提供一种钢丝绳缠绕装置,在钢丝绳锯断前,用细铁丝对钢丝绳端头进行紧密缠绕,防止钢丝绳锯断后旋转造成钢丝绳结构破坏的钢丝绳缠绕装置。一种钢丝绳缠绕装置,包括支架、工字轮、弹簧、螺杆、螺母、半圆套、过线孔A、过线孔B、过线孔C和支架手柄,所述的支架中部设有螺杆,螺杆一端设有螺母,螺母与支架一侧之间设有弹簧;工字轮设于支架上的螺杆上;支架上端设有支架手柄,支架下端设有半圆套,半圆套上部一侧设有过线孔A和过线孔C,半圆套上部另一侧设有过线孔B。所述的过线孔A和过线孔C平行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大大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率,特别是大规格钢丝绳,达到缠绕整齐紧密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钢丝绳缠绕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图3为图1的左视图;图中1-支架、2-工字轮、3-弹簧、4-螺杆、5-螺母、6_半圆套、7_过线孔A、8_过线孔B、9-过线孔C、10-支架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钢丝绳缠绕装置,包括支架1、工字轮2、弹簧3、螺杆4、螺母5、半圆套6、过线孔A7、过线孔B8、过线孔C9和支架手柄10,所述的支架1中部设有螺杆4,螺杆4 一端设有螺母,螺母5与支架1 一侧之间设有弹簧3 ;工字轮2设于支架1上的螺杆4上;支架1上端设有支架手柄10,支架1下端设有半圆套6,半圆套6上部一侧设有过线孔A7和过线孔 C9,过线孔A7和过线孔C9平行设置;半圆套6上部另一侧设有过线孔B8。工作原理在钢丝绳锯断前,用卷好铁丝(或锡丝)的工字轮2上在支架1,通过压紧螺母5和弹簧3来调整工字轮上铁丝的张力,将装置下面半圆套放在钢绳上,拉动钢丝穿过支架上的过线孔A7、过线孔B8和过线孔C9,用左手压住铁丝端头,右手拿住缠绕装置上的支架手柄10,转动缠绕装置围绕钢丝绳旋转,钢丝便紧密缠绕在钢丝绳上,待缠绕到工艺长度后,便将铁丝拧紧,达到防止钢丝绳锯断后旋转破劲造成钢丝绳结构破坏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钢丝绳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架(1)、工字轮O)、弹簧(3)、螺杆 (4)、螺母(5)、半圆套(6)、过线孔A(7)、过线孔B(8)、过线孔C(9)和支架手柄(10),所述的支架(1)中部设有螺杆,螺杆(4) 一端设有螺母,螺母( 与支架(1) 一侧之间设有弹簧(3);工字轮( 设于支架(1)上的螺杆(4)上;支架(1)上端设有支架手柄(10),支架 (1)下端设有半圆套(6),半圆套(6)上部一侧设有过线孔A (7)和过线孔C (9),半圆套(6) 上部另一侧设有过线孔B (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绳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线孔A(7)和过线孔 C (9)平行设置。专利摘要一种钢丝绳缠绕装置,包括支架、工字轮、弹簧、螺杆、螺母、半圆套、过线孔A、过线孔B、过线孔C和支架手柄,所述的支架中部设有螺杆,螺杆一端设有螺母,螺母与支架一侧之间设有弹簧;工字轮设于支架上的螺杆上;支架上端设有支架手柄,支架下端设有半圆套,半圆套上部一侧设有过线孔A和过线孔C,半圆套上部另一侧设有过线孔B。本技术大大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率,特别是大规格钢丝绳,达到缠绕整齐紧密的目的。文档编号B65H54/02GK202046748SQ20112009742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3日专利技术者朱永红, 杨程, 田维强, 鄢光林, 黄思维 申请人: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丝绳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架(1)、工字轮(2)、弹簧(3)、螺杆(4)、螺母(5)、半圆套(6)、过线孔A(7)、过线孔B(8)、过线孔C(9)和支架手柄(10),所述的支架(1)中部设有螺杆(4),螺杆(4)一端设有螺母,螺母(5)与支架(1)一侧之间设有弹簧(3);工字轮(2)设于支架(1)上的螺杆(4)上;支架(1)上端设有支架手柄(10),支架(1)下端设有半圆套(6),半圆套(6)上部一侧设有过线孔A(7)和过线孔C(9),半圆套(6)上部另一侧设有过线孔B(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鄢光林黄思维朱永红田维强杨程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