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橡胶填充剂领域。
技术介绍
由于丁基橡胶的不饱和低于通用橡胶,因而它对于炭黑的亲和力也较低,因此丁基橡胶需要较长的混炼时间和较高的剪切力,以便更好的分散。由于炭黑的表面积不同,故其与丁基橡胶的亲和力不一样,所以配合两种不同类型的炭黑时必须进行适当的混炼,炭黑的表面积大,它所提高的硫化胶纯度就越好,但在丁基胶中的分散就越加困难。如果上述炭黑的分散不均勻,就会产生诸如多孔挤出,却在硫化胶中有气泡等问题。传统的丁基内胎生产工艺为丁基胶、丁基再生胶、炭黑、活性剂等,二或三次投料依次密炼而成,在混炼胶冷却至80°C以下后加硫,加促。缺陷为(1)产品质量不稳定。丁基再生胶的ML为49-55,如再经过175°C长时间的密炼其 ML值会迅速下降,如达不到175°C,丁基胶的ML值又会偏高,很容易造成混炼胶ML不稳定的品质问题,对后段的生产影响很大。(2)工作效率低,混炼胶的落料温度为175°C,冷却至80°C以下需8_10分钟,在开炼机加硫、加促又需2-3分钟,而且在开炼机加硫、加促细料的损耗很难控制在千分之三。传统的活性剂采用氧化锌。约为16000元/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橡胶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1)将筛选干净干燥的稻壳浸入1∶8000-10000的稀硫酸溶液中8-10小时,捞出晾干,得到ph值为中性的稻壳;(2)将ph值为中性的稻壳放在高温焙烧窑内自然燃烧,一窑放入20-30吨稻壳,经过8-10天的完全燃烧后,得到含二氧化硅的稻壳灰,再把稻壳灰细化达400目以上;(3)煅烧高岭土,温度控制在2000℃以上,煅烧后得到白度91左右的高岭土,并细化到600目以上;(4)将重量比例50∶48-49∶0.8-1的稻壳灰、高岭土、硅烷偶联剂加入高温混合机中进行表面活性处理6-10分钟,控制温度在85-95℃,得到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治学,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洋轮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