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温式灸疗仪。
技术介绍
针灸医学源于中国,几千年来不仅对我国人民的健康事业起了重大作用,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如何将针法和灸法有效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应用于临床,一直是针灸医生所探讨的问题。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温针灸疗法是针灸疗法中将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既需要针刺留针,又须施灸的疾病。晋代皇莆谧 《针灸甲乙经》,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都大力提倡针灸并用。其具体操作在针刺得气后, 将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在针柄上置一段长约2cm的艾卷施灸,或在针柄上搓捏少许艾绒点燃施灸,直待燃尽,除去灰烬,再将针取出。使艾绒燃烧的热力可通过针身传入体内,发挥针和灸的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操作中存在着艾绒燃烧的热力传到皮肤的温度不规范,不均衡,不持久,不易控制,艾烟影响环境,易发生烫伤,且手法操作不方便等问题。随社会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以艾为热源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如为了避免艾烟影响诊室空气, 做了无烟处理,为了操作方便制成艾盒,支架等。但仍未能解决好使针体传导到针刺穴位皮肤温度的集中,稳定,均衡,持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温式灸疗仪,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电子电路,壳体上设有开关、指示灯、调温旋钮、定时旋钮和低频脉冲电流输出插孔,与输出插孔配合的导线的另一端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装置是由直径4mm的铜薄壁管外附绝缘膜、绝缘膜上缠绕阻值为50欧姆的康铜丝线圈构成的封闭式套管,通电后套管产生热效应,套管的长度视针刺入皮肤后所留长度确定。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