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72969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成形方法。该图像成形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担载像的像担载体带;张设所述像担载体带的带张设辊;转印辊,其在周面上形成有凹部,且在所述凹部设有把持转印件的转印件把持部,并且隔着所述像担载体带与所述带张设辊抵接而构成转印配合部,从而利用所述转印配合部向所述转印件转印所述像,在由所述转印件把持部把持所述转印件时的所述转印辊的旋转轴与所述带张设辊的旋转轴之间的轴间距离比在所述转印配合部向所述转印件转印所述像时的所述转印辊的旋转轴与所述带张设辊的旋转轴之间的轴间距离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如下的,S卩,利用调色剂使形成在感光体上的潜像显影,将显影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带上,进而将转印带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等介质上,并将转印后的介质上的调色剂图像热粘接定影而进行图像形成。
技术介绍
关于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已知有如下技术,S卩,在设于转印辊主体部上的凹部设置能够沿着辊轴向把持转印件的缘部的爪构件及爪座构件,由此,在把持转印件的同时将形成在中间转印体等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该转印件上。作为利用这样的技术的结构,例如存在专利文献1 (日本特表2006-513883号公报)中所记述的结构。在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转印中利用在转印辊的凹部配设的把持构件把持转印件、而在转印结束后打开该转印件的图像形成装置。根据现有的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防止在转印中转印件错位从而可靠地进行转印。专利文献1 日本特表2006-513883号公报在利用使转印件通过在设于主体部上的凹部上具有把持机构的转印辊与转印带之间形成的配合部而进行转印、且其中把持机构由沿着辊轴向的把持转印件的缘部的爪构件和爪座构件构成的情况下,由于转印辊与转印带之间的空间被限制,因此把持构件用于把持转印件的开口(打开量)也被限制。所以,对于这样的装置而言,存在难以稳定地把持从输送转印件的输送构件输送来的转印件而导致发生转印件的把持不良的问题。尤其是, 在转印辊与转印带的配合部附近进行转印件的把持的情况下,由于开口被限制,所以存在更容易发生转印件的把持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担载像的像担载体带;张设所述像担载体带的带张设辊;输送转印件的转印件输送部;转印辊,其在周面上形成有凹部,且在所述凹部设有把持转印件的转印件把持部,并且隔着所述像担载体带与所述带张设辊抵接而构成转印配合部,从而利用所述转印配合部向所述转印件转印被所述像担载体带所担载的所述像,在由所述转印件把持部把持由所述转印件输送构件输送的所述转印件时的所述转印辊的旋转轴与所述带张设辊的旋转轴之间的轴间距离比在所述转印配合部向所述转印件转印所述像时的所述转印辊的旋转轴与所述带张设辊的旋转轴之间的轴间距离长。此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轴间距离限制部,该轴间距离限制部限制所述转印辊的旋转轴与所述带张设辊的旋转轴之间的轴间距离。此外,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轴间距离限制部具有第一限制构件和第二限制构件,所述第一限制构件配设在所述转印辊的轴向端部,所述第二限制构件在限制所述转印辊的旋转轴与所述带张设辊的旋转轴之间的轴间距离时与所述第一限制构件抵接,利用所述转印配合部向所述转印件转印所述像时,所述第一限制构件与所述第二限制构件不抵接。此外,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带张设辊具有轴支承所述第二限制构件的轴构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带张设辊支承部,该带张设辊支承部以使所述带张设辊使所述带张设辊的旋转轴与所述转印辊的旋转轴之间的轴间距离变位的方式支承所述轴构件。此外,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转印件把持部具有进行移动并把持所述转印件的把持构件及支承所述把持构件的支承构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根据所述转印辊的旋转而使所述把持构件移动的凸轮构件。此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图像形成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由带张设辊张设的像担载体带上担载像,输送转印件,在转印辊的旋转轴与所述带张设辊的旋转轴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时,由配设在所述转印辊上的转印件把持部把持由转印件输送部输送的所述转印件, 在由所述转印件把持部把持所述转印件后,对所述转印辊和所述带张设辊进行定位,以使所述转印辊的旋转轴与所述带张设辊的旋转轴之间的距离为比所述第一距离短的第二距离,利用所述转印辊和所述带张设辊隔着所述像担载体带抵接而形成的转印配合部向所述转印件转印在所述像担载体带上担载的所述像。此外,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在由所述转印件把持部把持所述转印件后,移动所述转印辊的位置而使所述转印辊的旋转轴与所述带转印辊的旋转轴之间的距离从所述第一距离变为所述第二距离。此外,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在由所述转印件把持部把持所述转印件后,移动所述带张设辊的位置而是所述转印辊的旋转轴与所述带转印辊的旋转轴之间的距离从所述第一距离变为所述第二距离。以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由于构成为所述转印件把持爪把持转印件时的转印辊与带张设辊之间的轴间距离比所述转印件夹在转印辊与转印带之间时的转印辊与带张设辊之间的轴间距离长,因此能够稳定地把持从输送转印件的输送构件输送的转印件,从而能够降低转印件的把持不良的发生率。如以上这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由于构成为在由转印件把持部把持由转印件输送构件输送的转印件时的二次转印辊的旋转轴与带张设辊的旋转轴之间的轴间距离比在二次转印配合部向转印件转印像时的二次转印辊61的旋转轴与带张设辊的旋转轴之间的轴间距离长,因此能够稳定地把持从输送转印件的输送构件输送的转印件,从而能够降低转印件的把持不良的发生率。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构成要件的图。图2是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二次转印辊的图。图3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二次转印单元60的动作的图。图4说明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二次转印单元60的动作的图。图5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二次转印单元60的动作的图。图6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二次转印单元60的动作的图。图7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二次转印单元60的动作的图。图8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二次转印辊61与带张设辊41之间的轴中心间距离的图。图9是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转印件输送机构的动作的图。图10是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转印件输送机构的动作的图。图11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二次转印单元60 的图。图12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二次转印单元60 的动作的图。图13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二次转印单元60 的动作的图。图14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二次转印单元60 的动作的图。图15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二次转印单元60 的动作的图。图16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二次转印单元60 的动作的图。图17是表示构成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构成要件的图。图18是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二次转印辊的图。图19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二次转印单元60 的动作的图。图20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二次转印单元60 的动作的图。图21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二次转印单元60 的动作的图。图22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二次转印单元60 的动作的图。图23是说明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像担载体带,其担载像;带张设辊,其张设所述像担载体带;转印件输送部,其输送转印件;转印辊,其在周面上形成有凹部,且在所述凹部设有把持转印件的转印件把持部,并且隔着所述像担载体带与所述带张设辊抵接而构成转印配合部,从而利用所述转印配合部向所述转印件转印所述像担载体带所担载的所述像,利用所述转印件把持部把持所述转印件输送构件所输送的所述转印件时的所述转印辊的旋转轴与所述带张设辊的旋转轴之间的轴间距离比利用所述转印配合部向所述转印件转印所述像时的所述转印辊的旋转轴与所述带张设辊的旋转轴之间的轴间距离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条浩一田中伸一井熊健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