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尤其是含乙腈或丙腈的电解液及使用此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相对于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当前已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传输的载体与介质,同时亦提供锂离子。电解液的电导率是电解液的重要参数之一,对电极活性材料比容量的发挥、倍率等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前常用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使用LiPF6为溶质,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 (P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甲乙酯(EMC)等酯类为主溶剂,再加入相应的添加剂。其电导率在常温下约9mS/cm,在大倍率充放电时,由于锂离子传输速率的限制,会造成较大的浓差极化,从而使得电池的性能变差;-20°C时电解液电导率会降低到约 2mS/cm或更低,此时锂离子传输速率进一步变小,浓差极化更大,从而极大地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低温应用。乙腈作为一种低粘度的溶剂,其加入会使得电解液的电导率增加。申请号为 201010162383. 4,2006100475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注液的锂离子电池,包含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及外包装,其特征在于:电池制备过程中采用二次注液,第一次注液使用的电解液的溶剂为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甲乙酯(EMC)、γ-丁内酯(BL)、甲酸甲酯(MF)、乙酸甲酯(MA)、丙酸乙酯(EP)、四氢呋喃(THF)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第二次注液在化成后进行,所使用的电解液含有乙腈、丙腈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昌隆,付成华,许瑞,赵丰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