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直埋式复合电缆支架,包括半圆形凹槽、锯齿形槽、上口凹槽、加强筋、支架、下口凹槽、弧形槽,其特征在于支架的预埋端正面设置上口凹槽,上口凹槽内等间距设置有三个锯齿形槽,支架的预埋端背面设置下口凹槽,上口凹槽和下口凹槽均为长方形槽,支架的预埋端左侧侧面上设置有三个半圆形凹槽,支架的预埋端右侧侧面上设置有三个半圆形凹槽,支架的正面设置有弧形槽,支架的背面设置有加强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大了电缆支架前端与墙壁之间的接触面积,防止松动,固定性更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缆支撑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直埋式复合电缆支架,应用于电缆沟内直埋式电缆支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直埋式电缆支架上身表面为平面式的,这种直埋式电缆支架与电缆沟墙壁接触面积少,容易松动、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直埋式复合电缆支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半圆形凹槽、锯齿形槽、上口凹槽、加强筋、支架、下口凹槽、弧形槽,其特征在于支架的预埋端正面设置上口凹槽,上口凹槽内等间距设置有三个锯齿形槽,支架的预埋端背面设置下口凹槽,上口凹槽和下口凹槽均为长方形槽,支架的预埋端左侧侧面上设置有三个半圆形凹槽,支架的预埋端右侧侧面上设置有三个半圆形凹槽,支架的正面设置有弧形槽,支架的背面设置有加强筋。工作原理及使用说明支架的预埋端设置上口凹槽和下口凹槽,上口凹槽内等间距设置有三个锯齿形槽,支架的预埋端侧面设置有六个半圆形凹槽,支架的正面设置有弧形槽,弧形槽用来放置缆线,背面设置有加强筋对支架起到加强支撑的作用,使用时把支架的预埋端竖直埋入电缆沟墙壁内即可,由于上口凹槽、下口凹槽和半圆形凹槽增大了支架预埋端与电缆沟墙壁的接触面积,锯齿形槽还具有加强筋的作用,因此能防止松动,固定性更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增大了电缆支架前端与墙壁之间的接触面积,防止松动,固定性更好。附图说明图1 本技术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 本技术实施背面例结构示意图;图中半圆形凹槽1、锯齿形槽2、上口凹槽3、加强筋4、支架5、下口凹槽6、弧形槽 7。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以下具体的详细说明;如附图所示,本技术的结构包括半圆形凹槽1、锯齿形槽2、上口凹槽3、加强筋4、支架5、下口凹槽6、弧形槽7,其特征在于支架5的预埋端正面设置上口凹槽3,上口凹槽3内等间距设置有三个锯齿形槽 2,支架5的预埋端背面设置下口凹槽6,上口凹槽3和下口凹槽6均为长方形槽,支架5的预埋端左侧侧面上设置有三个半圆形凹槽1,支架5的预埋端右侧侧面上设置有三个半圆形凹槽1,支架5的正面设置有弧形槽7,支架5的背面设置有加强筋4。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权利要求1.直埋式复合电缆支架,包括半圆形凹槽(1)、锯齿形槽O)、上口凹槽(3)、加强筋 、支架(5)、下口凹槽(6)、弧形槽(7),其特征在于支架(5)的预埋端正面设置上口凹槽 (3),上口凹槽C3)内等间距设置有三个锯齿形槽O),支架( 的预埋端背面设置下口凹槽 (6),上口凹槽C3)和下口凹槽(6)均为长方形槽,支架(5)的预埋端左侧侧面上设置有三个半圆形凹槽(1),支架(5)的预埋端右侧侧面上设置有三个半圆形凹槽(1),支架(5)的正面设置有弧形槽(7),支架(5)的背面设置有加强筋G)。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直埋式复合电缆支架,包括半圆形凹槽、锯齿形槽、上口凹槽、加强筋、支架、下口凹槽、弧形槽,其特征在于支架的预埋端正面设置上口凹槽,上口凹槽内等间距设置有三个锯齿形槽,支架的预埋端背面设置下口凹槽,上口凹槽和下口凹槽均为长方形槽,支架的预埋端左侧侧面上设置有三个半圆形凹槽,支架的预埋端右侧侧面上设置有三个半圆形凹槽,支架的正面设置有弧形槽,支架的背面设置有加强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增大了电缆支架前端与墙壁之间的接触面积,防止松动,固定性更好。文档编号H02G9/06GK202050221SQ201120153308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6日专利技术者蔡维民 申请人:蔡维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直埋式复合电缆支架,包括半圆形凹槽(1)、锯齿形槽(2)、上口凹槽(3)、加强筋(4)、支架(5)、下口凹槽(6)、弧形槽(7),其特征在于支架(5)的预埋端正面设置上口凹槽(3),上口凹槽(3)内等间距设置有三个锯齿形槽(2),支架(5)的预埋端背面设置下口凹槽(6),上口凹槽(3)和下口凹槽(6)均为长方形槽,支架(5)的预埋端左侧侧面上设置有三个半圆形凹槽(1),支架(5)的预埋端右侧侧面上设置有三个半圆形凹槽(1),支架(5)的正面设置有弧形槽(7),支架(5)的背面设置有加强筋(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维民,
申请(专利权)人:蔡维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