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宇涵专利>正文

多头异型螺面辊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70763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头异型螺面辊轴,包括安装轴承的轴颈、轴颈之间的由支撑棒材的主工作面和副工作面形成的螺旋面,所述辊轴的螺旋面为多头布置,每条螺旋面在辊轴上的长度至少为一个螺旋周期。主工作面与副工作面形成的夹角为钝角,主工作面与辊轴轴线的夹角角度小于副工作面与辊轴轴线的夹角角度,主工作面的长度大于副工作面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在线倒角的钢材输料辊道上,可保证单根棒材至少旋转一周以配合倒角机完成倒角。并在第一根棒材进入辊轴后,旋转不到一周的时间内,第二根棒材紧接着进入辊轴,这样顺次排列的棒材可以更有效输送给倒角机倒角,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能源,降低了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驱动棒材的辊轴,具体的说是一种应用在棒材倒角机推料轨道上的多头异型螺面辊轴
技术介绍
钢厂加工的棒材在锯切后端部会留有毛刺或卷边,在棒材运送、收集过程中,部分锯切的毛刺和较厚的卷边残留会影响棒材端部质量,在交付客户之前,需要对棒材端部进行倒角处理。一般使用倒角机进行倒角,在使用倒角机时,需要在倒角机磨头一侧设置与倒角机成一定角度的若干组架置有辊轴的推料辊道,辊轴驱动棒材运动以配合输送棒材。目前使用的辊轴包括安装轴承的轴颈、轴颈之间的由支撑棒材的主工作面和副工作面构成的螺旋面,主、副工作面呈与辊轴轴线的夹角角度相等的V型,主、副工作面的母线在辊轴轴向上的投影长度也相等。棒材投入辊道后,辊轴驱动棒材做自身旋转运动,棒材还沿着从主/副工作面到副/主工作面的径向移动,又因为辊轴设计了旋向,工作面上产生切向线速度,棒材还会做与辊轴的旋向相应的与辊轴垂直的方向上的轴向运动,最终以使棒材向靠近倒角机磨头方向运动。但是使用这种结构的辊轴驱动棒材,在第一根棒材从辊轴端部的主/副工作面进入后,只有辊轴转动一圈,即第一根棒材进入第二圈的主/副工作面时,顺次排列第二根棒材才能从辊轴端部的主/副工作面进入辊轴沿倒角机的磨头进行倒角,这样造成的结果是输料效率很低,倒角的效率相对下降,浪费了能源,增加了成本。另外使用此辊轴驱动运送棒材,因主副工作面与辊轴轴线的夹角角度相等,随棒材规格的变化,辊轴工作直径变化大,工作面线速度变化大,棒材轴向运动距离变化大,所以磨头设置的角度不易控制;如果磨头角度按小规格固定,则生产大规格棒材时,会因为挡板的阻力而使棒材在主副工作面之间过渡时产生打滑、丢转现象,棒材跳动引起倒角不均勻;如果磨头角度按大规格固定,则生产小规格棒材时,会因为辊轴工作直径的减小而产生棒材接触不到磨头的现象。另一方面,棒材规格的变化使得棒材的标高变化很大,因磨头标高固定不变,所以,随棒材规格的变化棒材与磨头的接触角度变化,进而影响倒角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的多头异型螺面辊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头异型螺面辊轴,包括安装轴承的轴颈、轴颈之间的由支撑棒材的主工作面和副工作面形成的螺旋面,所述辊轴的螺旋面为多头布置,每条螺旋面在辊轴上的长度至少为一个螺旋周期。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辊轴的头数为两头。本技术的进一步具体结构在于所述主工作面与副工作面形成的夹角为钝角,主工作面与辊轴轴线的夹角角度小于副工作面与辊轴轴线的夹角角度,主工作面的长度大于副工作面的长度。本技术的进一步具体结构在于所述主工作面与副工作面的夹角角度为 100° 170°。本技术的进一步具体结构在于所述主工作面与辊轴轴线的夹角角度为0° 3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本技术适用于在线倒角的钢材输料辊道上,所述辊轴的螺旋面为多头布置, 每条螺旋面在辊轴上的长度至少为一个螺旋周期。保证单根棒材至少旋转一周以配合倒角机完成倒角。并且在第一根棒材进入辊轴后,旋转不到一周的时间内,第二根棒材紧接着进入辊轴,这样顺次排列的棒材可以更有效输送给倒角机倒角,大大提供了工作效率,节省了能源,降低了成本。设计辊轴的主工作面与副工作面之间形成钝角夹角,主工作面与辊轴轴线的夹角角度小于副工作面与辊轴轴线的夹角角度,并且主工作面与辊轴轴线的夹角为小角度的锐角或与辊轴轴线平行,不论是小直径还是大直径的棒材,棒材标高变化不大,辊轴工作直径变化不大,棒材在辊轴工作面上运行平缓,棒材轴向运动的距离变化也不大,棒材即可在工作面上相对平缓的完成旋转、轴向移动和径向移动,综上,本技术高效推动棒材平缓的运动,良好的配合倒角机工作,避免引起倒角不均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形状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形状示意图。其中,1、轴颈,2、主工作面,3、副工作面,4、一个头数的螺旋,5、另一个头数的螺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多头异型螺面辊轴,包括安装轴承的轴颈1、轴颈1之间由支撑棒材的主工作面2和副工作面3构成的螺旋面。该螺旋面可以设计成如图1所示的等径等螺距螺旋结构, 也可以设计成变径变螺距的螺旋结构。假设辊轴每10秒旋转一圈,单根棒材需要辊轴转动一圈,即需要10秒才能从辊轴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完成倒角。如果是单条螺旋面的单头辊轴,在第10秒辊轴转动一圈时,第二根棒材才能进入辊轴开始倒角。若设置图1中的辊轴为双头螺旋状,在第一根棒材从辊轴端部的其中一个头数的螺旋4的副工作面进入后,辊轴转动半圈,即5秒的时候,顺次排列的第二根棒材就能从辊轴端部另一个头数的螺旋5的副工作面进入辊轴沿倒角机的磨头进行倒角。如果相应增加螺旋的头数,输料速度相应增加,倒角效率提高。设置每条螺旋面在辊轴上的长度至少为一个螺旋周期,保证单根棒材至少旋转一周以配合倒角机完成倒角。主工作面2与副工作面3形成100°的钝角,主工作面 2与辊轴轴线构成的角度为30°,主工作面2的母线在辊轴轴向上的投影长度大于副工作面3在辊轴轴向上的投影长度。该实施例适于对小规格棒材加工时使用。实施例2一种多头异型螺面辊轴,如图2所示,包括安装轴承的轴颈1、轴颈1之间由支撑棒材的主工作面2和副工作面3构成的螺旋面。辊轴的螺旋面为双头设置。每条螺旋面在辊轴上的长度至少为一个螺旋周期。主工作面2与副工作面3形成170°的钝角,主工作面2 与辊轴轴线平行,主工作面2的母线在辊轴轴向上的投影长度大于副工作面3在辊轴轴向上的投影长度。该实施例适于对大规格棒材加工时使用,主工作面2的平行设置有利于棒材端部在倒角机磨头的稳定。权利要求1.多头异型螺面辊轴,包括安装轴承的轴颈(1)、轴颈之间的由支撑棒材的主工作面 (2)和副工作面C3)形成的螺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的螺旋面为多头布置,每条螺旋面在辊轴上的长度至少为一个螺旋周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头异型螺面辊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的头数为两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头异型螺面辊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工作面(2)与副工作面(3)形成的夹角为钝角,主工作面O)与辊轴轴线的夹角角度小于副工作面(3)与辊轴轴线的夹角角度,主工作面O)的长度大于副工作面(3)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头异型螺面辊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工作面O)与副工作面(3)的夹角角度为100° 17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头异型螺面辊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工作面O)与辊轴轴线的夹角角度为0° 30°。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头异型螺面辊轴,包括安装轴承的轴颈、轴颈之间的由支撑棒材的主工作面和副工作面形成的螺旋面,所述辊轴的螺旋面为多头布置,每条螺旋面在辊轴上的长度至少为一个螺旋周期。主工作面与副工作面形成的夹角为钝角,主工作面与辊轴轴线的夹角角度小于副工作面与辊轴轴线的夹角角度,主工作面的长度大于副工作面的长度。本技术适用于在线倒角的钢材输料辊道上,可保证单根棒材至少旋转一周以配合倒角机完成倒角。并在第一根棒材进入辊轴后,旋转不到一周的时间内,第二根棒材紧接着进入辊轴,这样顺次排列的棒材可以更有效输送给倒角机倒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多头异型螺面辊轴,包括安装轴承的轴颈(1)、轴颈之间的由支撑棒材的主工作面(2)和副工作面(3)形成的螺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的螺旋面为多头布置,每条螺旋面在辊轴上的长度至少为一个螺旋周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宇涵
申请(专利权)人:姚宇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