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70680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抛光机,该新型抛光机包含本体(10)和作动件(20),本体(10)具有一容置空间(11),该本体(10)上端设有穿孔并设有滑轨(14)和滑动块(15),该滑动块(15)后方开设有圆弧状的旋动槽口(16);作动件(20)的上段位置设有一升降装置(21),该升降装置(21)设有一驱动源(211)及以旋动螺杆(212),该旋动螺杆(212)连接一位移件(213),并于升降装置(21)上设有位移空间(214),该升降装置(21)向下延伸于本体(10)的容置空间(11)内设有一被动件(22),加工粉尘不易散落在配件中,避免了配件的磨损,保证了工作效率和抛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抛光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抛光机的应用非常广泛,常用的抛光机如图1所示,其包含调整装置 30和被动件40,调整装置30组设于平台31上方,该平台31凸设有一滑轨311,并使调整装置30的底部凹设形成滑槽312,由此,调整装置30通过滑轨311和滑槽312可于平台31上端滑动,而平台31的一侧边另设有送料滑轮31,该调整装置30侧边凹设有滑动槽32,而调整装置30上方侧边处设有驱动马达33,由上方贯穿调整装置30于滑动槽32内设有作动螺杆331,且提供一滑块34螺锁于作动螺杆331上并限制于滑动槽32,该调整装置30后方还设有驱动件35并提供有一连动皮带351,被动件40组设焊接于滑块34上方,使被动件40 通过滑块34于调整装置30的滑动槽32上下滑移,被动件40的一侧设有研磨端41,另一端设有带动端42,驱动件35的连动皮带351套设于该带动端42上,使被动件40进行研磨。使用时,待研磨的管件通过送料滑轮313输送,调整装置30通过滑轨311和滑槽 312于平台31上调整研磨接触面,而欲调整被动件与管件之间的研磨平面时,起动调整装置30上端的驱动马达以连动作动螺杆331旋转,使焊接于滑块34上的被动件40能在滑动槽32上下运动,从而调整研磨接触点。这样的抛光机存在以下缺陷1、被动件直接外露于平台外,研磨时产生的粉尘弥漫于外部,导致对操作人员产生健康问题,如需解决,需要特别的罩,导致成本增加,且由于管件需要输送,罩也无法完全罩住,效果同样不佳;2、在进行研磨时,粉尘容易进入滑轨或作动螺杆上,且用水进行冷却时,研磨端容易将水分喷洒在滑轨和作动螺杆上,使他们容易生锈和磨损,导致调整装置动作不流畅,降低了工作效率和抛光效果。为此,本专利技术的设计者有鉴于上述缺陷,通过潜心研究和设计,综合长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经验和成果,研究设计出一种新型抛光机,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抛光机,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工粉尘不易散落在配件中,避免了配件的磨损,保证了工作效率和抛光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抛光机,该新型抛光机包含本体和作动件,其特征在于本体具有一容置空间,该本体上端设有穿孔并设有滑轨和滑动块,该滑动块后方开设有圆弧状的旋动槽口;作动件的上段位置设有一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设有一驱动源及以旋动螺杆,该旋动螺杆由该驱动源驱动旋转,该旋动螺杆连接一位移件,并于升降装置上设有位移空间,该升降装置向下延伸于本体的容置空间内设有一被动件,该被动件的一侧边设有研磨件, 且另一侧边设有带动端,该作动件配合被动件于升降装置的位移件的侧边设有驱动件,该驱动件后套设有一连动皮带,并将连动皮带的另一端套设于被动件的带动端上。其中,本体一侧设有开口,本体的两侧边各设有一进料口,于进料口上设有调整夹设输送的间距的进料滑轮。通过上述结构,本专利技术实现了以下技术效果1、作动件的被动件设置于本体的容置空间内,使得抛光产生的粉尘能限制在容置空间内,而不会弥漫于厂房中,避免了对操作人员的健康产生影响;2、升降装置设置在上方且距离较远,产生的粉尘不易散落或卡设在升降装置上, 同时也避免了冷却介质对升降装置产生影响,从而减少了升降装置的磨损,保证了研磨效率和研磨质量。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下面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且进一步结合对附图的说明将得到更加清楚和明显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显示了现有技术中的抛光机的示意图。图2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新型抛光机的立体示意图。图3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新型抛光机的透视图。图4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新型抛光机上下移动的动作图。图5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新型抛光机的左右调整的动作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2和图3,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新型抛光机的具体结构,该新型抛光机包含本体 10和作动件20。其中,本体10具有一容置空间11,其一侧设有开口 111,本体10的两侧边各设有一进料口 12,于进料口 12上设有进料滑轮13,该进料滑轮13可调整夹设输送的间距,该本体10上端适当位置处设有穿孔并设有滑轨14和滑动块15,该滑动块15后方开设有圆弧状的旋动槽口 16。其中,作动件20的上段位置设有一升降装置21,该升降装置21设有一驱动源211 及以旋动螺杆212,该旋动螺杆212由该驱动源211驱动旋转,该旋动螺杆212连接一位移件213,并于升降装置21上设有位移空间214,该升降装置21向下延伸设有一被动件22, 该被动件22的一侧边设有研磨件221,且另一侧边设有带动端222,该作动件20配合被动件22于升降装置21的位移件213的侧边设有驱动件23,该驱动件23后套设有一连动皮带 231,并将连动皮带231的另一端套设于被动件22的带动端222上。参见图2和图3,该作动件20通过升降装置21锁设于本体10上端的滑动块15, 并将作动件20设于旋动槽口 16的圆心位置处,该作动件20的升降装置21往下延伸于本体10的容置空间11内设有该被动件22,该被动件22于升降装置21的位移件213所连接设置,位移件213侧边设置的驱动件23套设有连动皮带231,该连动皮带213另一侧由旋转槽口 14置入并穿套于被动件22的带动端222上。参见图3和图4,当管体由本体10的进料口 12置入,并以送料滑轮13的设置使管体往前输送,该作动件20通过滑轨14和滑动块15在本体10上前后微调,且可旋转调整 180度,使置放于容置空间内的被动件22可随作动件20而调整抛光的角度(参见图5),而被动件22上设有升降装置21,该升降装置21提供有驱动源,使位移件213通过驱动源211 作动连带旋动螺杆212而位于位移空间214内位移作动,使被动件22进行位移(参见图 4),从而达到研磨的较佳效果,而研磨件221可随欲准备抛光的管体调整其距离,且可随研磨件221的磨损状态而调整以达到与管体更好的抵触面。通过这样的构造,本专利技术的作动件的被动件设置于本体的容置空间内,使得抛光产生的粉尘能限制在容置空间内,而不会弥漫于厂房中,避免了对操作人员的健康产生影响;且升降装置设置在上方且距离较远,产生的粉尘不易散落或卡设在升降装置上,同时也避免了冷却介质对升降装置产生影响,从而减少了升降装置的磨损,保证了研磨效率和研磨质量。显而易见的是,以上的描述和记载仅仅是举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应用或使用。虽然已经在实施例中描述过并且在附图中描述了实施例,但本专利技术不限制由附图示例和在实施例中描述的作为目前认为的最佳模式以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教导的特定例子,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将包括落入前面的说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任何实施例。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抛光机,该新型抛光机包含本体(10)和作动件(20),其特征在于本体(10)具有一容置空间(11),该本体(10)上端设有穿孔并设有滑轨(14)和滑动块 (15),该滑动块(15)后方开设有圆弧状的旋动槽口(16);作动件00)的上段位置设有一升降装置(21),该升降装置设有一驱动源(211) 及以旋动螺杆012),该旋动螺杆012)由该驱动源011)驱动旋转,该旋动螺杆(212)连接一位移件013),并于升降装置上设有位移空间014),该升降装置向下延伸于本体(10)的容置空间(11)内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抛光机,该新型抛光机包含本体(10)和作动件(20),其特征在于:本体(10)具有一容置空间(11),该本体(10)上端设有穿孔并设有滑轨(14)和滑动块(15),该滑动块(15)后方开设有圆弧状的旋动槽口(16);作动件(20)的上段位置设有一升降装置(21),该升降装置(21)设有一驱动源(211)及以旋动螺杆(212),该旋动螺杆(212)由该驱动源(211)驱动旋转,该旋动螺杆(212)连接一位移件(213),并于升降装置(21)上设有位移空间(214),该升降装置(21)向下延伸于本体(10)的容置空间(11)内设有一被动件(22),该被动件(22)的一侧边设有研磨件(221),且另一侧边设有带动端(222),该作动件(20)配合被动件(22)于升降装置(21)的位移件(213)的侧边设有驱动件(23),该驱动件23后套设有一连动皮带(231),并将连动皮带(231)的另一端套设于被动件(22)的带动端(222)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梁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欧曼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