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晓斌专利>正文

浴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70209 阅读:5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浴池结构,包括相互隔绝的第一浴池和第二浴池;第一浴池内侧周边有第一坐台,第一浴池的内侧有排水筒体,排水筒体的上端面低于第一浴池周边侧壁的上平面,排水筒体内侧的排水腔的底部与第一回水管相连通,第一浴池的周边侧壁上有与第一进水管相连通的多个进水孔;第二浴池内侧周边有第二坐台,第二浴池的内侧有进水筒体,进水筒体上端面低于第二浴池周边侧壁的上平面,进水筒体内侧的进水腔的底部与第二进水管相连通,第二浴池周边侧壁上有与第二回水管相连通的多个回水孔;第一浴池和第二浴池的周边侧壁的上平面的下方设有加热件;排水筒体和进水筒体的侧壁内部排列有磁块。本浴池不但有普通洗浴功能,还能起到保健作用,洗浴者会感到更加舒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浴池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洗浴用浴池结构多为方形或圆形的水池,水池内腔连接进水管和回水管, 水池周边上表面没有任何加热件。这种现有的普通浴池只具有一般的洗浴功能,故功能单一;浴池周边侧壁上平面也比较凉,洗浴者如坐在该平面上会感到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但具有洗浴功能、还可对人身起到一定保健作用且浴池侧壁上平面可得到加温、坐之有舒适感的浴池结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浴池结构,包括第一浴池和与第一浴池相互隔绝的第二浴池;在第一浴池内侧周边有第一坐台,在第一浴池的内侧有排水筒体,排水筒体的上端面低于第一浴池周边侧壁的上平面,排水筒体内侧的排水腔的底部与第一回水管相连通,在第一浴池的周边侧壁上有与第一进水管相连通的多个进水孔;在第二浴池内侧周边有第二坐台,在第二浴池的内侧有进水筒体,进水筒体的上端面低于第二浴池周边侧壁的上平面,进水筒体内侧的进水腔的底部与第二进水管相连通,在第二浴池的周边侧壁上有与第二回水管相连通的多个回水孔;所述的第一浴池和第二浴池的周边侧壁的上平面的下方设有加热件;所述的排水筒体和进水筒体的侧壁内部排列有磁块。本技术的浴池结构,其中所述的进水孔包括位于第一浴池周边上方的上层进水孔和位于第一浴池周边下方的下层进水孔;所述的回水孔包括位于第二浴池周边上方的上层回水孔和位于第二浴池周边下方的下层回水孔;在第一浴池的池底上有与第一回水管相连通的第一排渣口,在第二浴池的池底上有与第二回水管相连通的第二排渣口 ;所述的加热件为与电控装置相接的电加热件。本技术的浴池结构,由于在浴池侧壁上平面的下方有加热件,运行时可对该上平面进行加热,洗浴者如坐在上平面上,不会感到凉,具有舒适的感觉;浴池内侧的有进水筒体和排水筒体,且筒体的筒壁内部排列有磁块,运行时可对池内的水进行磁化,经磁化的水不仅可以杀死多种细菌和病毒,还能治疗多种疾病。例如磁化水对治疗各种结石病症 (胆结石、膀胱结石、肾结石等)、胃病、高血压、糖尿病及感冒等均有辅助疗效。对于没病的人来说,磁化水还能起到防病健身的作用。磁化水也可使洗浴更为彻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浴池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A-A断面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利用砌筑方式砌成两个关于中心对称的浴池,即第一浴池1和第二浴池4。在第一浴池1的周边侧壁处砌有第一坐台17,在第一浴池1的内侧砌有圆柱状的排水筒体2,第一浴池1的周边侧壁上位于第一坐台17的上方分布有多个上层进水孔8,位于第一坐台17的下方分布有多个下层进水孔9。排水筒体2的内侧排水腔3与第一回水管11相连通。在第一浴池1的池底上有第一排渣口 20与第一回水管11相连通。上述的上层进水孔8和下层进水孔9均与第一进水管10相连通。在第二浴池4的周边侧壁处砌有第二坐台16,在第二浴池4的内侧砌有圆柱状的进水筒体5,第二浴池4的周边侧壁上位于第二坐台16的上方分布有多个上层回水孔15, 位于第二坐台16的下方分布有多个下层回水孔13。进水筒体5的内侧进水腔6与第二进水管12相连通。在第二浴池4的池底上有第二排渣口 21与第二回水管14相连通。上述的上层回水孔15和下层回水孔13均与第二回水管14相连通。在各浴池周边侧壁上平面18的下方设有加热件7,加热件7可选用电热管式电加热件,加热件7通过导线与电控装置相接,为了自动调温,可安装温度传感器进行控制。上述的排水筒体2和进水筒体5的上端面均低于上平面18。在排水筒体2和进水筒体5的侧壁内部排列有永久磁块19用于对浴池内的水进行磁化处理。安装时,各进水管和回水管之间通过阀门和管路连接水过滤处理装置、加热装置、 循环泵及补水水箱。本结构的浴池不但具有普通洗浴功能,还能起到保健作用,同时洗浴者会感到更加舒适。权利要求1.一种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浴池(1)和与第一浴池(1)相互隔绝的第二浴池⑷;在第一浴池(1)内侧周边有第一坐台(17),在第一浴池(1)的内侧有排水筒体(2), 排水筒体(2)的上端面低于第一浴池(1)周边侧壁的上平面(18),排水筒体(2)内侧的排水腔(3)的底部与第一回水管(11)相连通,在第一浴池(1)的周边侧壁上有与第一进水管 (10)相连通的多个进水孔;在第二浴池(4)内侧周边有第二坐台(16),在第二浴池(4)的内侧有进水筒体(5), 进水筒体(5)的上端面低于第二浴池(4)周边侧壁的上平面(18),进水筒体(5)内侧的进水腔(6)的底部与第二进水管(12)相连通,在第二浴池(4)的周边侧壁上有与第二回水管 (14)相连通的多个回水孔;所述的第一浴池(1)和第二浴池(4)的周边侧壁的上平面(18)的下方设有加热件(7);所述的排水筒体⑵和进水筒体(5)的侧壁内部排列有磁块(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孔包括位于第一浴池(1) 周边上方的上层进水孔(8)和位于第一浴池(1)周边下方的下层进水孔(9);所述的回水孔包括位于第二浴池(4)周边上方的上层回水孔(15)和位于第二浴池(4)周边下方的下层回水孔(13);在第一浴池(1)的池底上有与第一回水管(11)相连通的第一排渣口(20), 在第二浴池(4)的池底上有与第二回水管(14)相连通的第二排渣口(21);所述的加热件 (7)为与电控装置相接的电加热件。专利摘要浴池结构,包括相互隔绝的第一浴池和第二浴池;第一浴池内侧周边有第一坐台,第一浴池的内侧有排水筒体,排水筒体的上端面低于第一浴池周边侧壁的上平面,排水筒体内侧的排水腔的底部与第一回水管相连通,第一浴池的周边侧壁上有与第一进水管相连通的多个进水孔;第二浴池内侧周边有第二坐台,第二浴池的内侧有进水筒体,进水筒体上端面低于第二浴池周边侧壁的上平面,进水筒体内侧的进水腔的底部与第二进水管相连通,第二浴池周边侧壁上有与第二回水管相连通的多个回水孔;第一浴池和第二浴池的周边侧壁的上平面的下方设有加热件;排水筒体和进水筒体的侧壁内部排列有磁块。本浴池不但有普通洗浴功能,还能起到保健作用,洗浴者会感到更加舒适。文档编号E04H4/00GK202047617SQ201120131748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9日专利技术者陈晓斌 申请人:陈晓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浴池(1)和与第一浴池(1)相互隔绝的第二浴池(4);在第一浴池(1)内侧周边有第一坐台(17),在第一浴池(1)的内侧有排水筒体(2),排水筒体(2)的上端面低于第一浴池(1)周边侧壁的上平面(18),排水筒体(2)内侧的排水腔(3)的底部与第一回水管(11)相连通,在第一浴池(1)的周边侧壁上有与第一进水管(10)相连通的多个进水孔;在第二浴池(4)内侧周边有第二坐台(16),在第二浴池(4)的内侧有进水筒体(5),进水筒体(5)的上端面低于第二浴池(4)周边侧壁的上平面(18),进水筒体(5)内侧的进水腔(6)的底部与第二进水管(12)相连通,在第二浴池(4)的周边侧壁上有与第二回水管(14)相连通的多个回水孔;所述的第一浴池(1)和第二浴池(4)的周边侧壁的上平面(18)的下方设有加热件(7);所述的排水筒体(2)和进水筒体(5)的侧壁内部排列有磁块(1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斌
申请(专利权)人:陈晓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