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豹专利>正文

健身设备旋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67351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健身设备旋转装置,该健身设备的机体设有一把手立柱;该把手立柱由一固定段及一旋转段组成,其中固定段可连接机体,而旋转段供运动者握持,该旋转段相对固定段水平枢转。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增加使用变化,借以提升健身训练的乐趣,进一步达到上半身运动,并提升其运动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健身器材,尤其涉及一种可增加健身训练乐趣及使用变化的健身设备旋转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因为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可供人们运动的时间与场所均大幅的减少,进而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与体力维持。而根据医学研究指出,少量、且多次的运动方式,其预防心脏病的成效和密集性地做一段长时间运动一样好,也因此市面上提供有多种体积小、 收纳不占空间的健身设备,让运动者可于居家环境中随时进行运动,以供训练不同部位的肌肉、关节、力量等,进一步促进人体的健康。这些健身设备中包含有以脚踏方式进行运动者就有脚踏健身车、跑步机、登山机、椭轨机或滑雪机等,而这种健身器材在安全的考虑下通常设有固定式的把手,供运动者扶持、以保持身体的稳定,而能避免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危险。但如此人体的上半身在运动过程中其动作并不明显,降低了其运动训练作用,且其运动形态多年来不变,其对消费者的购买吸引力逐步下降,也无法有效吸引运动者的注意,难以提高运动者的锻炼兴趣。再者,由于人们在进行传统的健身运动时,其动作是不断的重复进行,运动者很容易感到单调与枯燥,往往很难长时间与持续进行运动,因此无法达到很好的健身效果。换言之,如能在原健身设备上直接产生新的运动形态,则可在不增加制造成本下, 进一步满足运动者求新求变的健身需求。有鉴于此,本创作人乃针对前述现有健身设备所面临的问题与需求深入探讨,并借由多年从事相关健身设备产业的研发与制造经验,而积极寻求解决的道,经不断努力的研究与试作,终于成功的开发出一种健身设备旋转装置,借以克服现有健身设备上半身训练作用不足及运动形态单调、枯燥,而无法吸引运动者持续使用的不便与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健身设备旋转装置,可增加使用变化,借以提升健身训练的乐趣,进一步达到上半身运动,并提升其运动训练效果。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健身设备旋转装置,该健身设备的机体设有一把手立柱;其特征在于该把手立柱由一固定段及一旋转段组成,其中固定段可连接机体,而旋转段供运动者握持,该旋转段相对固定段水平枢转。前述的健身设备旋转装置,其中健身设备采用两用训练机、椭轨机、脚踏健身车或滑雪机。前述的健身设备旋转装置,其中把手立柱的固定段于邻近旋转段处具有一组接部,而旋转段于邻近固定段处具有一对应所述组接部的组接部,两组接部之间设有一固定件或一阻力件。前述的健身设备旋转装置,其中固定件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限位孔与一第二限位孔。前述的健身设备旋转装置,其中固定件采用不具变形作用的金属片、金属线、木片或塑胶片。前述的健身设备旋转装置,其中阻力件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套孔与一第二套孔。前述的健身设备旋转装置,其中阻力件采用具变形回复作用的弹簧或橡胶片。前述的健身设备旋转装置,其中把手立柱于固定段形成有一锁接部,而旋转段具有一对应的锁接部,另固定件为一锁固件。借此,通过前述技术手段的展现,让本专利技术的健身设备在使用时,其把手能产生相对水平枢转的动作,令带动运动者上半身作动,而形成一种全方位的运动形态,除能用于训练运动者的全身各部位肌肉、关节、力量等,并可激励运动者的使用意愿,以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进一步可提高其经济效益。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健身设备旋转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健身设备旋转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供显示各主要元件的态样。图3是本专利技术健身设备旋转装置较佳实施例使用固定件的外观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健身设备旋转装置较佳实施例使用阻力件的动作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健身设备旋转装置中固定件另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椭轨机的外观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滑雪机的外观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训练机机体20把手立柱21固定段22组接部23锁接部25旋转段26组接部27锁接部30固定件31金属片32第一限位孔33第二限位孔35锁固件40阻力件41橡胶片42第一套孔43第二套孔50椭轨机机体60把手立柱70滑雪机机体80把手立柱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健身设备可为两用训练机如图1、椭轨机如图6、脚踏健身车图中未示及滑雪机如图7,其中训练机机体10、椭轨机机体50及滑雪机机体70前端设有一向上延伸的把手立柱20、60及80,以供运动者握持,而前述训练机机体10、椭轨机机体50 及滑雪机机体70的构成与典型的训练机、椭轨机及滑雪机相同,且非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所在, 故不再赘述;至于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详细构成,则请参看图1、图2所示,该把手立柱20、60、 80分别如图1、图6及图7所示是由一固定段21及一旋转段25所组成,其中固定段21 可供连接训练机机体10、椭轨机机体50及滑雪机机体70,而旋转段25则为可供运动者握持的把手,该旋转段25可相对固定段21水平枢转,让运动者双手能操作旋转段25左、右两侧前后交错转动,且固定段21于邻近旋转段25处具有一组接部22,而旋转段25于邻近固定段21处具有一对应前述组接部22的组接部26,两组接部22、26之间可设有一固定件30 或一阻力件40,让把手立柱20的固定段21与旋转段25之间产生限制作用或阻力作用;其中固定件30可采用不具变形作用的材质,如金属片、金属线、木片、塑胶片等, 本专利技术是一金属片31为主要实施例,该金属片31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限位孔32与一第二限位孔33,使金属片31可利用第一、二限位孔32、33对应固定段21与旋转段25的组接部 22,26上如图3所示,以限制旋转段25相对固定段21转动,使把手立柱20呈固定型态, 令该训练机、椭轨机或滑雪机进行传统运动;又阻力件40则是采用具变形回复作用的材质,如弹簧、橡胶片等,本专利技术是一橡胶片41为主要实施例,该橡胶片41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套孔42与一第二套孔43,使橡胶片41利用第一、二套孔42、43对应固定段21与旋转段25的组接部22、26上如图4所示, 如此可让旋转段25相对固定段21转动时产生阻尼作用,让运动者可在运动过程中同步转动把手立柱20的旋转段25,而能增加训练机、椭轨机或滑雪机的新运动型态,且具有提升训练作用之效;借此,使本专利技术的健身设备的把手立柱20除能利用固定件30提供传统运动型态外,更能在取下固定段21与旋转段25之间的固定件30或换装阻力件40后,产生前后往复摆动的新运动形态,而组构成一能增加使用变化与增进训练效果的健身设备旋转装置。至于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健身设备的实际使用,如图1、图6及图7所示,该健身设备为两用训练机、椭轨机及滑雪机,运动者可于训练机机体10、椭轨机机体50与滑雪机机体70踩踏,且运动者的双手握把于其把手立柱20、60、80上,此时由于把手立柱20、60、80的旋转段 25与固定段21之间未受限制,故除了能进行该健身设备的原始运动外,运动者双手并可操作旋转段25自由转动,让运动者双手能同步进行摆动,而形成新的运动型态,以增加运动者的乐趣,使运动者可持续运动,进而提升其健身训练效果;且当需要提高其健身效果时,则可如图4所示,于把手立柱20、60、80的固定段21 与旋转段25的组接部22、26之间套设阻力件40的橡胶片41,如此当运动者转动该旋转段 25时,即可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健身设备旋转装置,该健身设备的机体设有一把手立柱;其特征在于:该把手立柱由一固定段及一旋转段组成,其中固定段可连接机体,而旋转段供运动者握持,该旋转段相对固定段水平枢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豹
申请(专利权)人:熊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