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虫酰肼的杀虫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664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虫酰肼的杀虫组合物,包括作为第一活性成份的虫酰肼和选自杀虫单、杀虫双、三唑磷、毒死蜱、敌百虫、辛硫磷、吡虫啉、噻嗪酮、氰戊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中的一种为第二活性成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分合理,用药成本低,杀虫效果好,其杀虫效果和活性水平超出了各组份活性的叠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Insecticid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hydrazid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secticid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ebufenozide, including as a first active ingredient selected from tebufenozide and monosultap, dimehypo, three Triazophos, chlorpyrifos, trichlorphon, phoxim, imidacloprid, buprofezin, fenvalerate, cypermethrin and deltamethrin in second active ingredient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invention is reasonable, the cost is low, and the insecticidal effect is good, and the insecticidal effect and the activity level of the invention are more than that of the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虫剂。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全变态昆虫的生长发育和变态过程中,蜕皮激素的调控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蜕皮激素的主要成分是20-羟基蜕皮酮。当20-羟基蜕皮酮滴度升高时,昆虫幼虫表皮细胞进行重组,通过与蜕皮激素受体蛋白紧密结合,激活受体蛋白,造成蛋白质大量合成,并不断分泌新的上表皮和角质层。虫酰肼类杀虫剂即是模拟20-羟基蜕皮酮类似物,它被幼虫取食后,干扰或破坏昆虫体内原有激素平衡,使幼虫的旧表皮内,不断形成新的畸形新在皮,从而导致昆虫生长发育阻断或异常。表现症状,幼虫取食虫酰肼后仅6~8小时就停止取食,不再为害作物,然后虫体失水、皱缩,3~4天后死亡,比蜕皮抑制剂的作用更迅速。少量取食药剂,可使下一代成虫产卵和卵的孵化率降低。实际应用证明,虫酰肼(通用名称tebufenozide)具有很强的杀虫、杀卵活性,对鳞翅目夜蛾科和螟蛾科多种害虫具有特效。虫酰肼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但其价格很高,在国内多种作物上单用时经济收益较小,而且单用时的杀虫谱也有限。现有的常规杀虫剂由于多年使用,很多农业害虫已对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效果下降,如杀虫单、三唑磷防治水稻螟虫的效果已下降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虫酰肼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是:包括作为第一活性成份的虫酰肼和选自杀虫单、杀虫双、三唑磷、毒死蜱、敌百虫、辛硫磷、吡虫啉、噻嗪酮、氰戊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中的一种为第二活性成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明杨燕涛吴顶汉吴春林杨慕林张洪进薛智华
申请(专利权)人:通州正大农药厂通州市植物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