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增民专利>正文

永磁场能转换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65414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对永磁体应用方面的不足,是把永磁体作为能源材料使用的,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是依靠永磁体异性相吸时产生的聚合作用产生能量的;由于采用了自动换向技术,使第二引力源循环永磁体改变了方向与第一引力源永磁转子的转动方向一致,使第一引力源与第二引力源在位能不断减小的过程中产生同方向的互动,形成两引力源正反引力在永磁转子机构中得到叠加和连杆压力的增值,并且可使两永磁体分离时做正功;又由于使用了分离回输技术,把两引力源分离时消耗的能量通过分离回输器返还到内转子系统中去,达到了输出能量大于输入能量的目的,能应用在一切需要能源动力的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领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的转换利用,涉及永磁场能转换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永磁体也叫磁铁,古时叫磁石,和煤、石油一样都是大自然生成的,古代四大专利技术之一的“指南针”就是对磁铁的早期应用。从课本得知,永磁体是由许许多多的小磁畴组成的,每个小磁畴内都存在着川流不息的环流,每个环流都产生磁场,充磁前由于它们无序排列、互相抵消而不显磁性,充磁后把微观的无序变成了宏观的有序而显磁性的。在自然界中,月亮围着地球转动,电子围着原子核转动及永磁体的小磁畴中存在着川流不息的环流,这些现象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直到现在没有一个确切的解释,只是统称为自然现象。由于月亮对海水的引力产生了潮汐现象(海水流向高处),人们用修筑提坝的方法让海水有序的流出,经过水轮机得到电能,是对自然能的转换利用,同理,我们把永磁体中小磁畴内的环流所产生的磁场进行有序化(指充磁过程),然后通过该(方法和装置)转换成电能,也是对自然能的转换和利用。钕铁硼是最近二十多年才兴起的一种新型永磁体,它能吸起自身重量800倍的物体;一旦充磁在常温下能够相对永久保持其磁场不变。把它与铁块放在一起,铁块被磁化, 但它自身的磁场不会减少;两块永磁体连续不断的吸引、分离,其磁场强度不会减少;永磁体的磁力线还能穿透玻璃、木材、塑料等物体。一个通电线圈要保持其磁通量不变,要不断的由电源供给电能,而永磁体不需要电源补充电能就能保持其磁通量不变。交流异步电动机的鼠笼转子用永磁体替代可使电动机的转速每分钟提高200转 (电源频率50HZ),也就是说,在输入电能不变的情况下,输出功率增加了。说明了在特定的条件下,永磁体可以代替部分电能。日本人专利技术的线路继电器,是通过使用永磁体、电磁体和脉冲电流相结合的产品并已步入市场,其输出输入能量比为12 1。传统的线路继电器工作时长期处于闭锁状态,始终需要电磁线圈产生磁场,产生这个磁场的电能全部来源于外电源。日本人专利技术的这种新式继电器,其开始进入工作状态时,由外电源供电,进入工作状态后,外电源停止供电,由永磁体来保持继电器处于闭锁状态,使永磁体的内能代替了线路继电器闭锁时线圈所消耗的电能,使线路继电器系统中输出远远大于输入,说明了永磁体是具有内能的,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永磁体可以替代能源。由于以上原因,人们产生了一种共识,试图把永磁体的内能通过两永磁体磁场的相互作用转换成机械能、电能的人越来越多。我国实行专利法以来这种技术方案达到数百例,但是没有一个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定子转子原理。永磁电动机由永磁转子和定子线圈组成,永磁电动机的定子看起来是静止的,但是在外电源的作用下,定子中的线圈会产生交变的旋转磁场,由旋转磁场产生的引力通过很小的间隙带动永磁转子转动,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如果在定子中固定安装永磁体,由于永磁体只有恒定的场,不能交变,会对永磁转子产生负面的影响,不但不能使永磁转子转动,而且会阻止转子的转动。所以,相对机器架子出现固定永磁体的方案都是不能达到目的的,也都是不具备实用性的。二是利用两永磁体的同性相斥原理。两永磁体同性相斥,确实能产生膨胀,在膨胀后的两永磁体之间放入铁片也确实能使其相斥消除,但是当铁片拉出时,会受到阻力,而且铁片离开两永磁体很远才能消除铁片对两永磁体的影响,其结果是得不偿失。三是利用永磁体的异性相吸原理。在位能存在的情况下,两永磁体异性相吸把位能转换成机械能,当两永磁体分离时必须再用同样大的机械能才能使两永磁体分开,其结果是没有达到能量增加之目的。四是单磁极原理。有人试图制造出单磁极的永磁体,事实上单磁极的永磁体是制造不出来的,因为有了 S极才会有N极,它们互为存在基础,去掉任何一方,另一方就不存在了。除上述四类之外还有许多的技术方案,其原理不能成立的原因都是因为知识的片面性和认识的片面性造成的。现有技术对永磁体的应用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交流异步电动机的鼠笼转子用永磁转子代替,在输入电能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使电动机输出能量增加。但是,由于永磁体在电动机中还是作为能量转换的介质使用的,所以所增加的能量范围受到了限制50HZ电源最高只能达到3000转。永磁悬浮列车对永磁体的应用只是起到一个悬浮作用,只能减少摩擦力,它不能使列车向前运动,列车向前运动所消耗的还是外电源的电能。日本现已上市的线路继电器由永磁体来保持继电器的闭锁状态,使永磁体的内能替代了传统继电器闭锁时线圈所消耗的电能,达到了系统中输出远远大于输入的目的。但是,它只是一种简单的往复开关运动,它不能产生连续的旋转运动,也不能把永磁体的内能连续不断的转换成机械能,应用的范围也是有限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对永磁体应用方面的不足,是把永磁体作为能源材料使用的。本专利技术主要是依靠永磁体异性相吸时产生的聚合作用产生能量的;由于采用了自动换向技术,使第二引力源循环永磁体改变了方向与第一引力源永磁转子的转动方向一致,使第一引力源与第二引力源在位能不断减小的过程中产生同方向的互动,形成两引力源正反引力在永磁转子机构中得到叠加和连杆压力的增值,并且可使两永磁体分离时做正功;又由于使用了分离回输技术,把分离时消耗的能量通过分离回输器返还到内转子系统中去, 达到了输出能量大于输入能量的目的,能应用在一切需要能源动力的领域。本专利技术主要结构由三大系统组成一、永磁转子系统,系统内最少设置一个转子机构,主要功能是机械能量的储存与输出,其中的永磁体转子也是产生能量的一个主要方面,5称为第一引力源;二、循环永磁体系统,最少设有一套永磁体,每套由多个永磁体有规律的分布,组成一个闭合的循环回路。主要功能是通过外部能量来调控整机的速度,使其适应输出的需要,同时每个循环永磁体分别与永磁转子产生引力相互作用,是产生能量的另一个主要方面,称为第二引力源;三、固定体机器架子系统,固定体是联系第一引力源与第二引力源的媒介,可以使两引力源产生和协的互动,机器架子是可将全部零件组合在一起。在通常使用的永磁电动机中,外电源的电能通过定子中的线圈产生旋转磁场,旋转磁场通过很小的间隙与永磁转子异性相吸,带动永磁转子转动,由于定子中的旋转磁场与永磁转子之间只有间隙而没有位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带动关系,所以它输出的能量全部来源于外电源。在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引力源永磁转子与第二引力源循环永磁体之间存在一定的位能和自动换向机构,它们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是互动的,它输出的能量有一部分来源于两永磁体的内能。其互动的过程是循环永磁体在外力的带动下,主轮进入换向台,同时也进入了永磁转子的引力场,循环永磁体的S2会与永磁转子的m相互吸引,带动曲轴、连杆活动轨道一起向上转动,使曲轴越过上止点,完成“换向”;转子的转动会引起循环永磁体的位移,循环永磁体的位移反过来也会引起转子的继续自转,反复多次,直至位能全部消失;转子转过180°,曲轴到达下止点,循环永磁体也顺着转子的方向位移到转子的中间,位能消失。位能消失后,永磁转子与循环永磁体之间的引力达到最大N1F+S2F+S1F+N2F ;同时由于循环永磁体的中间设有主轮,以主轮为支点,支点左边的W与S2,右边的Sl与N2产生的相互引力达到了平衡,相互抵消。在位能消失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动能全部储存在惯性轮中。由于惯性轮的继续转动,主轮左边m与S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分离四个环节;设置分离回输器把分离时消耗的能量返还到转子系统中去;设置发电机和储电池,负载减小时或停机时,把多余的能量回输到储电池中备用。第一引力源与第二引力源使其和谐运动的媒介,上面主要设有滑道,滑道与滑块配合,设有换向台,使主轮从此经过时曲轴越过上止点完成换向,设有滚动平面供活动轨道滚轮使用;活动轨道上每经过一个循环永磁体,永磁转子转动360°可细分为:换向、进入、做功和能做功的需要,除围着内转子公转外,还应有一定的上下活动空间;永磁转子只能向某个特定的方向自转,而其位置不能移动,循环永磁体的位置可以向某个特定的方向移动而不能自转,始终循环永磁体的公转方向与永磁转子机构自转方向相同;设置固定体,固定体是联系轮;设置惯性轮并或与永磁转子同轴固定联接或设置在总输出轴上,把第一引力源与第二引力源之间的位能转换成惯性轮的动能;每套循环永磁体由多个永磁体按一定距离组成一个闭合的循环回路,在可控的外力的带动下循环;每个循环永磁体为了充分满足两引力源之间位置活动轨道,活动轨道与曲轴、连杆、滑块配合为第二引力源提供一个高位的引力作用平台(指活动轨道平面),并且可使该平台完成换向(指曲轴越过上止点),使第二引力源主轮进入该平台后形成正反引力的叠加和连杆压力的增值;在第二引力源与活动轨道之间设置主1.永磁场能转换的方法和装置其特征是:在永磁转子系统中最少设置一个永磁转子机构,在永磁循环系统中最少设置一套循环永磁体组成闭合的循环回路;其中永磁转子为第一引力源,每套循环永磁体中的各个永磁体分别为第二引力源;在第一引力源与第二引力源之间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增民
申请(专利权)人:刘增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