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Co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862078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Co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其由非石墨化炭和Co组成,Co纳米粒子分散地嵌入在炭层中。其制备方法,将酞菁钴、吡嗪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然后在聚四氟乙烯内胆的自压反应釜中热聚合,接下来对热聚合产物旋蒸,最后将得到的粉末样品在氩气气氛下热处理。这种负极材料的放电电压平台平均在0.7V;在0.005V~3.0V的电压范围内,100mAg-1的充放电倍率下,50次循环后,其可逆比容量仍保持在550mAhg-1,没有明显衰减;另外充放电倍率性能良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C/Co锂离子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自从1990年索尼公司将锂离子电池商业化以来,锂离子电池因具有能量密度大、 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空间技术、国防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向电动汽车等领域扩展,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对负极材料的研究。目前商业化负极石墨类材料因其成本低,具有高的导电性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而在市场上占有巨大份额。但是,石墨类负极材料存在一些问题(1)理论比容量低(LiCedTZmAhg—1),实际容量要更低;(2)放电平台过低(0 0. 25V),在电池过充时,易造成金属锂在碳表面析出,形成的枝晶刺破隔膜,使得电池存在安全隐患;C3)对电解液选择性高,存在溶剂共嵌入,导致容量衰减;(4)另外大电流充放电时性能差。因此,研究开发具有更高比容量、放电电压平台稍高及倍率性能良好的负极材料对提高电池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具有高比容量、稍高放电电压平台、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Co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由非石墨化碳层和Co纳米粒子组成,Co纳米粒子分散地嵌入在碳层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秀芸乐俊成夏定国刘淑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