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俊杰专利>正文

直流等离子体电弧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60513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等离子体电弧发生器,包括:可移动阴极、阳极、第二阳极和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移动阴极与阳极之间设置有绝缘层,阳极与第二阳极之间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的可移动阴极、阳极、第二阳极均为同心圆柱体,在其内置有空芯圆柱夹层;所述的可移动阴极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和保护气体入口;所述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为同侧上下排列;所述的第二阳极设置有进气口、工作气体入口及出气口。其结构紧凑,安装也较方便;调功容易范围宽,效率也较高,最主要的是它的独立性较好,外围附件少,和配套系统兼容性很优良。(*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等离子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以空气为工作载体的 120kff寿命可达1500小时的直流等离子体电弧发生器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上应用的等离子体电弧发生器种类与数量繁多,这些在用的等离子体电弧发生器,基本以惰性气体如氩气、氮气为工作载体,由于以空气为载体的直流等离子体电弧发生器极易氧化而寿命短,大功率(如100KW以上)一般只有20多小时,所以工业应用为数极少。由于以惰性气体为载体的直流等离子体电弧发生器结构复杂、材料昂贵、运行成本高,因此产业界又将研究兴趣重新转向以空气为工作载体的直流等离子体电弧发生器。目前的空气直流等离子体电弧发生器由于其阳极是由大阳极、第二阳极及小阳极分段组成, 其结构过于复杂,而且由于电极采用外水冷,导致散热效率低,影响了阳极、特别是大阳极使用寿命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寿命可达1500小时,电极布置结构简单、制造与运行成本低、工业运行维护方便的直流等离子体电弧发生器。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直流等离子体电弧发生器,包括可移动阴极、 阳极、第二阳极和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移动阴极与阳极之间设置有绝缘层,阳极与第二阳极之间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的可移动阴极、阳极、第二阳极均为同心圆柱体,在其内置有空芯圆柱夹层;所述的可移动阴极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和保护气体入口 ;所述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为同侧上下排列;所述的第二阳极设置有进气口、工作气体入口及出气口。 中心温度达2万摄氏度(弧的中心白亮部分),焰炬的形状由第二阳极设定,长度视工作电流和工作气体的大小而确定。正常情况下一般要求距二阳极出口处距离大于500毫米时的射流温度约为3000°C,弧的外焰温度在3000-4000度之间。其结构紧凑,安装也较方便;调功容易范围宽,效率也较高,最主要的是它的独立性较好,外围附件少,和配套系统兼容性很优良。本技术放弃使用固定阴极,而采用连续阴极(工作气为空气或纯氧时,用锆或水冷铜作阴极)送进方式解决阴极烧蚀过快问题,这样也不存在拆卸频繁的问题,一支长阴极可连续工作1500小时以上,大大减少了拆卸故障发生,同时更换极为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图1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其显示了直流等离子体电弧发生器,包括可移动阴极1、阳极2、第二阳极3和绝缘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移动阴极1与阳极2之间设置有绝缘层4,阳极2与第二阳极3之间设置有绝缘层4 ;所述的可移动阴极1、阳极2、第二阳极3均为同心圆柱体,在其内置有空芯圆柱夹层5 ;所述的可移动阴极1设置有进气口 6 和出气口 7和保护气体入口 8 ;所述的进气口 6和出气口 7为同侧上下排列;所述的第二阳极3设置有进气口 9、工作气体入口 10及出气口 11。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改进,均应归于本技术的涵盖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直流等离子体电弧发生器,包括可移动阴极(1)、阳极O)、第二阳极C3)和绝缘层 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移动阴极(1)与阳极(2)之间设置有绝缘层,阳极(2)与第二阳极(3)之间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的可移动阴极(1)、阳极O)、第二阳极(3)均为同心圆柱体,在其内置有空芯圆柱夹层(5);所述的可移动阴极(1)设置有进气口(6)和出气口⑵和保护气体入口⑶;所述的进气口(6)和出气口(7)为同侧上下排列;所述的第二阳极(3)设置有进气口(9)、工作气体入口(10)及出气口(11)。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等离子体电弧发生器,包括可移动阴极、阳极、第二阳极和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移动阴极与阳极之间设置有绝缘层,阳极与第二阳极之间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的可移动阴极、阳极、第二阳极均为同心圆柱体,在其内置有空芯圆柱夹层;所述的可移动阴极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和保护气体入口;所述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为同侧上下排列;所述的第二阳极设置有进气口、工作气体入口及出气口。其结构紧凑,安装也较方便;调功容易范围宽,效率也较高,最主要的是它的独立性较好,外围附件少,和配套系统兼容性很优良。文档编号H05H1/34GK202043372SQ20112011057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5日专利技术者刘平, 张俊杰, 王忠义 申请人:张俊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直流等离子体电弧发生器,包括:可移动阴极(1)、阳极(2)、第二阳极(3)和绝缘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移动阴极(1)与阳极(2)之间设置有绝缘层(4),阳极(2)与第二阳极(3)之间设置有绝缘层(4);所述的可移动阴极(1)、阳极(2)、第二阳极(3)均为同心圆柱体,在其内置有空芯圆柱夹层(5);所述的可移动阴极(1)设置有进气口(6)和出气口(7)和保护气体入口(8);所述的进气口(6)和出气口(7)为同侧上下排列;所述的第二阳极(3)设置有进气口(9)、工作气体入口(10)及出气口(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平王忠义张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张俊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