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发焕专利>正文

一种血透用止血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59547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透用止血夹,支撑板的前部为弧顶朝下的凹弧板,在支撑板的后部设置第一支耳,该第一支耳通过活动轴与支架上的第二支耳连接,在活动轴上套装有扭簧,所述支架的前部为悬臂,该悬臂上吊装有压块,所述压块位于支撑板前部的凹弧板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在体外对大血管进行暂时压迫,通过两个止血夹即可对透析患者的两个穿刺针眼进行止血,由于施加的压力是恒定的,在止血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血管,能够保持血管通畅,以便反复穿刺该血管,有利于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完全代替了人工局部压迫以止血的方式,大大节省了护士为病人按压针眼的时间,降低了护士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具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血液透析用止血夹。
技术介绍
血透患者最常使用的血管通路是动静脉内瘘,即将腕部的皮下静脉用手术的方法人为地接到桡动脉,利用动脉血液的高压力和大流量,使前臂皮下静脉高度扩张、压力增高、流量增大,形成动脉化的皮下静脉。血透时穿刺前壁皮下静脉可以获得足够的血液供透析清除血内毒素之用。因为作血透用的穿刺针粗(常用16G)、针眼大,动脉化的皮下静脉压力高,当透析结束后需要人用手指压迫针眼处约30分钟以止血,个别患者需压迫更长的时间才能止血。由于每位透析患者有两个穿刺针眼(间距IOcm左右),分别为动脉端和静脉端,即使患者自己能按压1个针眼,那么,每位患者至少需要1名工作人员(医生或护士)帮助患者按压针眼30分钟,这样严重地影响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采用手压的方式止血,因用手施加的压力是忽大忽小的,容易造成按压处血管损坏,使血管无法保持通畅,不利于反复穿刺该血管,由此患者难以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止血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保护血管、同时节约医护劳动力成本的血液透析用止血夹。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透用止血夹,其特征在于:支撑板(1)的前部为弧顶朝下的凹弧板(1a),在支撑板(1)的后部设置第一支耳(2),该第一支耳(2)通过活动轴(3)与支架(4)上的第二支耳(5)连接,在所述活动轴(3)上套装有扭簧(6),该扭簧(6)的一个支脚与支撑板(1)后部的顶面抵接,扭簧(6)的另一个支脚与支架(4)后部的底面相抵接;所述支架(4)的前部为悬臂(4a),该悬臂(4a)上吊装有压块(7),所述压块(7)位于支撑板(1)前部的凹弧板(1a)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发焕袁博
申请(专利权)人:袁发焕袁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