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强专利>正文

内镜缝合连体双内镜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91668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0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镜缝合连体双内镜夹,该装置包括手柄、推管、外套管、内钩、金属内镜夹;手柄远端与推管近端固定连接并且内部相通;外套管紧紧包绕在推管上且在一定推拉力下能沿着推管移动;内钩安装在手柄和推管内部,其近端与手柄上的内钩控制环固定连接,其远端与推管内壁紧密贴合且能够被推出或者拉入推管内;金属内镜夹近端与推管远端毗邻,一并内置于外套管内;金属内镜夹包括卡桩、套带及金属夹片;套带近端钩合在内钩上,远端依次穿过卡桩内部及镶嵌于卡桩内壁的金属夹片后固定在卡桩上;内钩、套带及金属夹片是双侧设计,通过内钩收紧套带能依次闭合两侧金属夹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体双内镜夹能简单地对大的消化道穿孔或者粘膜缺损修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镜缝合连体双内镜夹
技术介绍
随着内镜微创技术发展,一些内镜技术,比如内镜下粘膜剥离术及内镜下全层切除术,被广泛开展。与此同时,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比如消化道穿孔也随之增多,另外,一些内镜技术本身需要主动形成消化道粘膜的穿孔或者缺损。在临床上,对这些穿孔及粘膜缺损进行修补至关重要。目前,主要使用的内镜修补方法有,内镜夹,尼龙绳联合内镜夹荷包缝合及内镜缝合装置(OTSC)。OTSC费用昂贵,操作较复杂,需要前期的培训才能使用。内镜夹使用简单且费用较便宜,但是,对于较大的穿孔或者粘膜缺损难以发挥修补作用。因此,一个“内镜缝合连体双内镜夹”被设计,该设计旨在通过内镜夹能简单快捷地对大的消化道穿孔或者粘膜缺损进行修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镜缝合连体双内镜夹,通过内镜夹能简单快捷地对大的消化道穿孔或者粘膜缺损进行修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镜缝合连体双内镜夹,该装置包括:手柄、推管、外套管、内钩、金属内镜夹;手柄的远端与推管的近端固定连接并且内部相通;外套管紧紧包绕在推管上且在一定推拉力下能沿着推管移动;内钩安装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内镜缝合连体双内镜夹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镜缝合连体双内镜夹,该装置包括:手柄、推管、外套管、内钩、金属内镜夹;手柄的远端与推管的近端固定连接并且内部相通;外套管紧紧包绕在推管上且在一定推拉力下能沿着推管移动;内钩安装在手柄和推管内部,其与推管内壁紧密贴合且能够在推管内移动并可被推出或者拉入推管内,内钩的近端与手柄上的内钩控制环固定连接;金属内镜夹近端与推管远端毗邻,一并内置于外套管内;金属内镜夹包括卡桩、套带及金属夹片;套带近端钩合在内钩上,远端依次穿过卡桩内部及镶嵌于卡桩内壁的金属夹片后固定在卡桩上;内钩、套带及金属夹片是双侧设计,通过内钩收紧套带能依次闭合两侧金属夹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镜缝合连体双内镜夹,该装置包括:手柄、推管、外套管、内钩、金属内镜夹;手柄的远端与推管的近端固定连接并且内部相通;外套管紧紧包绕在推管上且在一定推拉力下能沿着推管移动;内钩安装在手柄和推管内部,其与推管内壁紧密贴合且能够在推管内移动并可被推出或者拉入推管内,内钩的近端与手柄上的内钩控制环固定连接;金属内镜夹近端与推管远端毗邻,一并内置于外套管内;金属内镜夹包括卡桩、套带及金属夹片;套带近端钩合在内钩上,远端依次穿过卡桩内部及镶嵌于卡桩内壁的金属夹片后固定在卡桩上;内钩、套带及金属夹片是双侧设计,通过内钩收紧套带能依次闭合两侧金属夹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缝合连体双内镜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管近侧段为膨出卡板部分,外套管的近侧段可套住推管的膨出卡板部分,其形态彼此贴合;所述外套管的外径小于2.8mm或者3.2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缝合连体双内镜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桩为硬质圆筒,其外径与推管的外径一致;卡桩内有挡板分隔,挡板的远侧段镶嵌固定在卡桩内侧壁,挡板的近侧段为稍窄于远侧段且可朝压力方向侧弯且可回弹的自由部,自由部上设有平行排列的卡齿,卡齿方向斜向近端;所述套带为两条,两条套带穿过卡桩内部;内钩为两个,两个内钩由中隔板隔开并与两条套带一一对应,内钩的最远端是呈直角的钩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镜缝合连体双内镜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带的近端是能钩在内钩上及用于牵拉的线圈结构,其远端固定在卡桩上;所述套带的近侧段和远侧段均为表面光滑、柔韧的金属细丝结构,中间段为有一定硬度的卡带,卡带位于卡桩的内部;所述卡带设有平行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白杨
申请(专利权)人:张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