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57840 阅读:5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鼻滤器,用以插入一鼻孔内,所述鼻滤器包含:一壳体,具有一外形对应于所述鼻孔,以强迫呼吸空气通过所述壳体;至少一滤膜,用以过滤吸入空气;至少一第一空气通道,通过所述滤膜;至少一第二空气通道,绕过所述滤膜;以及,至少一阀体,用以强迫吸入空气通过所述滤膜,及在呼气时整个绕过所述滤膜;所述阀体在吸气时可作动阻断所述第二空气通道,及在呼气时可作动开启所述第二空气通道,各所述至少一阀体包含一腔室及所述腔室的一弹性平坦盖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鼻滤器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空气过滤器,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鼻滤器。
技术介绍
美国专利公告第5,392,773 号、第 5,392,773 号、第 3,774,601 号、第 4,984,302 号、第 3,457,917 号、第 3,905,335 号、第 4,052,983 号、第 5,417,205 号及第 5,568,808 号、第 3,457,917 号、第 3,457,917 号、第 3,905,335 号、第 4,052,983 号、第 5,417,205 号、 第5,568,808号、第3,884,223号、第5,425,359号、第5,890,491号以及美国专利公开第 20070227542号可视为最接近的先前技术。因此,长期存在有改良鼻滤器的需求,以期减少先前技术的缺失及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滤器,其用以插入一鼻孔内,所述鼻滤器包含一壳体10,具有一外形对应于所述鼻孔,以强迫呼吸空气通过所述壳体;至少一滤膜30,用以过滤吸入空气;至少一第一空气通道31,通过所述滤膜;至少一第二空气通道32,绕过(bypassing)所述滤膜;以及一个或以上的阀体,各包含一腔室38及所述腔室的一弹性(flexible)平坦盖体 39,用以强迫吸入空气通过所述滤膜30,及在呼气时整个绕过所述滤膜;其中所述阀体在吸气时可作动阻断所述第二空气通道32,及在呼气时可作动开启所述第二空气通道32,其中各所述阀体包含一腔室及所述腔室的一弹性平坦盖体,例如一箔膜(foil)。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鼻滤器,其用以插入一鼻孔内,所述鼻滤器包含一壳体10,具有一外形对应于所述鼻孔,以强迫呼吸空气通过所述壳体;至少一滤膜30,用以过滤吸入空气;以及单一阀体,用以强迫吸入空气通过所述滤膜30,及在呼气时绕过所述滤膜;其中所述至少一阀体包含一密封件22,所述密封件在吸气时可向上移动,因而封闭所述第二空气通道32,以及在呼气时可向下移动,因而开启所述第二空气通道3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各所述阀体包含一腔室38及一弹性平坦盖体39,所述弹性平坦盖体39固设于所述腔室的底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各所述阀体整个位于所述鼻孔内,以避免胡髭 (moustache hair)进入所述阀体的机构内,其中胡髭可能使阀体作动失效。所述壳体包含上腔室31及下腔室12,所述滤膜30位于所述上腔室31及下腔室 12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壳体10的外形符合于一鼻孔通道的形状,及所述壳体10的外侧的尺寸大于所述鼻孔的尺寸,因而可封闭所述鼻内空气通道,以强迫呼吸空气通过所述鼻滤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所述壳体的外形符合一鼻孔通道的形状,因而避免刺激被所述鼻滤器插入的所述鼻孔的敏感内壁。优选的,所述鼻滤器不曝露在所述鼻孔外,因而可获得令人满意的美观形态。所述壳体可由弹性(flexible)材料制成,以及可由一坚硬(rigid)材料制成。 所述滤膜可包含一个或以上的滤层。当包含数个滤层时,各层可具有不同过滤特性。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过滤通过鼻孔的空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的步骤有提供至少一阀体,包含有一腔室及所述腔室的一弹性平坦盖体,所述至少一阀体是作动,用以将吸入空气转向(redirecting)至所述鼻孔,以通过所述至少一空气滤膜;以及强迫来自所述鼻孔的呼出气体绕过所述至少一空气滤膜,因而保持所述至少一滤膜的干燥。所述鼻滤器可过滤通过所述鼻孔进入鼻窦腔(sinus cavity)的空气中的灰尘、病菌I、过敏原或其他外来颗粒。已证实当空气通过所述鼻滤器时,亦可在空气到达所述鼻窦腔及最后到达肺部之前先暖化空气。所述鼻滤器亦可润湿所述鼻窦腔的黏膜,并避免干燥或因花粉、烟雾、工业化学品、香水、灰尘、霉菌及其他过敏原造成的刺激。本专利技术将可配合下列图示说明及专利技术详细说明使其他优点及目的更明显易懂。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可配合下列图示而变得更容易理解图IA是呼气期间的鼻滤器的示意图;及图IB是吸气期间的鼻滤器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鼻滤器的组件的示意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鼻滤器在呼气时的剖视图。图;3B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鼻滤器在吸气时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鼻滤器的概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多种不同形式,其揭示在图示以及下文叙述的较佳实施例中,并可理解上述揭露是视为本专利技术原理的一实施例,但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针对所述实施例的最广范围。图1A、1B及2各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鼻滤器的剖视图。图IA是呼气期间的所述鼻滤器的示意图;及图IB是吸气期间的所述鼻滤器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鼻滤器的组件的示意图。所述鼻滤器包含壳体、一阀体及一过滤器。所述壳体10包含一上腔室11及一下腔室12。在一配戴者进行呼吸时,所述空气通过上述腔室。在图1A、1B及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阀体包含一轴杆21 ;及一密封件22 (阻塞器),其中一滤膜30 (—过滤物质)是固定于所述密封件22上。所述轴杆21可移动通过一附着件25 (adherent)的一孔穴27,所述附着件25固定于所述壳体10上。所述附着件25 包含一个或以上的孔穴26,以使吸入及呼出的空气通过所述附着件25。在吸气时,如图IB所示,所述吸入空气向上推动所述密封件22,直到被所述壳体 10阻止停下,因而封闭一空气通道观并强迫吸入空气通过所述滤膜30。在呼气时,如图IA 所示,所述呼出空气向下推动所述密封件22,直到被所述附着件25阻止停下,因而开启在所述密封件22及壳体10之间可供空气流出的空气通道28。所述密封件22需具有一个或以上的孔穴M,空气通过所述孔穴M将可通过所述密封件22。所述轴杆21可附加在所述附着件25上(未绘示于图中)或所述密封件22上(如图1A、IB及2所示)。当所述轴杆21附加在所述密封件22上,所述密封件22可沿所述轴杆21移动。当所述轴杆21附加在所述附着件25上,所述轴杆21可移动通过所述附着件 25的孔穴27。图3A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鼻滤器在呼气时的剖视图。图;3B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鼻滤器在吸气时的剖视图。上述图示揭示二阀体一阀体包含一空气通道38及所述空气通道38的一弹性平坦盖体39,所述弹性平坦盖体39盖设于所述空气通道38的底部;以及另一阀体包含一空气通道38’及所述空气通道38’的一弹性平坦盖体39’,所述弹性平坦盖体39’盖设于所述空气通道38’的顶部。在其“正常”状态,所述弹性盖体39覆盖所述空气通道38,所述弹性盖体39’覆盖所述空气通道38’。如图3A所示,在呼气时,当空气向下流过,所述弹性盖体39弯曲,因而强迫呼出空气通过所述通道38。如图;3B所示,在吸气时,当空气向上流过,所述弹性盖体39阻断所述通道38,因而强迫空气通过一过滤器30。所述弹性盖体39的正常状态绘示于图;3B。在此状态时,所述弹性盖体39覆盖所述空气通道38。所述弹性盖体39’的正常状态绘示于图 3A。在此状态时,所述弹性盖体39’覆盖整个所述空气通道38’。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鼻滤器,其用以插入一鼻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滤器包含:一壳体,具有一外形对应于所述鼻孔,以强迫呼吸空气通过所述壳体;至少一滤膜,用以过滤吸入空气;一第一空气通道,通过所述至少一滤膜;一第二空气通道,绕过所述至少一滤膜;以及至少一阀体,用以强迫吸入空气通过所述滤膜,及在呼气时整个绕过所述滤膜;其中所述至少一阀体在吸气时可作动阻断所述第二空气通道,及在呼气时可作动开启所述第二空气通道,其中所述至少一阀体各包含一腔室及所述腔室的一弹性平坦盖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里斯·卡斯马可夫列维·托马索夫阿卡帝·托马索夫
申请(专利权)人:鲍里斯·卡斯马可夫列维·托马索夫阿卡帝·托马索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L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