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多台机柜的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52111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多台机柜的散热结构,该散热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机柜,该至少两个机柜相互独立,并且,每个机柜均具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以及空调机,设置在该至少两个机柜之间,具有分别与其两侧机柜的第一进风口相通的第二出风口以及与该两侧机柜的第一出风口相通的第二进风口。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用一台空调机为多个机柜提供散热,由于空调机与各个机柜之间相互独立,因此,便于组装。而且,当某个机柜出现故障时,可以单独拆卸下来进行维修,而不影响其它部分的散热。(*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柜的散热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多台机柜的散热结构,即,用一台空调机为多台机柜散热的结构。
技术介绍
服务器机柜中通常密集地组装着服务器、交换机、存储装置等设备,这些设备消耗电力并产生热量。随着服务器性能的提高,其消耗的功率也越来越大,结果,服务器机柜内会形成非常集中的热负荷,而这些热负荷产生的热量如果不及时驱散,对设备的性能、安全和使用寿命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聚集了服务器机柜的数据中心通常配置有循环制冷的冷却系统,以维持服务器可靠工作所需的温度和湿度。然而,目前的冷却系统不能实现对服务器机柜有效地散热,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为服务器机柜进行散热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多台机柜的散热结构,以有效利用一台空调机来对多台机柜进行散热。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多台机柜的散热结构,该散热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机柜,该至少两个机柜相互独立,并且,每个机柜均具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 ;以及空调机,设置在该至少两个机柜之间,具有分别与其两侧机柜的第一进风口相通的第二出风口以及与该两侧机柜的第一出风口相通的第二进风口。优选地,空调机包括设置在其中的12排管换热器和轴流风扇。优选地,该至少两个机柜关于空调机对称地设置在两侧或至少两个机柜设置在空调机的一侧。优选地,该至少两个机柜中的每个机柜均包括至少一个静压箱,该至少一个静压箱可拆卸地安装在每个机柜上,其中,该第一进风口和/或第一出风口设置在至少一个静压箱上。优选地,该至少两个机柜中的每个机柜均包括两个静压箱,每个机柜还包括机柜体,两个静压箱分别设置在机柜体的前后两侧,第一进风口设置在位于机柜体前侧的静压箱上,第一出风口设置在位于机柜体后侧的静压箱上。优选地,每个静压箱进一步包括盖板、侧板和静压箱壳,盖板、侧板可拆卸地安装在静压箱壳上。优选地,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包括设置在侧板上的槽。 优选地,机柜体包括第一开口,每个静压箱还包括与机柜体的第一开口相通的第二开口。优选地,第二出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包括设置在其上的多个槽。优选地,每个机柜内均设置有刀片服务器。借助本技术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通过用一台空调机为多个机柜提供散热,由于空调机与各个机柜之间相互独立,因此,便于组装。而且,当某个机柜出现故障时, 可以单独拆卸下来进行维修,而不影响其它部分的散热;并且一带多的散热设备可以有效地节省空调以及机柜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能源耗费。通过设置静压箱,为冷却风提供了较大空间,从而迅速降低了进入机柜内冷却风的噪音和压力。因此,根据本技术的静压装置,可以对机柜起到很好的降噪减压作用。附图说明本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由一台空调机给多台机柜散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机柜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机柜结构的分解图;以及图5是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机柜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考虑到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多台机柜的散热结构。 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应理解,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由一台空调机给多台机柜散热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其示出了四台机柜2(当然,根据需要可以设置5台、6台或更多的机柜),机柜 2内设有刀片服务器。空调机1设置在机柜2之间,其中,4台机柜2关于空调机1对称的设置在两侧,即,在空调机1两侧各设置两台机柜2,并且,这些机柜2相互独立,显然可以理解,这些机柜2也可以设置在空调机1的一侧。当然,机柜2也可以非对称地设置在空调机 1两侧。该空调机1包括12排管热交换器(未示出)和轴流风扇(未示出)。并且,如图2和3所示,该空调机1上设置有出风口 13 (第二出风口)与进风口 (第二进风口)14,该机柜2上设置有进风口(第一进风口)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将在后面进行描述)。如图1所示,空调机1和多个机柜2并排设置,空调机1的出风口 13与机柜2的进风口相通,空调机1的进风口 14与该机柜2的出风口相通,并且,每两个相邻的机柜的进风口相通,每两个相邻的机柜的出风口相通。该空调机1上还包括设置在前侧的前板11,从轴流风扇中送出的风打在前板11上并通过空调机1的出风口 13送入与其相邻设置的两侧的机柜的进风口中,送入的风经过机柜内的刀片服务器,并通过机柜的出风口进入与其相通的空调机1的进风口 14。经过刀片服务器的热风进入空调机1内,并经过12 排管换热器冷却,之后,经过轴流风扇再次从出风口 13送入机柜1中,如此循环,从而,为机柜内的刀片服务器进行散热。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描述空调机1给多个机柜进行散热的过程,从空调机1向右的机柜依次称为第一机柜、第二机柜,以此类推。如图1所示,从空调机1送出的风经过与其相邻的第一机柜的进风口,部分进入的风从该进风口穿出并进入第二机柜的进风口,进入第二机柜进风口的风经过该机柜的刀片服务器,并通过该第二机柜的出风口进入第一机柜的出风口,从与第一机柜的出风口相通的空调机1的进风口进入空调机1并被冷却。当设置多台机柜时,从空调机1送出的风从空调机1的出风口 13送出并依次经过与其相通的多个机柜2,然后经过需要进行散热的器件,并从机柜的出风口送出到该空调机1的进风口,从而实现对多个机柜的散热。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该机柜2的结构如图3和4所示。如图3所示,该机柜2包括机柜体22和设置在该机柜体22前后两侧的两个静压箱21,23。该机柜体内22 内插入有刀片服务器223。这两个静压箱可拆卸地安装在机柜体22上。位于机柜体22前侧的静压箱21两侧分别设置有可拆卸地安装在其上的侧板,该侧板上设置有进风口 213、 213'(而位于机柜体22后侧的静压箱23侧板上的开口为出风口 233),当然也可以将该侧板拆下,从而形成进风口 /出风口。当然,进风口 /出风口还可以是设置在该侧板上的槽。 每个静压箱上还设置有盖板212和静压箱壳,盖板212、侧板可拆卸地安装在静压箱壳211 上。并且,静压箱21、23还包括与机柜体22的开口 221相通的开口 214。位于机柜体22后侧的静压箱如上所述地安装在机柜体22的后侧,使得机柜体22后侧的开口与后侧静压箱 23的开口相通。并且,该机柜的进风口与相邻机柜的进风口相通,该机柜的出风口与该相邻机柜的出风口相通。如图1和4所示,空调机1的风从静压箱21左侧的进风口 213'进入该机柜,一部分风通过与机柜体22相通的开口 214进入机柜体22并从后侧静压箱23的左侧出风口(未示出)进入空调机1的进风口或相邻机柜的出风口,另一部分风通过与该机柜静压箱右侧的进风口 213进入与该机柜相邻的另一机柜的左侧进风口而进入该相邻机柜,如此类推,从空调机1送出的风进入与其相通的各个机柜中。由于在机柜体22的前后两侧设置有静压箱,为冷却风提供了较大空间,从而迅速降低了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多台机柜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机柜,所述至少两个机柜相互独立,并且,每个机柜均具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以及空调机,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机柜之间,具有分别与其两侧机柜的第一进风口相通的第二出风口以及与该两侧机柜的第一出风口相通的第二进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卫东李宁童中原李宝雨
申请(专利权)人: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