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煤浆燃烧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52032 阅读:3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煤浆燃烧器控制装置,包括输浆泵转速控制模块、送风量挡板控制模块及引风量挡板开度控制模块,所述输浆泵转速控制模块外部分别接有热媒温度传感器、浆量传感器及氧量采集器一,所述送风量挡板控制模块外部分别接有偏差模块二、氧量采集器二及偏差模块三,所述引风量挡板开度控制模块外部分别接有偏差模块四、差分器及氧量采集器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有利于加大锅炉的负荷调节范围,满足不同的负荷需求;有利于一体化控制系统的实现,使锅炉操作简单、检修方便、运行安全可靠、适应于实际用户需求,弥补了手工效率与速度差与全自动不可靠及检修复杂的缺点,保证锅炉的连续运行;大大减小了燃水煤浆锅炉的介质温度波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煤浆锅炉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水煤浆燃烧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水煤浆可成为替代油、气等能源的最基础、最经济的洁净能源,水煤浆锅炉是指使用水煤浆为燃料的锅炉。现有很多水煤浆锅炉产品存在着很大的不足首先,不能满足负荷变化很大的生产现实需要;其次,手工的效率及速度差与全自动的不可靠和检修复杂;最后,水煤浆沉淀分层的同时产生较多的杂质,影响了锅炉的连续运行;此外,部分行业用户需要燃水煤浆锅炉的介质温度波动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有利于满足不同负荷需求、操作简单,检修方便、可确保锅炉连续运行的水煤浆燃烧器控制装置,从而实现调节参数变化幅度大的聚酯、 切片等行业的水煤浆锅炉应用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煤浆燃烧器控制装置,包括输浆泵转速控制模块、送风量挡板控制模块及引风量挡板开度控制模块,所述输浆泵转速控制模块外部分别接有热媒温度传感器、浆量传感器及氧量采集器一,其中与热媒温度传感器连接的线路上依次设置小选模块与偏差模块一,所述送风量挡板控制模块外部分别接有偏差模块二、氧量采集器二及偏差模块三,所述送风量挡板控制模块另外通过比较器连接送风量传感器与含氧量传感器;所述引风量挡板开度控制模块外部分别接有偏差模块四、差分器及氧量采集器三。所述浆量传感器外侧连接下限保护器并与大选模块连接,所述小选模块与比较器之间设置上限保护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述的水煤浆燃烧器控制装置的有益效果为(1)有利于加大锅炉的负荷调节范围,满足不同的负荷需求,有利于实现燃料量、 送风量、引风量的控制优化达到水煤浆锅炉燃烧DCS控制方法;(2)有利于一体化控制系统的实现,使锅炉操作简单、检修方便、运行安全可靠、适应于实际用户需求,从而弥补了手工效率与速度差和全自动的不可靠和检修复杂的缺点;(3)采用水煤浆一体化搅拌过滤器,能够有效防止水煤浆的沉淀分层,同时过滤其中的杂质,保证锅炉的连续运行;(4)采用温度补偿技术,大大减小了燃水煤浆锅炉的介质温度波动,使水煤浆锅炉可应用于温度稳定度要求很高的聚酯、切片等行业。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水煤浆燃烧器控制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中1、热媒温度传感器;2、浆量传感器;3、送风量传感器;4、含氧量传感器;5、小选模块;6、偏差模块一 ;7、氧量采集器一 ;8、下限保护器;9、大选模块;10、输浆泵转速控制模块;11、偏差模块二 ;12、氧量采集器二 ;13、送风量挡板控制模块;14、比较器;15、上限保护器;16、偏差模块三;17、偏差模块四;18、差分器;19、引风量挡板开度控制模块;20、氧量采集器二。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水煤浆燃烧器控制装置,包括输浆泵转速控制模块10、送风量挡板控制模块13及引风量挡板开度控制模块19,所述输浆泵转速控制模块10外部分别接有热媒温度传感器1、浆量传感器2及氧量采集器一 7,其中与热媒温度传感器1连接的线路上依次设置小选模块5与偏差模块一 6,所述送风量挡板控制模块13 外部分别接有偏差模块二 11、氧量采集器二 12及偏差模块三16,所述送风量挡板控制模块 13另外通过比较器14连接送风量传感器3与含氧量传感器4 ;以上所述结构中,所述浆量传感器2外侧连接下限保护器8并与大选模块9连接,所述小选模块5与比较器14之间设置上限保护器15 ;所述引风量挡板开度控制模块19外部分别接有偏差模块四17、差分器 18及氧量采集器三20。以上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水煤浆燃烧器控制装置,由输浆泵转速控制模块 10、送风量挡板控制模块13及引风量挡板开度控制模块19可配合相应部件所分别组成燃料量控制子系统、送风量控制子系统与引风量控制(炉膛负压控制)子系统,具体表现为(1)燃料量控制子系统通过2-4只喷嘴输浆泵转速由加法模块求“和”,用作总燃料量反馈信号,在偏差模块中与由机组负荷控制系统送出的燃烧率指令BO相比较,得到燃料量偏差信号,系统达到稳态时,两者相平衡;产生偏差时,PI调节器根据偏差大小进行燃料量控制,系统中的小选模块起燃料量、送风量交叉限制作用;浆种校正信号用来消除浆种改变对燃料量反馈信号的影响,引入汽包压力微分信号的目的在于及时消除喷嘴输浆泵发生水煤浆自流时产生的燃料侧内部扰动。燃料量控制系统采用一台PI调节器控制多只(一至四只)喷嘴输浆泵的转速,当投入的只数不同时,对喷嘴输浆泵转速的要求也不同,为此设计了增益校正回路;根据给喷嘴输浆泵投入只数自动调整回路增益,PI调节器的输出信号同时送到四个喷嘴输浆泵控制回路,由控制回路去平行地控制一至四只喷嘴输浆泵的转速,均勻地控制燃料量。(2)送风量控制子系统送风量控制采用氧量校正送风量反馈信号的策略,送风量定值回路中的大选模块起燃料量、送风量交叉限制作用;燃烧率指令由机组负荷控制系统送来,经F(X)转换为与负荷相适应的送风量定值信号,稳态时,送风量与送风定值相平衡, 甲乙两侧送风机挡板开度不变,烟气含氧量为最佳值。变负荷时,送风量调节器根据送风量定值与送风量反馈信号的偏差进行PI控制,通过控制挡板开度来改变送风量的大小;由于变负荷过程中,燃料量与送风量均发生变化,因此烟气中的含氧量一定会变化,当含氧量偏离最佳氧量值时,氧量校正回路发生控制作用,用其输出值去校正送风量反馈信号,再经送风量调节器微调送风机挡板开度,进行送风量校正,最终使过剩空气量为最佳值,保证锅炉经济燃烧。(3)引风量控制(炉膛负压控制)子系统引风量控制应使引风量与送风量相适应,并保持炉膛压力在要求的范围内,因为炉膛压力反映送风量与引风量的相适应程度,在送风量一定时,炉膛压力高(炉膛负压低)说明引风不足,炉膛压力低(炉膛负压高)说明引风量过大;炉膛压力的高低关系着锅炉运行的安全,炉膛压力低,即炉膛负压高,使大量冷风漏入炉膛而降低炉膛温度,并且会使引风机耗电加大和排烟热损失加大;反之,炉膛压力高,即炉膛负压低,当出现炉膛压力高于大气压力时,会使炉烟冒出,影响环境,甚至危及设备和人身的安全。总的来说,燃烧过程要保持合理的风浆配合,合理的一、二次风配合和合理送、引风配合,还要求保持合适的炉膛温度。合理的风浆配合就是要保持最佳的过剩空气系数;合理的一、二次风配合就是保证着火迅速、稳定和充分燃烧;合理的送、引风配合就是要保持适当的炉膛负压。当运行工况改变时,这些配合控制得当,就可以减少燃烧损失,提高锅炉效率。燃烧工况是否正常,还应对火焰进行观察判断。正常稳定燃烧时,炉内具有光亮的金黄色火焰、火色稳定、火焰均勻且充满燃烧室,但不触及四周的水冷壁,火焰中心在燃烧室中部,火焰下部不低于冷灰斗的一半深度;着火点应在距燃烧器不远的地方;火焰中不应有水煤浆离析,也不应有明显的星点(有星点表示炉温过低或浆粒太粗)。如燃烧过程不稳将引起蒸汽参数的波动;甚至造成炉膛灭火事故;炉膛温度过高或火焰中心偏斜将引起水冷壁及炉膛出口受热面结渣,并可能会加大过热器的热偏差,局部管壁超温,甚至爆管,所以燃烧控制是否成功关系燃烧工况是否稳定,是单元机组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条件。设计燃烧过程控制系统来完成上述任务时,通常选燃料量、送风量和引风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煤浆燃烧器控制装置,包括输浆泵转速控制模块(10)、送风量挡板控制模块(13)及引风量挡板开度控制模块(19),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浆泵转速控制模块(10)外部分别接有热媒温度传感器(1)、浆量传感器(2)及氧量采集器一(7),其中与热媒温度传感器(1)连接的线路上依次设置小选模块(5)与偏差模块一(6),所述送风量挡板控制模块(13)外部分别接有偏差模块二(11)、氧量采集器二(12)及偏差模块三(16),所述送风量挡板控制模块(13)另外通过比较器(14)连接送风量传感器(3)与含氧量传感器(4);所述引风量挡板开度控制模块(19)外部分别接有偏差模块四(17)、差分器(18)及氧量采集器三(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夏能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