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49264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程控制柜,所述的过程控制柜分为上、下两个区域,控制柜的下部区域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置多条竖直的走线槽,且在任意两相邻走线槽之间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现场总线智能模块,现场总线智能模块的上方设置电源接线分配端子;所述的过程控制柜的上部区域设置过程控制站组和交换机,其中交换机设置在过程控制站组的下方,过程控制站组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保证各电气元件及线路应接触良好,连接可靠。(*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过程控制柜
技术介绍
过程控制柜有固定面板式开关柜、防护式开关柜和动力、照明配电控制柜等,广泛应用在工矿企业的生产现场。过程控制柜内各电气元件及线路应接触良好,连接可靠;不得有严重发热、烧损现象。现场总线智能模块安装盒初始的安装方式主要是直接安装在电气柜内,但由于电气柜可能会装置有容量比较大的电、磁元件,会对模块的正常工作产生电磁干扰。 因此,现在普遍采用具有进出线孔的金属屏蔽盒将卡件置于电磁屏蔽状态。专利号为 200920026447. 0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DCS卡件安装盒,该技术在其盒体背面板设有相应于卡轨上沿并且其横截面与所述背面板构成U形口的上扣,以及下限位片和具有下扣舌的锁定装置,其中下限位片与所述U形口的底部配合使卡轨对背面板形成上下限位和卡轨上沿对背面板的前后限位;下扣舌通过一中部固定在所述背面板上的弹性件安装在背面板上,并在其常态下与背面板嵌合卡轨部分下缘,在下拉状态下脱开该嵌合位。该技术的结构比较复杂,而且利用限位片来进行锁紧,所以抗震能力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抗震效果好,美观的过程控制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过程控制柜,所述过程控制柜内分为上、下两个区域,下部区域的正面和背面上分别设置若干条竖直走线槽,且在任意两相邻走线槽之间的正面和背面上分别沿竖直方向通过连接件安装有若干个现场总线智能模块装置,现场总线智能模块装置上方设置电源接线分配端子;所述过程控制柜上部区域沿上下方向设置有过程控制站组和交换机;所述过程控制站组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电源。所述现场总线智能模块装置包括现场总线智能模块安装盒和安装于其内的现场总线的智能模块,所述现场总线智能模块安装盒包括盒体,盒体背面两侧分别设置一块辅助板,每块辅助板的边缘处设置若干长条形安装孔;若干现场总线智能模块装置通过穿过长条形安装孔的螺丝固定安装于过程控制柜内的正面和背面上。所述过程控制柜正面和背面上分别安装有两列现场总线智能模块装置。所述的过程控制站组包括两个同一水平线放置的过程控制站。所述的竖直走线槽数目为3。本技术中过程控制柜的上部区域设置交换机,过程控制站和电源,过程控制柜的下部区域设置电源分配端子,现场总线智能模块装置和走线槽。现场总线智能模块装置通过螺丝固定于过程控制柜正面和背面上的平面上,即为用平面安装形式,相比较现有的采用卡槽插接形式,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抗震效果好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现场总线智能模块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其中,1.过程控制站;2.交换机;3.现场总线智能模块装置;4.走线槽;5.电源; 6.电源接线分配端子,7.盒体;8.辅助板;9.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过程控制柜,所述过程控制柜内分为上、下两个区域,下部区域的正面和背面上分别设置若干条竖直走线槽4,且在任意两相邻走线槽4之间的正面和背面上分别沿竖直方向通过螺丝安装有若干个现场总线智能模块装置3,现场总线智能模块装置3上方设置电源接线分配端子6 ;所述过程控制柜上部区域沿上下方向设置有过程控制站组和交换机2 ;所述过程控制站组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电源5。所述现场总线智能模块装置3包括现场总线智能模块安装盒和安装于其内的现场总线的智能模块,所述现场总线智能模块安装盒包括盒体7,盒体4背面两侧分别设置一块辅助板8,每块辅助板8的边缘处设置若干长条形安装孔9 ;若干现场总线智能模块装置通过穿过长条形安装孔9的螺丝固定安装于过程控制柜内的正面和背面上。所述过程控制柜正面和背面上分别安装有两列现场总线智能模块装置3。所述的过程控制站组包括两个同一水平线放置的过程控制站1。所述的竖直走线槽数目为3。本技术中的现场总线智能模块装置通过螺丝固定于过程控制柜正面和背面上的平面上,即为平面安装的形式,相比较现有的采用卡槽插接形式,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抗震效果好等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过程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程控制柜内分为上、下两个区域,下部区域的正面和背面上分别设置若干条竖直走线槽,且在任意两相邻走线槽之间的正面和背面上分别沿竖直方向通过连接件安装有若干个现场总线智能模块装置,现场总线智能模块装置上方设置电源接线分配端子;所述过程控制柜上部区域沿上下方向设置有过程控制站组和交换机;所述过程控制站组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程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总线智能模块装置包括现场总线智能模块安装盒和安装于其内的现场总线的智能模块,所述现场总线智能模块安装盒包括盒体,盒体背面两侧分别设置一块辅助板,每块辅助板的边缘处设置若干长条形安装孔;若干现场总线智能模块装置通过穿过长条形安装孔的螺丝固定安装于过程控制柜内的正面和背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程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程控制柜正面和背面上分别安装有两列现场总线智能模块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程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程控制站组包括两个同一水平线放置的过程控制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程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直走线槽数目为3。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过程控制柜,所述的过程控制柜分为上、下两个区域,控制柜的下部区域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置多条竖直的走线槽,且在任意两相邻走线槽之间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现场总线智能模块,现场总线智能模块的上方设置电源接线分配端子;所述的过程控制柜的上部区域设置过程控制站组和交换机,其中交换机设置在过程控制站组的下方,过程控制站组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电源。本技术可以保证各电气元件及线路应接触良好,连接可靠。文档编号H05K5/02GK202043395SQ20112017334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7日专利技术者孙玮 申请人:山东电力研究院, 山东鲁能控制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程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程控制柜内分为上、下两个区域,下部区域的正面和背面上分别设置若干条竖直走线槽,且在任意两相邻走线槽之间的正面和背面上分别沿竖直方向通过连接件安装有若干个现场总线智能模块装置,现场总线智能模块装置上方设置电源接线分配端子;所述过程控制柜上部区域沿上下方向设置有过程控制站组和交换机;所述过程控制站组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玮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电力研究院山东鲁能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