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式网箱用组合式箱体系统及其配套框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848825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浮式网箱用组合式箱体系统及其配套框架系统,涉及海水养殖浮式网箱。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浮式网箱用箱体系统及其配套框架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铜合金斜方网、铜合金编织网、高强聚酰胺经编网衣、绳索、镀锌铁管和泡沫浮筒,其特征是浮式网箱框架系统采用正方形双排镀锌铁管框架,双排镀锌铁管框架下面排布泡沫浮筒,网箱箱体网衣系统采用“第Ⅰ幅高强聚酰胺经编网衣+第Ⅱ幅铜合金斜方网+网箱网底用铜合金编织网”的组合式形式,网箱网底网衣的边缘安装纲索装配在正方形高密度聚乙烯管框架上,高密度聚乙烯管框架与第Ⅱ幅铜合金斜方网下边缘水平纲索用超高强绳索连接;在网衣的纵向安装垂直力纲一直延伸到网箱网底铜合金编织网的边缘纲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科学水产
海水养殖用浮式网箱。
技术介绍
海水网箱是我国海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海水网箱的工作方式可分为浮式网箱、沉式网箱和升降式网箱三大类,其中浮式网箱的比例达到52.9%。浮式网箱主要在开放海域的水面上进行养殖生产,该类网箱的优点为日常操作和维护(换网、清洗、投喂)方便, 易于观察网箱养殖情况;结构简单,造价较低;该类网箱的缺点为网箱直接曝露于海面,风浪直接作用于网箱框架,对网箱及框架材料的强度要求高;同时,网箱浮于海面会造成生物污染等等。浮式网箱成套装备和养殖技术综合应用了新材料、海洋工程和机电仪器仪表等多学科技术,具有生产效率高、成鱼品质好、经济效益较好和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网箱已逐渐成为国内外海水鱼类养殖的主要模式。然而,在浮式网箱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浮式网箱网衣的防污问题、浮式网箱箱体容积保持率低问题、浮式网箱网衣的节能降耗问题、浮式网箱框架断裂问题和浮式网箱锚泊移位问题等,上述问题是水产
长期以来尚未解决的技术难题,浮式网箱用组合式箱体系统及其配套框架系统也是本
长期以来尚未解决的技术难题,本
迫切需要提升浮式网箱设施装备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浮式网箱用组合式箱体系统及其配套框架系统,以提高浮式网箱箱体系统的防污功能、节能性能以及箱体容积保持率,提高浮式网箱装备性能,提升浮式网箱设施装备水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采用铜合金斜方网、铜合金编织网、高强聚酰胺经编网衣、绳索、镀锌铁管和泡沫浮筒,其特征是浮式网箱用框架系统采用正方形双排镀锌铁管框架结构,两排镀锌铁管平行装配且两者之间的垂直间距控制在20 36cm,正方形双排镀锌铁管框架的内框尺度为IOmX 10m,内框用镀锌铁管与网箱箱体纵向第I幅网衣之间用超高强乙纶绳索进行连接;双排镀锌铁管框架下面排布观只相同规格的圆柱形泡沫浮筒,圆柱形泡沫浮筒的直径X长度规格为60cmX 105cm ;网箱箱体用网衣系统采用“第I幅高强聚酰胺经编网衣+第II幅铜合金斜方网+网箱网底用铜合金编织网”的组合式网衣形式,其中在网箱箱体纵向第I幅网衣为垂直缩结高度0. 5m等目缝合而成的四层高强聚酰胺经编网衣、第II幅网衣为高度7. 5m铜合金斜方网,第I、II幅网衣之间的纵向连接采用网衣软连接,网衣软连接高度为0. 4m ;第I幅网衣及网衣软连接制作用高强聚酰胺经编网衣的规格相同,高强聚酰胺经编网衣的规格为PA-210DX72-45mmWJL ;铜合金斜方网的网目边长为 2. 5cm、丝径为3. Omm ;铜合金斜方网在网箱中纵目使用,铜合金斜方网纵向每隔20目都必须用超高强网线沿网衣横向每目固定一次;第II幅网衣相邻铜合金斜方网横向连接采用网衣软连接相连,相连后形成的第II幅铜合金斜方网的周长为40m,在第II幅铜合金斜方网的上下边缘均安装水平纲索;网箱网底网衣铜合金编织网的丝径为Φ2. 5mm、网目每边的边长均为1. 5cm ;在剪裁并拼接好的周长40m的正方形铜合金编织网的边缘安装纲索,安装纲索后的周长40m的正方形铜合金编织网装配在IOmX IOm的正方形高密度聚乙烯管框架上, 高密度聚乙烯管的管径范围为45 85mm ;高密度聚乙烯管框架与第II幅铜合金斜方网下边缘水平纲索之间用超高强绳索连接;在第I幅高强聚酰胺经编网衣、第II幅铜合金斜方网和网箱网底用铜合金编织网顺次相连后,从第I幅高强聚酰胺经编网衣的上水平纲索开始沿网衣纵向安装的垂直力纲一直延伸到网箱网底铜合金编织网的边缘纲索;从第I幅高强聚酰胺经编网衣的上水平纲索开始沿水平方向每隔2. 5m处均需安装一条垂直力纲,各条垂直力纲都用直径16mm的三股高强聚乙烯绳;每条垂直力纲从第I幅高强聚酰胺经编网衣的上水平纲索通贯到第II幅铜合金斜方网的下部水平纲索并用双死结相连;每条垂直力纲中间都会与各幅网衣的水平纲索相交,每个交点都应相互扎紧;除第I幅高强聚酰胺经编网衣的上水平纲索及第II幅铜合金斜方网的下部水平纲索使用直径20mm的三股高强聚乙烯绳外,其他水平纲索选用直径16mm的三股高强聚乙烯绳;每条力纲在通贯到第II幅铜合金斜方网的下部水平纲索过程中与各网衣相固定,铜合金斜方网采用每隔2目与力纲固定一次、高强聚酰胺经编网衣每隔3目与力纲固定一次;网箱网底加装十字交叉的直径 20mm三股高强聚乙烯绳力纲,安装纲索和力纲后的铜合金编织网装配在IOmXlOm的正方形高密度聚乙烯管框架上;这就完成了浮式网箱用组合式箱体系统及其配套框架系统的制作;网箱的沉力主要来自双排镀锌铁管框架、组合式箱体系统的自重。本专利技术的突出特点是网箱箱体系统采用具有防污功能的铜合金斜方网及铜合金编织网,有效解决了现有网箱用普通网衣的防污问题,提高网箱装备的防污功能,减少养殖户换网次数以及因频繁换网造成的养殖鱼类伤害,提高网箱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以及海水网箱养殖发展空间,提升网箱设施装备水平;本专利技术将网箱底部用铜合金网衣装配在 IOmX IOm的正方形高密度聚乙烯管框架上,试验表明上述装备方法比现有技术大大提高了网箱的箱体容积保持率,提高网箱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以及海水网箱养殖发展空间,提升网箱设施装备水平;本专利技术用网衣系统采用“高强聚酰胺经编网衣(第I幅网衣)+铜合金斜方网(第II幅网衣)+铜合金编织网(网箱网底)”的组合式网衣形式,有效避免了整个箱体网衣采用单一铜合金网衣形式时铜合金网衣与网箱框架之间的直接磨损,提升网箱设施装备水平;本专利技术在组合式网衣网箱上采用正方形双排镀锌铁管框架结构,既有效防止了海水对网箱框架的腐蚀,又有利于养殖人员日常在网箱上的操作维护;本专利技术将高强聚酰胺经编网衣、超高强乙纶绳索、超高强网线等高性能绳网材料用于浮式网箱用组合式箱体系统及其配套框架系统的加工制作和彼此间的连接,在保持同等强力的前提下,网片目脚粗度、网线直径以及绳索粗度等均较现有技术用普通绳网材料大大减少,既减少了整个箱体系统的绳网材料消耗、又有利于网箱内外水体的交换;既有效解决了现有网箱网衣的节能降耗问题,又促进了网箱养殖鱼类的生长发育,提高了网箱养殖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附图表示的是浮式网箱用组合式箱体系统及其配套框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好方式本专利技术采用铜合金斜方网、铜合金编织网、高强聚酰胺经编网衣、绳索、镀锌铁管和泡沫浮筒,网箱的浮力系统采用正方形双排镀锌铁管框架结构(图中的1),两排镀锌铁管平行装配且两者之间的垂直间距控制在20 36cm,例如可控制在30cm,正方形双排镀锌铁管框架的内框尺度为IOmX 10m,内框用与网箱箱体纵向第I幅网衣之间用超高强乙纶绳索进行连接;双排镀锌铁管框架下面排布观只相同规格的圆柱形泡沫浮筒(图中的2)以提供浮力,圆柱形泡沫浮筒的规格为60cm (直径)X 105cm (长度);网箱箱体用网衣系统采用“高强聚酰胺经编网衣(第I幅,图中的3) +铜合金斜方网(第II幅,图中的5) +铜合金编织网(网箱网底,图中的4)”的组合式网衣形式,其中在网箱箱体纵向第I幅网衣为垂直缩结高度0. 5m等目缝合而成的四层高强聚酰胺经编网衣、第II幅网衣为高度7. 5m铜合金斜方网,第I、II幅网衣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浮式网箱用组合式箱体系统及其配套框架系统,采用铜合金斜方网、铜合金编织网、高强聚酰胺经编网衣、绳索、镀锌铁管和泡沫浮筒,其特征是浮式网箱用框架系统采用正方形双排镀锌铁管框架结构,两排镀锌铁管平行装配且两者之间的垂直间距20~36cm,正方形双排镀锌铁管框架的内框尺度为10m×10m,内框用镀锌铁管与网箱箱体纵向第I幅网衣之间用超高强乙纶绳索连接;双排镀锌铁管框架下面排布28只圆柱形泡沫浮筒,圆柱形泡沫浮筒的直径×长度规格为60cm×105cm;网箱箱体用网衣系统采用“第I幅高强聚酰胺经编网衣+第II幅铜合金斜方网+网箱网底用铜合金编织网”的组合网衣形式,其中在网箱箱体纵向第I幅网衣为垂直缩结高度0.5m等目缝合而成的四层高强聚酰胺经编网衣、第II幅网衣为高度7.5m铜合金斜方网,第I、II幅网衣之间的纵向连接采用网衣软连接,网衣软连接高度为0.4m;第I幅网衣及网衣软连接制作用高强聚酰胺经编网衣的规格相同,高强聚酰胺经编网衣的规格为PA-210D×72-45mmWJL;铜合金斜方网的网目边长为2.5cm、丝径为3.0mm;铜合金斜方网在网箱中纵目使用,铜合金斜方网纵向每隔20目都用超高强网线沿网衣横向每目固定一次;第II幅网衣相邻铜合金斜方网横向连接采用网衣软连接相连,相连后形成的第II幅铜合金斜方网的周长为40m,在第II幅铜合金斜方网的上下边缘均安装水平纲索;网箱网底网衣铜合金编织网的丝径为Φ2.5mm、网目每边的边长为1.5cm;在剪裁并拼接好的周长40m的正方形铜合金编织网的边缘安装纲索,安装纲索后的周长40m的正方形铜合金编织网装配在10m×10m的正方形高密度聚乙烯管框架上,高密度聚乙烯管的管径范围为45~85mm;高密度聚乙烯管框架与第II幅铜合金斜方网下边缘水平纲索之间用超高强绳索连接;在第I幅高强聚酰胺经编网衣、第II幅铜合金斜方网和网箱网底用铜合金编织网顺次相连后,从第I幅高强聚酰胺经编网衣的上水平纲索开始沿网衣纵向安装的垂直力纲一直延伸到网箱网底铜合金编织网的边缘纲索;从第I幅高强聚酰胺经编网衣的上水平纲索开始沿水平方向每隔2.5m处安装一条垂直力纲,各条垂直力纲都用直径16mm的三股高强聚乙烯绳;每条垂直力纲从第I幅高强聚酰胺经编网衣的上水平纲索通贯到第II幅铜合金斜方网的下部水平纲索并用双死结相连;每条垂直力纲中间与各幅网衣的水平纲索相交点都相互扎紧;除第I幅高强聚酰胺经编网衣的上水平纲索及第II幅铜合金斜方网的下部水平纲索使用直径20mm的三股高强聚乙烯绳外,其他水平纲索选用直径16mm的三股高强聚乙烯绳;每条力纲在通贯到第II幅铜合金斜方网的下部水平纲索过程中与各网衣相固定,铜合金斜方网采用每隔2目与力纲固定一次、高强聚酰胺经编网衣每隔3目与力纲固定一次;安装纲索和力纲后的铜合金编织网装配在10m×10m的正方形高密度聚乙烯管框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建高刘永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