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织圆机,尤其是一种可编织毛巾组织的双面提花针织圆机。
技术介绍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了更为简单直观地表示现有技术的编织原理,将图1中原本水平设置的上织针11以垂直方式表示。传统的双面提花针织圆机,包括针筒14、上针盘15、分布于针筒14外周面垂直延伸的下针槽、分布于上针盘15上端面径向延伸的上针槽、活动配置于上、下针槽中的上、下织针11、12、用于驱动上、下织针11、12配合完成编织动作的多路三角装置(图中未示出)、 以及选针系统(图中未示出),所述三角装置由驱动上、下织针的上、下三角组成,多路三角装置的上三角圆周布置于上针盘上方,对应的,多路三角装置的下三角圆周布置于针筒外侧,通常设置成每路三角装置独立完成一个编织循环,这就需要为每个编织循环配设一个喂纱嘴13,用于将纱线16添入每个编织循环,纱嘴13的添纱原理与普通双面机相似,通常只从上、下织针11、12的针前添纱,上、下织针11、12沿对应的上、下三角轨迹111、121运动,每一次出针意味着一个罗纹线圈的形成,这样仅仅能编织出双面或罗纹组织的布面,通过电脑选针系统选择下织针12沿 ...
【技术保护点】
1.可编织毛巾组织的双面提花针织圆机,包括针筒、上针盘、分布于针筒外周面垂直延伸的下针槽、分布于上针盘上端面径向延伸的上针槽、活动配置于上、下针槽中的上、下织针、用于驱动上、下织针配合完成编织动作的多路三角装置、以及选针系统,其特征在于:每路三角装置由驱动上、下织针的上、下三角组成,设置成相邻的两路三角装置配合完成一个编织循环,每个编织循环的第一路配设有一喂纱嘴,所述喂纱嘴设置有两个导纱瓷眼,两导纱瓷眼分别用于将底纱从下织针的针背添入、以及将毛圈纱从下织针的针前添入,所述选针系统用于选择上、下织针沿毛巾三角轨迹运动或沿提花三角轨迹运动,当上、下织针被选择沿毛巾三角轨迹运动,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