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供应器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41995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源供应器组合,包括一壳体本体、一装设在壳体本体中的电源供应器及一装设在壳体本体上的盖板,壳体本体包括一底板、一垂直底板的后板及一垂直底板的侧板,盖板平行底板,电源供应器处于盖板及底板之间,壳体本体沿一第一方向及一垂直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限制电源供应器移动,电源供应器组合还包括一处于盖板上的定位件,定位件包括一与电源供应器外轮廓相配合的呈阶梯形的第一定位片,第一定位片与底板用于限制电源供应器沿一第三方向移动,第三方向垂直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第一定位片还用于限制电源供应器沿第二方向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便于装卸电源供应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源供应器组合,特别是指一种电脑的电源供应器组合。
技术介绍
电脑机箱内部均装设一电源供应器,以提供电脑运行所必需的电力,通常电源供应器通过后壁的螺孔借助大量螺丝直接锁固在电脑机箱的后板上,组装拆卸时需另藉螺丝起子等其它工具辅助进行,非常不便,其组装过程繁琐,速度缓慢,如果某单一环节出现问题将会使整条装配线停产,从而严重影响生产效率。传统的电脑电源供应器固定方式,通常是先将电源供应器固定在一固定架或箱体上,然后再用螺丝将该固定架或箱体锁固在电脑机箱的后板上。但是,这种固定方式在将固定架或箱体固定在电脑机箱时,需要借助工具旋紧螺丝,而在对该电源供应器进行维修时, 也一定要先借助工具将螺丝旋下,再将固定有电源供应器的固定架或箱体拆卸下来,然后才能对该电源供应器进行维修,因此电源供应器的组装及拆卸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方便装卸电源供应器的电源供应器组合。一种电源供应器组合,包括一壳体本体、一装设在所述壳体本体中的电源供应器及一装设在所述壳体本体上的盖板,所述壳体本体包括一底板、一垂直所述底板的后板及一垂直底板的侧板,所述盖板平行所述底板,所述电源供应器处于所述盖板及所述底板之间,所述壳体本体沿一第一方向及一垂直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限制所述电源供应器移动,所述电源供应器组合还包括一处于所述盖板上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一与所述电源供应器外轮廓相配合的呈阶梯形的第一定位片,所述第一定位片与所述底板用于限制所述电源供应器沿一第三方向移动,所述第三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定位片还用于限制所述电源供应器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优选地,所述定位件还包括一与所述电源供应器外轮廓相配合的呈阶梯形的第二定位片,所述第二定位片用于限制所述电源供应器沿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移动。优选地,所述底板凸设一第一止挡部,所述电源供应器处于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侧板之间,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后板用于限制所述电源供应器沿一第一方向移动。优选地,所述底板凸设一第二止挡部,所述电源供应器处于所述第二止挡部及所述侧板之间,所述第二止挡部及所述侧板用于限制所述电源供应器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优选地,所述底板凸设一靠向所述侧板的第三止挡部,所述电源供应器处于所述第二止挡部及所述第三止挡部之间。优选地,所述定位件还包括一连接所述第一定位片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盖板上。优选地,所述侧板与所述电源供应器之间布设一抵触所述电源供应器的弹性件。优选地,所述后板设有一对应所述风扇的通风口。优选地,所述后板邻近所述通风口凸设多个凸体,所述电源供应器设有多个对应所述凸体的定位孔。优选地,所述后板包括一处于所述通风口一侧的挡片,所述电源供应器的后侧处于所述挡片及所述侧板之间,所述挡片用于防止所述电源供应器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相对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通过在壳体上设置定位装置,而实现电源供应器无螺丝安装。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便于装卸电源供应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源供应器组合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所述电源供应器组合包括一定位件及一盖板。图2为图1中II部分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电源供应器组合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图1中的定位件固定于盖板上的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电源供应器组合实施方式的立体组装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电源供应器10前表面11后表面12定位孔121顶面13底面14第一侧面15第二侧面16定位件20第一定位部21第一固定部211第一定位片212第二定位部22第二固定部221第二定位片222壳体本体30底板31第一止挡部311第二止挡部312第三止挡部313后板32通风口321挡片322凸体323侧板33弹性件331盖板40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參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电源供应器组合实施方式包括一电脑壳体、一电源供应 器10及一定位件20。所述电脑壳体包括一壳体本体30及一用于装设在所述壳体本体30上的盖板40。 所述壳体本体30包括一底板31、一自所述底板31垂直延伸形成的后板32及一自所述底板 31垂直延伸形成的侧板33。所述侧板33垂直所述后板32。所述底板31凸设一第一止挡部311、一第二止挡部312及一第三止挡部313。所 述后板32设有一对应所述电源供应器10的通风口 321,所述后板32在所述通风ロ 321的 一侧垂直延伸形成一挡片322。所述后板32在所述通风ロ 321周围凸设四个凸体323,所 述凸体323为冲压形成。所述侧板33上设有一弾性件331,所述弹性件331为一橡胶件。所述电源供应器10设有一前表面11、一平行所述前表面11的后表面12、一顶面 13、一平行所述顶面13的底面14、一第一侧面15及一平行所述第一侧面15的第二侧面16。 所述后表面12设有四个对应所述后板32的凸体323的定位孔121。所述第一侧面15及所 述第二侧面16之间的距离略小于所述第二止挡部312与所述第三止挡部313之间的距离, 也略小于所述挡片322与所述侧板33之间的距离。所述前表面11及所述后表面12之间 的距离略小于所述第一止挡部311与所述后板32之间的距离。所述定位件20包括一第一定位部21及一垂直所述第一定位部21的第二定位部 22。所述第一定位部21包括一第一固定部211及一自所述第一固定部211延伸形成的阶 梯形的第一定位片212。所述第二定位部22包括一第二固定部221及一自所述第二固定部 221延伸形成的阶梯形的第二定位片222。所述第一定位部21的第一固定部211及所述第 ニ定位部22的第二固定部221可通过点辉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盖板40的内側。请參阅图1至图5,组装所述电源供应器组合吋,先将所述电源供应器10的后表 面与所述后板32的通风口 321对应,使所述后板的凸体323与所述电源供应器10的定位 孔121对齐,并使所述电源供应器10的第一侧面15及第二侧面16处于所述底板31的第 ニ止挡部312及第三止挡部313之间,向后推动所述电源供应器10直至所述电源供应器10 的后表面抵在所述后板32上,此时所述凸体323处于所述定位孔121中,将所述电源供应 器10的前端压向所述底板31使所述电源供应器10的前表面11及后表面12处于所述第 一止挡部311与所述后板32之间。然后将所述定位件20燥接在所述盖板40上,将侧板装 设在所述壳体本体30上使所述定位件20的第一定位片212抵触在所述电源供应器10的 第一侧面15及顶面13上,所述第二定位片222抵触在所述电源供应器10的前表面11及 顶面13上,所述弹性件331抵触在所述电源供应器10的第二侧面16上。至此,所述电源 供应器组合组装完毕。拆卸时,先将所述盖板40从所述壳体本体30上拆卸下来,将所述电源供应器10 的前端向上抬起使电源供应器10与所述第一止挡部311分离,向前拉动所述电源供应器10 即可拆卸所述电源供应器10。权利要求1.一种电源供应器组合,包括一壳体本体、一装设在所述壳体本体中的电源供应器及一装设在所述壳体本体上的盖板,所述壳体本体包括一底板、一垂直所述底板的后板及一垂直底板的侧板,所述盖板平行所述底板,所述电源供应器处于所述盖板及所述底板之间,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沿一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供应器组合,包括一壳体本体、一装设在所述壳体本体中的电源供应器及一装设在所述壳体本体上的盖板,所述壳体本体包括一底板、一垂直所述底板的后板及一垂直底板的侧板,所述盖板平行所述底板,所述电源供应器处于所述盖板及所述底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沿一第一方向及一垂直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限制所述电源供应器移动,所述电源供应器组合还包括一处于所述盖板上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一与所述电源供应器外轮廓相配合的呈阶梯形的第一定位片,所述第一定位片与所述底板用于限制所述电源供应器沿一第三方向移动,所述第三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定位片还用于限制所述电源供应器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允隆梁灿明宿刚杨年元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