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建国专利>正文

臭氧消毒水生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3828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臭氧消毒水生成装置,该装置是在壳体10上设有显示器12、按键开关13及电源开关14;壳体内上部设有臭氧气体发生腔15、臭氧气体发生器20、气泵30、三级臭氧分解吸附装置40、电源50及控制器60;壳体内下部设有臭氧消毒水生成室11,该室内盛有水溶液并设有定向微气泡发生器70及臭氧传感器80和水位检测器90。该装置可在生产过程中对臭氧水的浓度进行自动检测、显示和调节,并可有效地分解残余臭氧气体。(*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作消毒水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浓度臭氧消毒水生成装置。高浓度臭氧水(3~5mg/L)是一种高效的广谱消毒杀菌剂,它不仅可杀菌,还可高效地去除残存于瓜果、蔬菜表面的农药。在现有技术中,目前已公开的数种臭氧水制备装置,如中国专利95217364、95221691等均存在结构复杂、臭氧浓度不易控制,成本较高难以推广应用等缺陷,并存在排放残存未溶臭氧气体,造成空气污染的可能。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生产高浓度臭氧水,且生产臭氧水的浓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并能自动检测和显示;可有效地分解残余臭氧气体;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廉的臭氧消毒水生成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由下述技术方案给出的臭氧消毒水生成装置,该装置是在壳体10上设有显示器12、按键开关13及电源开关14;壳体内上部设有臭氧气体发生腔15、臭氧气体发生器20、气泵30、三级臭氧分解吸附装置40、电源50及用于对上述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器60;壳体内下部设有臭氧消毒水生成室11,该室内盛有水溶液并设有一个与气泵30相连的定向微气泡发生器70及一个与控制器相连的臭氧传感器80和水位检测器90。上述臭氧气体发生器20设置于臭氧气体发生腔15内,臭氧气体发生腔下部装有气泵30,气泵出口与定向微气泡发生器70相连,三级臭氧分解吸附装置40设置于壳体内上部靠侧壁处,其上端与壳体外大气相通,下端与臭氧消毒水生成室11相通。三级臭氧分解吸附装置40由电加热室41、催化触媒室42及吸附室43依次连接而成,该装置固定于与壳体相连的支架44上。电加热室41、催化触媒室42及吸附室43内分别装有用于分解、还原臭氧气体用的电加热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及颗粒状活性碳。控制器60包括控制电路61、臭氧驱动电路62及声音提示电路63,其中控制电路与其它各电路相连,臭氧驱动电路与臭氧气体发生器30相连,上述各电路均制成线路板,并分别固定于线路板支架64、65、66上。定向微气泡发生器70由分路器71和与之相连的臭氧输送管72及若干个微气泡发生管73构成,其中臭氧输送管的上端与气泵40相连,下端与分路器的上端口相接,各微气泡发生管则与分路器的各水平端口相接,在各微气泡发生管侧壁上的相同一侧开有一排气孔731。壳体上下两部分为开合式活动连接,其结合部位装有密封圈16。本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它不仅能方便快速地生产出高浓度的臭氧水,且在生产过程中可对臭氧水的浓度进行自动检测和显示,并可根据需要调节生产臭氧水的浓度。本技术还可有效地分解残余臭氧气体,使排放的残余气体达到国家公布的大气标准。本技术是一个可独立使用的臭氧水生成装置,与现有装置相比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移动及操作方便,造价低等特点。下面将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三级臭氧分解吸附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定向微气泡发生器结构示意图。图4是控制器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臭氧消毒水生成装置有一个用金属材料或抗氧化塑料制成的壳体10,该壳体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下壳体采用凸凹面扣合的方式活动连接,可以方便地合为一体或打开,以便加入水溶液或倒出臭氧水。为防止臭氧气体外漏,在上下壳体的结合部位装有一个与上述凸凹面相吻合的抗氧化硅橡胶密封圈16。壳体的外形可以是圆形或方形或其它形状。在壳体上部装有显示器12、按键开关13及电源开关14,显示器采用LED数码显示器,可显示臭氧浓度值及工作状态。壳体内上部,即上壳体内设有臭氧气体发生腔15、臭氧气体发生器20、气泵30、三级臭氧分解吸附装置40、电源50及用于对上述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器60,上述臭氧气体发生腔设于上壳体内顶部,由腔壁与壳体围成,在其上部装有由网状纤维材料制成的空气过滤网17。臭氧气体发生器采用市售陶瓷基片式臭氧发生器,它固定于臭氧气体发生腔内。气泵采用市售抗氧化气泵,它通过螺栓固定于臭氧气体发生腔下部。所述三级臭氧分解吸附装置40结构如图2所示,该装置呈管状,由电加热室41、催化触媒室42及吸附室43依次螺纹连接而成,电加热室内装有与电源相连的电加热管411,电加热管采用市售产品;催化触媒室内装有市售Ni、Cr、Ag金属氧化物高效催化剂421;吸附室为活性碳吸附室,其内装有2~3mm颗粒状市售活性碳431。该装置设置于壳体内上部靠侧壁处,固定于支架44上,而支架则固定于壳体内壁上,其上端与壳体外大气相通,下端与臭氧消毒水生成室11相通。工作时,壳体内下部的臭氧消毒水生成室11中未溶解于水的臭氧气体经空气室进入本装置,其中电加热管将臭氧气体升温以加速其还原成氧气;然后再由金属化合物触媒来促进余下臭氧气体的还原及分解最后由活性碳吸附室来还原余下的微弱臭氧气体后再排放到空间。电源50固定于线路板支架65上。控制器60结构如图4所示,它包括控制电路61、臭氧驱动电路62及声音提示电路63,各电路均采用成熟技术并制成电路板,其中控制电路61主要由运算放大器LM324和单片微处理器80196构成,控制电路经运算放大器与臭氧传感器80和水位检测器90相连,并与壳体上的数码显示器12和按键开关13相连,还与臭氧驱动电路62及声音提示电路63相连。臭氧驱动电路采用市售驱动模块,声音提示电路为蜂鸣器。上述各电路的线路板分别固定于线路板支架64、65、66上。本技术各部分的工作均由控制器控制。工作时接收按键信号、O3探测器信号、水位探测器信号其中O3探测器信号及水位探测器信号是通过运算放大器LM324处理后输入到微处理器的模拟输入端口。在本装置的下壳体内设有臭氧消毒水生成室11,该室内盛有用于生成臭氧水的水溶液并装有一个定向微气泡发生器70、臭氧传感器80和水位检测器90。上述定向微气泡发生器结构如图3所示,它由分路器71和与之相连的臭氧输送管72及若干个微气泡发生管73构成,其中臭氧输送管的上端与气泵40出口相连,下端与分路器的上端口相接,其靠近上端处与支架44固定。本例中,设有四个微气泡发生管,它们呈十字交叉排列,各微气泡发生管一端与分路器的各水平端口相接,使得分路器与臭氧输送管及微气泡发生管相通。在各微气泡发生管侧壁上的相同一侧开有一排气孔731。在工作时气泵30将臭氧气体发生器20产生的臭氧气体通过臭氧输送管72进入分路器71,再通过四个微气泡发生管73上的气孔731射出,使臭氧气体在水平面以相同螺旋方向喷入水溶液中,从而增强臭氧水的溶解度。臭氧传感器80和水位检测器90固定于臭氧输送管72的侧壁上,其中臭氧传感器80采用市售半导体液体臭氧传感器,水位检测器90采用市售电容感应式探测器。结合图1对本技术工作原理描述如下在开通电源50后,通过按键开关13输入所要求的浓度,控制器60接收数据后输出到显示器12上显示,并控制三级臭氧分解吸附装置40的电加热室41开始工作,延时数秒后控制器发出信号使臭氧气体发生器20工作发出臭氧气体,同时气泵30工作将臭氧气体发生腔15的臭氧气体通过定向微气泡发生器70射入臭氧消毒水生成室11所盛的液体水中,使臭氧更容易溶于水中。未溶于水中的臭氧将通过三级臭氧分解及吸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臭氧消毒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0)上设有显示器(12)、按键开关(13)及电源开关(14);壳体内上部设有臭氧气体发生腔(15)、臭氧气体发生器(20)、气泵(30)、三级臭氧分解吸附装置(40)、电源(50)及用于对上述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器(60);壳体内下部设有臭氧消毒水生成室(11),该室内盛有水溶液并设有一个与气泵(30)相连的定向微气泡发生器(70)及一个与控制器相连的臭氧传感器(80)和水位检测器(9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臭氧消毒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0)上设有显示器(12)、按键开关(13)及电源开关(14);壳体内上部设有臭氧气体发生腔(15)、臭氧气体发生器(20)、气泵(30)、三级臭氧分解吸附装置(40)、电源(50)及用于对上述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器(60);壳体内下部设有臭氧消毒水生成室(11),该室内盛有水溶液并设有一个与气泵(30)相连的定向微气泡发生器(70)及一个与控制器相连的臭氧传感器(80)和水位检测器(9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消毒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臭氧气体发生器(20)设置于臭氧气体发生腔(15)内,臭氧气体发生腔下部装有气泵(30),气泵出口与定向微气泡发生器(70)相连,三级臭氧分解吸附装置(40)设置于壳体内上部靠侧壁处,其上端与壳体外大气相通,下端与臭氧消毒水生成室(11)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消毒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级臭氧分解吸附装置(40)由电加热室(41)、催化触媒室(42)及吸附室(43)依次连接而成,该装置固定于与壳体相连的支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程建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