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用带状部件的缠绕方法及缠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36161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胎用带状部件的缠绕方法及缠绕装置,该缠绕方法不会导致带状部件的厚度和线排列密度的不均匀且高效地形成接合量一定的带状部件的卷绕体。该缠绕方法使被定长切断的带状部件(P)在成形鼓(2)的外周面上卷绕一周而形成圆筒状的卷绕体,该成形鼓(2)的鼓直径(D)改变自如。采用粘贴传送器(3)以与成形鼓(2)的圆周速度(Vd)相等的传送速度(Vc)输送带状部件(P)且从成形鼓(2)的下方侧将该带状部件供给并粘贴到成形鼓上。在带状部件(P)的供给之前,在粘贴传送器(3)上测定带状部件(P)的长度(Lp)且基于所测定的长度(Lp)改变所述成形鼓(2)的鼓直径(D)从而调节所述接合量(J)。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用带状部件的缠绕方法及缠绕装置,该轮胎用带状部件的缠绕方法使在长度方向上被定长切断的轮胎用带状部件在成形鼓的外周面上卷绕一周而形成圆筒状的卷绕体。
技术介绍
在形成生轮胎时,以往在成形鼓上缠绕例如胎体帘布、带束层、内衬层橡胶等带状部件时,预先以与成形鼓的周长对应的长度将带状部件定长切断,通过使用粘贴传送器向成形鼓供给被定长切断的带状部件,从而形成接合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彼此的带状部件的卷绕体(参考例如专利文献1、2)。然而,带状部件将未硫化橡胶作为主体形成,因此在长度方向上伸缩自如,所以, 例如所谓的定长切断其精度不够高,容易使带状部件长度存在偏差。为此,会产生以下的问题例如带状部件相对于成形鼓过短,使端部之间的接合量(端部之间重叠的宽度)不充分而使接合强度受损,又,带状部件过长,使接合量过大而对外观品质带来较坏影响。因此在以往,对于未适当接合的情况,带状部件的后端部侧一旦剥落,可以通过操作者的手对该剥落部分进行拉长或压缩且进行重新贴付的操作。然而在所述重新贴附操作中,由于在重新贴付部分上集中进行接合量的修正,该重新贴付部分的厚度和线排列密度与其他部分不同,因此存在均勻性低的问题。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第7-164556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第2003_6四1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用带状部件的缠绕方法及缠绕装置,该缠绕方法在粘贴传送器上实际测定被定长切断的带状部件的长度,并基于该实测值来改变成形鼓的鼓直径而调节接合量,由此不会导致带状部件的厚度和线排列密度的不均勻化,且可以高效率地形成接合量一定的带状部件的卷绕体,能够提高轮胎品质。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为一种轮胎用带状部件的缠绕方法,将在长度方向上被切断成一定长度的轮胎用带状部件在成形鼓的外周面上卷绕一周且将其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彼此接合,从而形成所述带状部件的圆筒状卷绕体,该缠绕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成形鼓具有沿圆周方向排列的多个区段部,且通过使各区段部向半径方向内外移动而能使鼓直径改变自如,且该缠绕方法具有带状部件的输送供给工序,该带状部件的输送供给工序使用粘贴传送器以与所述成形鼓的圆周速度Vd相等的输送速度Vc在长度方向上输送所述带状部件,且从所述成形鼓的下方侧将所述带状部件输送并粘贴到所述成形鼓上;测定工序,在向所述成形鼓供给带状部件之前,在所述粘贴传送器上测定所述带状部件的长度Lp;接合控制工序,在向所述成形鼓供给带状部件之前,基于所述测定工序测定的所述长度Lp,改变所述成形鼓的鼓直径,从而调节接合量。又,在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中,所述测定工序采用前后传感器,该前后传感器相隔间隔LO地配置在输送方向前后,通过前传感器检测输送中的带状部件的前端,且通过后传感器检测带状部件的后端,且由该前传感器的所述检测和后传感器的所述检测之间的时间差 Δ t、所述输送速度Vc以及所述间隔LO来测定输送中的带状部件的长度Lp。又,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为一种轮胎用带状部件的缠绕装置,将在长度方向上被切断成一定长度的轮胎用带状部件在成形鼓的外周面上卷绕一周且将其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彼此接合,从而形成所述带状部件的圆筒状卷绕体,该缠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成形鼓, 该成形鼓具有多个沿着圆周方向排列的区段部,且通过使各区段部向半径方向内外移动而能使鼓直径改变自如,且该成形鼓被驱动成围绕鼓轴心旋转;粘贴传送器,该粘贴传送器以与所述成形鼓的圆周速度Vd相等的输送速度Vc在长度方向上输送所述带状部件,且从所述成形鼓的下方侧将该带状部件供给并粘贴到所述成形鼓上;测定单元,在向所述成形鼓供给带状部件之前,该测定单元在所述粘贴传送器上测定所述带状部件的长度Lp ;接合控制单元,在向所述成形鼓供给带状部件之前,该接合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测定单元测定的所述长度Lp,改变所述成形鼓的鼓直径,从而控制接合量。又,在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中,所述测定单元具有前传感器和后传感器,该前传感器和后传感器相隔间隔LO地配置在输送方向前后,所述前传感器检测输送中的带状部件的前端,所述后传感器检测带状部件的后端。又,在技术方案5的专利技术中,所述粘贴传送器在输送方向的后端侧具有枢轴支点, 所述粘贴传送器的前端侧被枢轴支撑成能够以该枢轴支点为中心在上下自由倾斜移动,且通过所述向上方的倾斜移动,将所输送的带状部件按压并粘贴到成形鼓上。专利技术效果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采用粘贴传送器,从成形鼓的下方侧将被切断成一定长度的带状部件供给并粘贴到该成形鼓上。在此情况下,直到带状部件接触并粘贴到成形鼓的期间, 可以通过所述粘贴传送器牢固地支撑着带状部件的下表面。因此可以防止带状部件在从粘贴传送器移到成型鼓上时的变形和尺寸变化。且,由于粘贴传送器的传送速度Vc和成形鼓的圆周速度Vd相同,因此可以以输送状态时的尺寸、即不会使厚度和线排列密度等不均勻地缠绕在成形鼓上。又,当输送速度Vc和圆周速度Vd之间存在速度差时,对应于速度差而在带状部件上发生伸长(或者缩短)的情况,此时所述伸长(或者缩短)不会相同,容易出现不均,从而有损害均勻性的倾向。又,在本专利技术中,在粘贴传送器上实际测定带状部件的长度,基于该实测值改变成形鼓的鼓直径。即,配合带状部件的实际长度来改变成形鼓的周长。因此,可以保持所述厚度和线排列密度等的均勻性并适当地调整接合量,可以精度良好且效率良好地形成接合量一定的带状部件的卷绕体。附图说明图1是概念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轮胎用带状部件的缠绕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该缠绕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成形鼓的一个例子的沿着鼓轴心的剖面图。图4是表示成形鼓的鼓直径改变的与鼓轴心成直角方向的剖面图。图5㈧ (C)是表示缠绕方法的概念图。图6是表示接合量的剖面图。图7是表示在切断单元上游侧进行中心定位的有利之处的作用图。1缠绕装置2成形鼓3粘贴传送器4测定单元5接合控制单元15区段部3IF、3IR前后传感器D鼓直径PA带状部件Pf 前端Pr 后端Q枢轴支点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进行详细说明。在图1、2中,本实施形态的轮胎用带状部件的缠绕装置1(以下称为缠绕装置1) 具有可使鼓直径D变化的成形鼓2 ;粘贴传送器3,该粘贴传送器3将在长度方向上被切断成一定长度的轮胎用带状部件P供给并粘贴到成形鼓2上;测定单元4,该测定单元4在该粘贴传送器3上测定所述带状部件P的长度Lp ;接合控制单元5,该接合控制单元5基于所测定的带状部件P的所述长度Lp来改变成形鼓2的鼓直径D从而控制接合量J (图6所示)°在本例中,在所述缠绕装置1的上游侧配置有用于提供被切断成一定长度前的长条的带状部件PO的释放装置6和将来自该释放装置6的带状部件PO切断成一定长度的切断单元7,该释放装置6和切断单元7与所述缠绕装置1 一起构成了生轮胎形成生产线的一部分。 所述释放装置6具有将所述长条的带状部件PO缠绕成卷状的卷筒体8和通过悬挂部F将从该卷筒体8拉出的长条的带状部件PO输送到所述粘贴传送器3侧的送出传送器9。所述卷筒体8通过卷筒架(未图示)枢轴支撑带状部件PO以使该带状部件PO卷放自如,且在该卷筒体8的下游侧配置有回收辊10,该回收辊10回收与带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用带状部件的缠绕方法,将在长度方向上被切断成一定长度的轮胎用带状部件在成形鼓的外周面上卷绕一周且将其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彼此接合,从而形成所述带状部件的圆筒状卷绕体,该缠绕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成形鼓具有沿圆周方向排列的多个区段部,且通过使各区段部向半径方向内外移动而能使鼓直径改变自如,且该缠绕方法具有:带状部件的输送供给工序,该带状部件的输送供给工序使用粘贴传送器以与所述成形鼓的圆周速度Vd相等的输送速度Vc在长度方向上输送所述带状部件,且从所述成形鼓的下方侧将所述带状部件输送并粘贴到所述成形鼓上;测定工序,在向所述成形鼓供给带状部件之前,在所述粘贴传送器上测定所述带状部件的长度Lp;接合控制工序,在向所述成形鼓供给带状部件之前,基于所述测定工序测定的所述长度Lp,改变所述成形鼓的鼓直径,从而调节接合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鬼松博幸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