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植入人体内的医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双叶式人工心脏瓣膜。
技术介绍
人工心脏瓣膜植入技术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技术。自六十年代研制使用,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历史。人工心脏瓣膜一般由圈环形瓣架、瓣叶(阀瓣)及缝合环组成,工作时瓣叶随心脏跳动而不断开启、关闭而使血液周期性单向流动。在已有技术中,瓣叶为单叶(只有一片),为了防止瓣叶开启量过大不能闭合,设计时限定瓣叶开启时相对瓣架的夹角不超过70度,这样就使瓣架通道面积变小,血液流过瓣膜时的阻力较大,中心血流不畅,血流易形成紊流,容易形成血栓。美国专利4276658提出了双片瓣叶的设计,采用蝴蝶铰形的轴窝,加工难度大,工艺性不好。同时血流在蝴蝶铰形的轴窝处受到阻力,容易形成血栓;中国专利申请号99200423采用球面轴窝,可使血流在该处冲刷更有效,但是,为了实现瓣叶的开闭限位,需要在瓣架上为每一瓣叶设置四个凸台用作开启和闭合的限位档,整个瓣架共有八个限位档凸台,造成瓣架内表面形状复杂,加工困难,同时瓣架内圈表面凸起的八个限位档凸台,也对血液流通形成干扰,易在此处形成血栓。上述现有技术有进一步改进、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凹平面边界限位的双叶式人工心脏瓣膜,含有圈环形瓣架(1)、瓣架(1)外圈的凹环槽(2)内设置有缝合环(3),瓣架(1)上部有两个对称的弧状凸耳(4),对称的两瓣叶(5)通过各自两侧的瓣轴(5a)嵌入瓣架(1)的弧状凸耳(4)内壁对应的球面轴坑(4a)中,瓣叶(5)经其瓣轴(5a)沿轴坑(4a)在瓣架(1)内作开启、闭合转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瓣架(1)的弧状凸耳(4)的轴坑(4a)之间的上侧为凹陷的凹平面(6),瓣叶(5)的瓣轴(5a)以上部位的侧缘(5b)可在凹平面(6)内转动,凹平面(6)两侧的侧边界面(6a)为两瓣叶最大开启位置的开启限位档(6a),凹平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凹平面边界限位的双叶式人工心脏瓣膜,含有圈环形瓣架(1)、瓣架(1)外圈的凹环槽(2)内设置有缝合环(3),瓣架(1)上部有两个对称的弧状凸耳(4),对称的两瓣叶(5)通过各自两侧的瓣轴(5a)嵌入瓣架(1)的弧状凸耳(4)内壁对应的球面轴坑(4a)中,瓣叶(5)经其瓣轴(5a)沿轴坑(4a)在瓣架(1)内作开启、闭合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瓣架(1)的弧状凸耳(4)的轴坑(4a)之间的上侧为凹陷的凹平面(6),瓣叶(5)的瓣轴(5a)以上部位的侧缘(5b)可在凹平面(6)内转动,凹平面(6)两侧的侧边界面(6a)为两瓣叶最大开启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楠,杜全兴,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