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卷缓冲机构及具有该缓冲机构的打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32951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纸卷缓冲机构和具有该缓冲机构的打印装置。该纸卷缓冲机构包括:支撑架,具有沿纸卷的纸张宽度方向延伸的过纸槽;至少一支臂,枢接在支撑架的过纸槽的边侧;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在支臂的正、反枢转方向上分别向支臂提供弹性力使支臂保持在平衡状态;以及纸张支撑轴,设置在支臂的悬臂端并且平行于过纸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纸卷缓冲机构,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简单紧凑,有利于设备小型化,无论纸张从上方、下方经过纸张支撑轴,纸张支撑轴始终能够提供缓冲力。(*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纸卷缓冲机构及具有该缓冲机构的打印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具有嵌入式打印装置的自助终端设备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比如,在电信营业厅,人们通过自助终端设备查询并打印话费清单;在银行自助服务亭,人们通过自助终端设备存取款并打印交易凭证。自助终端设备内部放置有纸卷,用于打印凭证,当纸卷使用完毕时,自助终端设备发出提示信息,提示服务人员更换纸卷。为了减少更换纸卷的次数,降低人力成本,往往使用大外径的纸卷,比如,外径为 200mm 250mm的纸卷。由于纸卷的外径较大,纸卷的重量较重,受惯性作用,在开始打印时,电机拖动纸卷由静止开始转动时的负载最大,容易出现电机带不动纸卷导致打印内容压缩的问题。对此,中国专利CN200620088465. 8提供了一种利用缓冲机构的解决方案。如图1 所示,缓冲机构包括第一纸张支撑轴11’和第二纸张支撑轴12’,第一纸张支撑轴11’由纸张支撑轴13’、缓冲槽7’和拉簧9’组成,第二纸张支撑轴12’由纸张支撑轴14’、缓冲槽8’ 和拉簧10’组成,当纸张从纸卷上方脱离纸卷时(如图中实线箭头所示),将纸头向下拉从第一纸张支撑轴11’下方穿出;当纸张从纸卷下方脱离纸卷时(如图中虚线箭头所示),把纸头向上拉,从第二纸张支撑轴12’的上方绕过再从第一纸张支撑轴11’下方穿出。这样,在打印开始电机启动时,两个纸张支撑轴均能够提供缓冲从而降低电机的负载,当电机完成启动后,电机能够拖动大纸卷,因此避免了打印内容压缩的问题。然而,该方案通过两组纸张支撑轴对从缓冲机构上方或下方输送过来的纸张实现缓冲,结构复杂, 并且占用空间大,不利于设备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能够对从上方或下方输送过来的纸张实现缓冲功能的纸卷缓冲机构。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该纸卷缓冲机构的打印装置。为此,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纸卷缓冲机构,包括支撑架,具有沿纸卷的纸张宽度方向延伸的过纸槽;至少一支臂,枢接在支撑架的过纸槽的边侧;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在支臂的正、反枢转方向上分别向支臂提供弹性力使支臂保持在平衡状态;以及纸张支撑轴,设置在支臂的悬臂端并且平行于过纸槽。进一步地,上述至少一支臂包括分别枢接在支撑架的过纸槽的两侧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纸张支撑轴位于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的悬臂端之间。进一步地,上述支撑架具有安装表面,过纸槽位于安装表面上,过纸槽的两侧设有枢转限位槽,各支臂的根部伸入枢转限位槽中,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沿支臂枢转方向位于支臂的两侧。3进一步地,上述支撑架具有突出于安装表面的枢接部,支臂通过枢轴枢接在枢接部上。进一步地,上述纸卷缓冲机构还包括逼纸组件,逼纸组件包括在过纸槽的两侧沿纸张的宽度方向可移动地支撑在支撑架上的第一逼纸块和第二逼纸块。进一步地,上述逼纸组件还包括与第一逼纸块和第二逼纸块传动配合的传动件。进一步地,上述支撑架还包括与过纸槽平行设置的支撑槽,第一逼纸块和第二逼纸块分别具有位于过纸槽中的过纸部和位于支撑槽中的支撑部。进一步地,上述第一逼纸块上具有与过纸部连接的第一齿条,第二逼纸块上具有与支撑部连接的第二齿条,传动件为位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之间、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同时啮合传动的齿轮。进一步地,上述第一逼纸块上具有与其连接的第一螺母,第二逼纸块上具有与其连接的第二螺母,传动件为与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同时啮合传动的螺杆,其中,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的螺纹旋向相反。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打印装置,包括纸卷支架、打印机构、以及在纸卷支架和打印机构之间张紧纸卷的纸张的根据上面所描述的纸卷缓冲机构。本技术的特点在于采用两个作用力方向相反的弹性元件使一根纸张支撑轴始终保持平衡状态,无论纸张从上方、下方经过纸张支撑轴,纸张支撑轴始终能够提供缓冲力,另外,缓冲机构还集成了逼纸机构,能够防止纸张横向窜动,使纸张输送更加平缓。本技术提供的缓冲机构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简单紧凑,有利于设备小型化。另外,纸张缓冲机构上还可以增加逼纸块,使缓冲机构进一步具有逼纸功能,防止纸张横向窜动,因此使纸张输送更加稳定。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具有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的纸卷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纸卷缓冲机构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纸卷缓冲机构的轴测图;图4是图2所示的纸卷缓冲机构的工作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纸卷缓冲机构的第一轴测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纸卷缓冲机构的第二轴测图;以及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具有纸卷缓冲机构的打印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图2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纸卷缓冲机构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纸卷缓冲机构的轴测图。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纸卷缓冲机构包括支撑架31、 支臂32、纸张支撑轴33和弹性元件34。在支撑架31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长槽(即过纸槽)311,其长度大于最大纸张宽度,纸张从其间通过。支臂32包括左支臂和右支臂,两者关于支撑架31的长度中心对称地设置在支撑架31上。为叙述方便,以下将左支臂和右支臂统称为支臂32。其中,各支臂32通过铰接轴 314与支撑架31的突出于安装表面313的枢接部315枢接,使得各支臂32可绕铰接轴314 正向或反向偏转。纸张支撑轴33垂直地支撑在左支臂和右支臂之间,且位于左右支臂远离支撑架 31的一端。过纸槽311的两侧设有枢转限位槽316,各支臂32的根部,即远离纸张支撑轴33 的一端伸入枢转限位槽316中,该枢转限位槽316可以用来限定支臂的枢转角度范围。各支臂的两侧对称地设置有两个弹性元件34,两个弹性元件34 (例如拉伸弹簧) 向支臂施加正反方向的弹性拉力,使支臂具有保持在正中平衡状态的趋势。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弹性元件34各自的一端与支撑架31连接,两个弹性元件34 各自的另一端与支臂连接,由于弹性元件34在支臂两侧对称设置,使支臂相对于铰接轴 314处于平衡状态。在其它实施例中,两个弹性元件34可以设置除支撑架之外的支架上,也能实现支臂保持在平衡状态的目的。下面介绍本技术提供的纸卷缓冲机构工作过程。图4是图2所示的纸卷缓冲机构的工作示意图,如图4所示,如果纸张从纸张支撑轴33的上方输送,则将纸张从纸张支撑轴33下方绕过(如图中实线箭头所示);如果纸张从纸张支撑轴33的下方输送,则将纸张从纸张支撑轴33上方绕过(如图中虚线箭头所示)°这样,在纸张运输过程中,纸张压下或抬起纸张支撑轴33,使支臂32绕铰接轴旋转,此时,位于支臂两侧的两个弹性元件34中的一个回缩,另一个被旋转的支臂32拉伸,在两个弹性元件共同作用下,支臂32具有恢复至平衡状态的趋势,纸张支撑轴33重新将纸张张紧以实现缓冲。本技术提供的纸卷缓冲机构,利用两弹性元件产生的相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纸卷缓冲机构,包括:支撑架,具有沿纸卷的纸张宽度方向延伸的过纸槽;至少一支臂,枢接在所述支撑架的过纸槽的边侧;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在所述支臂的正、反枢转方向上分别向所述支臂提供弹性力使所述支臂保持在平衡状态;以及纸张支撑轴,设置在所述支臂的悬臂端并且平行于所述过纸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政民刘笑昆杨民宋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