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具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29087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扣具组件包括一下扣座,所述下扣座一侧设有一挂钩,一上扣板,所述上扣板枢接于所述下扣座一端,至少一摇杆,其将所述上扣板枢转固定至所述下扣座,所述摇杆包括一枢接杆,自所述枢接杆的一端弯折延伸一操纵杆扣合于所述挂钩,于所述操纵杆上设置有一按压部,于所述按压部上延伸一凸起部,由所述凸起部和所述按压部共同构成一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具有一操作面。由于所述操作部由所述按压部和所述凸起部构成,因而所述操作面的面积较大,当操作人员使用一手指对其操作时,所述手指与所述操作面的接触面积较大,因而使操作更方便和更人性化。(*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扣具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扣具组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插座类连接器的扣具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业界出现用于插座类连接器的一种扣具组件,其包括一下扣座;一上扣板,所述上扣板可动装设于所述下扣座上;至少一摇杆,所述摇杆将所述上扣板固定至所述下扣座上,所述摇杆包括一枢接部,自所述枢接部的一端向前弯折延伸一驱动臂,于所述驱动臂上设有一扣合部和一操作部,所述扣合部将扣合于所述下扣座上,所述操作部与所述驱动臂为相同横截面设置。显然,由于所述操作部与所述驱动臂为相同横截面设置,又因为一般我们将所述摇杆设计成横截面积较小的柱状体,而所述操作部的横截面积较小,且所述操作部离所述上扣板的距离较近,当所述摇杆扣合于所述下扣座上时,我们将会用一手指作用于所述操作部对所述摇杆进行拨动时,由于所述操作部距所述上扣板较近,所述手指不易与所述操作部完全接触,且由于所述操作部横截面积较小,因而所述手指与所述操作部的接触面积较小,从而使操作不方便。另外由于操作时需要的力较大,而所述手指与所述操作部的接触面积小,使得所述手指的承受压强较大,操作时使人不舒服,不符合宜人化的趋势。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扣具组件,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时,接触面积大操作方便的扣具组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扣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下扣座,所述下扣座一侧设有一挂钩;一上扣板,所述上扣板枢接于所述下扣座一端;至少一摇杆,其将所述上扣板枢转固定至所述下扣座,所述摇杆包括一枢接杆,自所述枢接杆的一端向前弯折延伸一操纵杆扣合于所述挂钩,于所述操纵杆上设置有一按压部,由所述按压部延伸一凸起部,由所述凸起部和所述按压部共同构成一操作部。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所述凸起部的存在,使得所述操作面的面积变大,因而在使用一手指作用于所述操作面对所述摇杆进行拨动时,所述手指与所述操作面的接触面积变大,因而操作更方便,更宜人化。为便于对本技术的目的、形状、构造、特征及其功效皆能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现结合实施例与附图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扣具组件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扣具组件的下扣座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扣具组件的第一摇杆的上视图;图4为本技术扣具组件的第二摇杆的上视图;图5为本技术扣具组件由打开往闭合动作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扣具组件的组合图;图7为本技术扣具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组合图。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下扣座1下扣板10第一枢接部11第—-底片110第一连接片111第一顶片112限位凸块113第一挡止壁114第一挂钩115第二枢接部12第二底片120第二连接片121第二顶片122限位片123第二挡止〗i124第二挂钩125销钉13螺丝孔14螺丝15上扣板2舌部20枢接件21第—-摇杆3第一枢接杆30第一压制部300第—-旋转部301第一连接部302第一操纵杆31第—-按压部310第一凸起部311第一操作部312第—-操作面313第一凹陷部314第一扣合部315第二摇杆4第一枢接杆40第二按压部400第二旋转部401第二连接部402尾部403第二操纵杆41第二按压部410第二凸起部411第二操作面413第二凹陷部414第二扣合部4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扣具组件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本技术扣具组件,所述扣具组件包括一下扣座1,一上扣板2,一第一摇杆3以及一第二摇杆4。请参阅图1和图2,下扣座1包括一下扣板10,以及设置于所述下扣板10上的相对两端的一第一枢接部11和一第二枢接部12。所述下扣板10为一中空的金属板,其由冲压加工成型。所述第一枢接部11上包括位于其两端的二第一底片110,以及连接所述二第一底片110的一第一连接片111,分别由所述二第一底片110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连接片111 的一端先向上弯折延伸,再向所述第二枢接部12弯折延伸形成二第一顶片112和一限位凸块113,于所述第一枢接部11的一侧端且位于所述第一底片110上凸设一第一挡止壁114, 于所述第一枢接部11的另一侧端且位于所述第一顶片112上设置一第一挂钩115,所述二第一底片110分别通过一销钉13与所述下扣板10相连,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枢接部11被固定于所述下扣板10上,此外,于所述第一枢接部11的两端上,分别设有贯穿所述第一顶片 112、所述第一底片110以及所述下扣板10的二螺丝孔14,所述二螺丝孔14用来安装二螺丝15。所述第二枢接部12上包括位于其两端的二第二底片120,以及连接所述二第二底片120的一第二连接片121,分别由所述二第二底片120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片121 的一端先向上弯折延伸,再向所述第一枢接部11弯折延伸形成二第二顶片122和二限位片 123,于与所述第一挂钩115同侧且位于所述第二底片120上凸设一第二挡止壁114,于与所述第一挡止壁114的同侧且位于所述第二顶片122上设置一第二挂钩125,所述二第二底片 120分别通过所述销钉13与所述下扣板10相连,从而使得所述第二枢接部12被固定于所述下扣板10上,此外,于所述第二枢接部12的两端上,分别设有贯穿所述第二顶片122、所述第一底片120以及所述下扣板10的二螺丝孔14,所述二螺丝孔14用于安装二螺丝15。在其它实施例中(未图示),所述第一枢接部11和所述第二枢接部12可以与所述下扣板10—体成型。所述上扣板2为一中空的金属板,于所述上扣板2的两端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枢接部11和所述第二枢接部12设置一舌部20和一枢接件21。请参阅图3和图6,所述第一摇杆3,其包括一第一枢接杆30,所述第一第一枢接杆30包括于其中间位置对应所述舌部20向靠近所述上扣板10偏置设置的一第一压制部 300,位于所述第一枢接杆30两端的二第一旋转部301,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压制部300和所述二第一旋转部301的二第一连接部302,由所述第一枢接杆30的一端垂直弯折延伸一第一操纵杆31,于所述第一操纵杆31上向远离所述下扣座1偏置设置一第一按压部310,所述第一按压部310为扁平状,由所述第一按压部310延伸一第一凸起部311,所述第一按压部310与所述第一凸起部311 —起构成一第一操作部312,所述第一操作部312具有一第一操作面313,所述第一操作面313为平面设置且与所述下扣板10相平行,于所述第一操作面 313上设有一第一凹陷部314,且所述第一凹陷部314贯穿所述第一操作部312设置。在其它实施例(未图示),所述第一操作面313可与所述下扣板10于所述第一操作面313的宽度方向上成一夹角,所述夹角为0到360度,此外,还可以于所述第一操作面 313上凸设一凸块。请参阅图4和图6,所述第二摇杆4,其包括一第二枢接杆40,所述第二枢接杆40 包括于所述第二枢接杆40的中间位置对应所述舌部21向靠近所述上扣板10偏置设置的一第二压制部400,位于所述第二枢接杆40两端的二第二旋转部401,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压制部400和所述二第二旋转部401的二第二连接部402,由所述枢接杆40的一端垂直弯折延伸一尾部403,由所述第二枢接杆40的另一端垂直弯折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扣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下扣座,所述下扣座一侧设有一挂钩;一上扣板,所述上扣板枢接于所述下扣座一端;至少一摇杆,其将所述上扣板枢转固定至所述下扣座,所述摇杆包括一枢接杆,自所述枢接杆的一端弯折延伸一操纵杆扣合于所述挂钩,于所述操纵杆上设置有一按压部,由所述按压部延伸一凸起部,由所述凸起部和所述按压部共同构成一操作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彬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