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27945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一绝缘本体,其前端凸设有上下间隔排列的至少二舌板,每一所述舌板上设有多个导电端子,于每一所述舌板周围形成有一插置空间,相邻所述二插置空间至少部分连通;一屏蔽外壳,包覆所述绝缘本体,所述屏蔽外壳前端具有一开口与所述二插置空间连通;一金属间隔板,所述金属间隔板水平设于所述二插置空间之间,自所述金属间隔板朝上方的一所述插置空间内向上延伸有至少一第一弹臂,自所述金属间隔板朝下方的另一所述插置空间内向下延伸有至少一第二弹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其为插入相邻二插置空间内的对接电子元件提供了插拔力的所述金属间隔板厚度小,能降低电连接器组件的整体高度,节约材料,降低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尤指一种具有多个接口的电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为适应现代笔记本体积小、重量轻的市场需求,必须减少各种电连接器在主板上所占面积,提高各种电连接器排布的紧凑性,因此业界通常使用堆栈式电连接器安装于主板上,这种电连接器包括一金属外壳、一设于金属外壳内的绝缘体固定座,其中绝缘体固定座上包含两种以上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电连接器安置空间,相邻的二电连接器安置空间之间通过设于绝缘体固定座上的一间隔板隔开,间隔板前端夹设有一 U型弹夹片,弹夹片的二板片上分别一体冲压成型朝向电连接器安置空间内部突出的弹性臂,以分别为插接于二相邻电连接器安置空间内的对接电子元件提供插拔力。但这种结构的电连接器需要依靠间隔板来分隔相邻的二电连接器安置空间,并在间隔板上夹设U型弹夹片来提供插拔力,因而间隔板的厚度再加上弹夹片二板片的厚度会增加整个电连接器的高度,导致其占用空间大,且弹夹片所耗费材料较多,生产成本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电连接器组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小高度、能节约材料的电连接器组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一绝缘本体,其前端凸设有上下间隔排列的至少二舌板,每一所述舌板上设有多个导电端子,于每一所述舌板周围形成有一插置空间,相邻所述二插置空间至少部分连通;一屏蔽外壳,包覆所述绝缘本体,所述屏蔽外壳前端具有一开口与所述二插置空间连通;一金属间隔板,所述金属间隔板水平设于所述二插置空间之间,自所述金属间隔板朝上方的一所述插置空间内向上延伸有至少一第一弹臂,自所述金属间隔板朝下方的另一所述插置空间内向下延伸有至少一第二弹臂。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内于所述二插置空间之间设有一隔栏,所述隔栏上设有多个缺槽与所述第一、第二弹臂位置对应。进一步,所述第一弹臂、所述第二弹臂自所述金属间隔板前端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弹臂、所述第二弹臂为由所述金属间隔板冲压落料后弯折形成。 进一步,所述金属间隔板与所述屏蔽外壳接触。进一步,所述金属间隔板上设有一倒扣,所述绝缘本体上设有一卡位部与所述倒扣配合。进一步,所述金属间隔板上设有呈倒角状的一引导部位于对应所述屏蔽外壳的所述开口位置处。所述金属间隔板朝一所述插置空间弯折延伸形成一内壳体包围所述插置空间,所述内壳体至少一外表面与所述屏蔽外壳接触。3进一步,所述内壳体上与所述屏蔽外壳相接触的表面上设有朝所述内壳体内部突起的至少一弹臂。进一步,所述屏蔽外壳上对应所述弹臂的位置处设有一通孔,所述弹臂的自由端朝所述通孔内延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电连接器组件由于其金属间隔板在实现分隔相邻插置空间的同时也为插入相邻二插置空间内的对接电子元件提供了插拔力,只占用-金属间隔板的厚度,因而降低了电连接器组件的整体高度,有效节约了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图2为本技术第图3为本技术第图4为本技术第图5为本技术第图6为本技术第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实施例的立体图实施例的剖视图实施例的分解图实施例的立体图实施例的内壳体的立体图实施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绝缘本体1 第一舌板13 导电端子2 下弹臂32、62 第一弹臂41、51 后盖片5第一插置空间11 卡位部15 开口 30 通孔34倒扣43 侧弹臂63第二插置空间12 缺槽100 上弹臂31 金属间隔板4 引导部44 内壳体7隔栏10 第二舌板14 屏蔽外壳3 弹臂33第二弹臂42、52 后塞6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电子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件,包括一绝缘本体1,所述绝缘本体1外包覆一屏蔽外壳3,所述绝缘本体1内还固设有一金属间隔板4。参照图2和图3,所述绝缘本体1内部插设有多个导电端子2,所述绝缘本体1上开设有呈上下排列的一第一插置空间11以及一第二插置空间12,所述第一插置空间11与所述第二插置空间12之间由一隔栏10隔开,且所述隔栏10上设有多个缺槽100,使得所述第一插置空间11与所述第二插置空间12之间部分连通。所述第一插置空间11内设有一第一舌板13,所述第二插置空间12内设有一第二舌板14,所述第一舌板13和所述第二舌板14上分别插设有具有不同类型和功能的所述导电端子2。所述屏蔽外壳3包覆所述绝缘本体1外表,其前端设有一开口 30与所述第一插置空间11与所述第二插置空间12连通,供对接电子元件(未图示)插入。所述屏蔽外壳3 的上顶面设有朝所述第一插置空间11内突起的上弹臂31,相应地,下底面上设有朝所述第二插置空间12内突起的下弹臂32,此外,所述屏蔽外壳3的两侧边上还分别一体成型有朝所述第一插置空间11、第二插置空间12内突起的弹臂33,用以为待插入所述二插置空间内的对接电子元件(未图示)提供插拔力,并对其进行定位。所述金属间隔板4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插设于所述第一插置空间11与所述第二插置空间12之间,紧贴所述隔栏10下表面。所述金属间隔板4左右两端固定于所述隔栏10 与所述屏蔽外壳3之间的缝隙内,且与所述屏蔽外壳3接触。所述金属间隔板4上对应所述缺槽100处设有二第一弹臂41朝所述第一插置空间11内弯折突起,其自由端朝背离所述第一插置空间11的方向延伸,以及二第二弹臂42朝所述第二插置空间12内弯折突起, 其自由端朝背离所述第二插置空间12的方向延伸。所述二第一弹臂41以及所述二第二弹臂42于所述金属间隔板4上分别关于所述金属间隔板4的中线对称排列,所述二第一弹臂 41自所述金属间隔板4前端向上弯折形成,所述二第二弹臂42由所述金属间隔板4中部经落料、弯折形成。所述金属间隔板4上还设有一倒扣43,所述绝缘本体1上凹设有一卡位部15与所述倒扣43配合,本实施例中所述卡位部15为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的一凹槽, 所述倒扣43朝所述凹槽内延伸,可防止所述金属间隔板4滑出所述绝缘本体1。所述第一弹臂41上朝所述第一插置空间11内弯折形成有呈倒角状的一引导部44 位于对应所述屏蔽外壳3的所述开口 30位置处,用于引导对接电子组件(未图示)顺利插入所述第一插置空间11内。同样地,可在所述屏蔽外壳3的下底面上设置所述引导部44。本技术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一后盖片5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与所述屏蔽外壳3的后端,可配合所述屏蔽外壳3产生屏蔽效果,以及一后塞6用于安装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至PCB (未图示)上时导正所述导电端子2的焊接脚。参照图4至图6,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同样包括所述绝缘本体1、所述屏蔽外壳3等元件,其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二插置空间12内装设有一内壳体7 包围所述第二插置空间12,所述内壳体7可由第一实施例中的所述金属间隔板4朝所述第二插置空间12内多次弯折延伸形成。所述内壳体7的上表面上设有所述第一弹臂51与所述第二弹臂52,所述第一弹臂51、所述第二弹臂52均为落料形成,且与所述内壳体7 —体成型,所述引导部M设于所述内壳体7上表面前端边缘,呈倒角状朝所述第二插置空间12 内弯折。同样,可在所述内壳体7的两侧表面设置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其前端凸设有上下间隔排列的至少二舌板,每一所述舌板上设有多个导电端子,于每一所述舌板周围形成有一插置空间,相邻所述二插置空间至少部分连通;一屏蔽外壳,包覆所述绝缘本体,所述屏蔽外壳前端具有一开口与所述二插置空间连通;一金属间隔板,所述金属间隔板水平设于所述二插置空间之间,自所述金属间隔板朝上方的一所述插置空间内向上延伸有至少一第一弹臂,自所述金属间隔板朝下方的另一所述插置空间内向下延伸有至少一第二弹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林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