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用套筒及其使用的反作用力承接用垫圈以及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26986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用套筒及反作用力承接用垫圈,只需与螺母进行定位而不用与垫圈进行定位即可进行连接,并且,提供一种连接结构,能够以该螺母相对于螺栓不发生“共转”的方式进行连接。螺母连接用套筒(B)具有:内套筒部分,其具有与螺母等卡合的卡合机构;外套筒部分,其与具有外缘部(2)的垫圈(A)卡合,该外缘部具有卡合齿且表面形成为在外缘侧接近底面侧的锥面;该内套筒部分(21)与外套筒部分(22)通过能够朝相反方向旋转的机构而相互连结,在该外套筒部分上形成有与所述卡合齿卡合的卡合爪(24),卡合爪(24)的下端面由在内径侧接近基端侧的锥面形成。对螺栓头的与被连接物的表面相接触的面实施了摩擦系数增加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将在钢筋结构物或机械结构物等中对多个被连接部件之间进行连接时等使用的带螺栓头的螺栓或螺母,利用邻接配置的反作用力承接垫圈,仅使该螺栓头侧或螺母侧旋转地进行连接的工具即“连接用套筒(在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内也称为螺母连接用套筒),,;该连接用套筒使用的“反作用力承接用垫圈”、以及适用于利用所述连接用套筒与反作用力承接用垫圈进行连接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钢筋结构物例如桥梁等中,在使用螺栓与螺母对多个部件(被连接物) 间进行连接(締結)时,为了使连接结束后作用于螺栓的轴向力达到规定值,需要使连接时施加至螺栓或螺母的转矩达到规定值而使用所谓的“扭力扳手”等。而且,提供有起到所述扭力扳手的作用的电动工具(参照专利文献1)。该电动工具构成为,在其旋转轴上安装有套筒,该套筒具有与螺母或螺栓头卡合的六角孔,或者与形成于螺栓头上的六角孔卡合的六角棒。并且,从该电动工具的非旋转部分延伸出反作用力承接用杆,使因螺母等的旋转而产生的逆旋转方向的反作用力卡止于位于连接部位附近的螺栓等突出物,在所述反作用力不作用于把持电动工具的作业者的状态下,电动工具自身对转矩进行控制的同时进行连接作业。另外,在该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所谓 “电动工具”的表述是为了简便而记作“电动工具”,但并不限于电动,而是包含气压工具或液压工具在内的广义概念。专利文献1 (日本)特许公开2008-110414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许公开昭50-18852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外观设计授权第909618号公报但是,当使用所述电动工具时,在要连接的螺母等附近不存在将所述反作用力承接用杆卡止的突起物的情况下,作业者必须自己用手把持所述杆以承接伴随连接而产生的反作用力。在该状态下,在狭窄空间或高处进行作业等时,不仅作业困难而且会导致作业者的姿态不稳定。特别是,在对尺寸在M24以上的螺栓与螺母进行连接时,所述反作用力非常大,作业者难以凭借自身力量阻挡反作用力另外,已知一种反作用力承接用垫圈及构成双重轴的套筒,在作用有规定转矩的范围内,通过与要连接的螺栓或螺母邻接配置的垫圈来承接所述连接时产生的反作用力 (参照专利文献2)。并且,申请人也对同样形状的垫圈申请了外观设计,并已经获得授权(专利文献 3)。具体地说,该垫圈具有以下形状,即,俯视时,假想基准圆以该垫圈的中心点为圆心,以该假想基准圆为中心在径向上构成凹状的部分与构成凸状的部分,沿该基准圆绕圆周方向交替排列而形成的形状(大致冕环状(菊輪状))。但是,所述双重轴的套筒由于与螺母(或螺栓头)卡合的内套筒部分,和在其外周侧与所述垫圈卡合的外套筒部分形成双重轴状,而且,该螺母(或螺栓头)俯视时为六角形等非圆形状,并且,该反作用力承接用垫圈也为非圆形状(大致八突出角(雁木角将两个正方形稍错开而组合形成的具有八个锯齿的图形)状或大致冕环状),因此,如果要使该套筒嵌合于垫圈与螺母等,则必须同时进行二者(垫圈与螺母或螺栓的头部)的旋转方向上的定位,否则不能进行嵌合。而且,由于所述内套筒部分与外套筒部分通过齿轮机构等连动地向相反方向相对旋转,并且,所述旋转方向上的定位是在作业者看不到的电动工具前端的套筒内进行,因此存在所述二者的定位非常困难的情况。特别是,不得不在站不稳的状态下进行作业或在狭窄的作业空间内进行作业的情况下,所述定位更加困难,其结果是,操作性显著下降。并且,如果在未进行外套筒部分与垫圈的定位而仅使内套筒部分与螺母等卡合的状态下使电动工具旋转,则会对垫圈或外套筒部分造成损伤。此外,在使用所述电动工具使螺母或螺栓头旋转来进行连接时,即使垫圈未发生所谓“共转(共回D )”地承接了因扭力扳手的旋转而产生的反作用力,在螺母相对于螺栓发生相对“共转”的情况下,也需要在通过扳手等使该发生“共转”的螺栓头或螺母固定的状态下经由套筒来使螺母或螺栓头旋转。然而,在手够不到背面的螺母或螺栓的状态下对壁面等的螺栓和螺母进行螺纹连接的情况下,例如,在通过扭力扳手使与穿过壁而在壁表面露出的螺栓的螺纹部旋合的螺母旋转而进行连接时,必须由另一个作业者用扳手等预先使位于该壁的背面侧的螺栓头固定。在该情况下,通常被迫两人一组进行作业,而且,在彼此看不到对方的状态下,必须在互相确认要连接的螺栓与螺母后进行连接,作业效率极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只需与要连接的螺母(或螺栓头)进行定位而不用与垫圈进行定位即可简单地进行连接的螺母连接用套筒及其使用的反作用力承接用垫圈,并且,提供一种适于使用所述连接用套筒与反作用力承接用垫圈而以不使螺母相对于螺栓发生“共转”的方式简单地进行连接的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用套筒为螺母连接用套筒,其具有内套筒部分,其具有与螺母或螺栓头卡合的卡合机构(六角孔或六角棒);外套筒部分,其与具有外缘部的垫圈卡合,该外缘部具有卡合齿且所述外缘部的表面形成为越到外缘侧越接近底面侧的锥面;所述内套筒部分与所述外套筒部分通过连动且能够朝相反方向相对旋转(包括一方固定而另一方可旋转的情况。在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也一样)的机构而相互连结,所述螺母连接用套筒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套筒部分上形成有与所述垫圈的卡合齿卡合的卡合爪,并且该卡合爪的下端面由越到内径侧越接近基端侧的锥面形成。本专利技术的反作用力承接用垫圈,在通过螺母连接用套筒进行连接时,以与螺母或螺栓头邻接的方式配置在螺栓轴部上,并且承接使螺母或螺栓头旋转时产生的旋转方向上的反作用力,其中,所述螺母连接用套筒具有内套筒部分,其具有与螺母或螺栓头卡合的卡合机构;外套筒部分,其与垫圈卡合,所述内套筒部分与所述外套筒部分通过连动且能够朝相反方向相对旋转的机构而相互连结,所述反作用力承接用垫圈的特征在于,俯视时,在中央部形成有使螺栓轴部贯通的孔,并且,外缘部相比所述螺母或螺栓头的外缘朝外径侧突出且该外缘部具有卡合齿,所述垫圈的外缘部的表面(套筒侧的面)形成为越到外缘侧越接近底面侧的锥面。另外,在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所述“卡合机构”除所述六角孔、六角棒以外,还包括非圆形状的四角孔或内六角(hex lobe)扳手孔等各种形状的孔、四角棒或具有内六角状截面的棒等各种形状的棒。并且,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的螺母连接用套筒及反作用力承接用垫圈,在经由所述垫圈使螺母与螺栓临时紧固的状态下,在使所述电动工具的套筒的内套筒部分插入配置于所述反作用力承接用垫圈上的螺母(或螺栓头)部分的状态下,并且,在向垫圈侧对该套筒施力的状态下,如果使旋转工具(也包括电动工具以外的手动旋转工具)旋转,则所述套筒的卡合爪的锥面与所述垫圈的在外缘侧厚度变薄的锥面抵接,该卡合爪根据该旋转而在垫圈的锥面上沿旋转方向滑动,该卡合爪顺畅地落入彼此邻接的卡合齿之间,由此, 所述套筒仅向垫圈侧移动了与垫圈厚度相应的量,该套筒的外套筒部分与垫圈的外周在所希望的状态下可靠地卡合。而且,其后,如果使所述套筒进一步旋转,则伴随旋转工具的旋转而产生的反作用力被垫圈承接。因此,在对螺栓与螺母进行连接时,作业者仅需使套筒的内套筒部分与螺母或螺栓头卡合,并在其后通过电动工具等使所述外套筒部分相对于内套筒部分相对旋转,便能够使套筒的外套筒部分与垫圈在所希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用套筒,其为螺母连接用套筒,具有:内套筒部分,其具有与螺母或螺栓头卡合的卡合机构;外套筒部分,其与具有外缘部的垫圈卡合,该外缘部具有卡合齿且所述外缘部的表面形成为越到外缘侧越接近底面侧的锥面;所述内套筒部分与所述外套筒部分通过连动且能够朝相反方向相对旋转的机构而相互连结,所述连接用套筒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套筒部分上形成有与所述垫圈的卡合齿卡合的卡合爪,并且该卡合爪的下端面由越到内径侧越接近基端侧的锥面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田胜治
申请(专利权)人:阿尼泰特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