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管道选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26483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输送管道选辙器,输送管道选辙器具有入口和至少两个出口。旋塞能借助摆动驱动装置在不同转动位置间移位。旋塞在第一转动位置释放入口与第一出口间的第一输送连接部,在至少一个另外的转动位置释放入口与另一出口间的另一输送连接部。摆动驱动装置包括带气动驱动活塞的缸和与活塞连接的活塞杆,活塞杆通过活节与转动轴线间隔地接合在旋塞上。活塞杆在缸与活节间通过壳体密封部密封穿过输送管道选辙器壳体孔口。在缸与壳体密封部间设有至少一个排出口。形成在缸与壳体密封部间的排出室通过排出口与壳体外部环境连通。输送管道选辙器防止了:例如在缸上密封失效时气体从摆动驱动装置进入输送管道选辙器壳体内部和特别是进入输送连接部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输送管道选辙器/输送管道转接器(F δ rderrohrweiche)。
技术介绍
这种输送管道选辙器从DE 3817349A1中已知。其它的输送管道选辙器从DE 1155057A和DE 4214761C1中已知。从DE 3816231A1中已知一种具有转换开关和调节驱动装置的管道分支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改进开头所述类型的输送管道选辙器,使得防止了 例如在缸上密封失效时,气体从摆动驱动装置/回转驱动装置进入输送管道选辙器的壳体内部和特别是进入输送连接部中。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目的通过具有在权利要求1中给出的特征的输送管道选辙器来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可能从缸中朝向壳体方向流出的气体通过至少一个排出口可靠地排到输送管道选辙器的外部环境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壳体密封部连同至少一个排出口一起确保了,例如在缸密封部失效时从缸中出来的气体不进入输送管道选辙器的壳体内部。壳体密封部可靠地使活塞杆相对于壳体密封,从而不仅气体不能从缸进入壳体内部,而且还防止了其它气态、液态或固态的成分不希望地进入输送管道选辙器的壳体内部。反过来,产品和气体也都不能从选辙器的内腔立刻就到达缸密封部。输送管道选辙器的这种设计方案可以使得,立即识别出由在排出口处流出的产品在壳体密封部上(造成)的损害。根据权利要求2的刮料器确保了 积聚在活塞杆上的沉积物、例如产品结垢不会对壳体密封部的功能产生不利影响。根据权利要求3的密封盒能实现壳体密封部的简单更换。壳体密封部能与必要时设置的刮料器一起安置在密封盒中。根据权利要求4的、可朝向缸的方向拆下密封盒的实施形式使下述(操作)变得容易,即为了保养、调节或维修目的而拆卸摆动驱动装置的部件。壳体密封部和可能具有的刮料器的更换在这种设计方案中也变得容易。根据权利要求5的、夹紧密封盒的实施形式能容易地固定密封盒。根据权利要求6的穿孔防止了,密封盒不希望地阻止在缸和至少一个排出口之间的流体连接。如果密封盒用于安置壳体密封部,则排出室在密封盒的区域中能径向加宽。这扩大了在安装密封盒时的(可容许的)定位公差,此外扩大了在设计密封盒时的自由度。根据权利要求7的多个排出口再次增大了输送管道选辙器的安全性。特别是能与输送管道选辙器的各个安装取向无关地实现排出口的分布,其中总是使排出口之一从排出3室向下引出,从而能通过该排出口将固态或液态成分排到壳体的外部环境中。根据权利要求8的排出口的布置能以较低的制造成本来实现。根据权利要求9的至少一个封闭件确保了 仅释放多个排出口中的至少一个,该至少一个排出口是在输送管道选辙器工作时也希望其自由打开的排出口。这样便能防止使液态或固态物质通过不希望被打开的排出口进入排出室中。这种封闭件可精确地被设置成能同时封闭多个排出口。所述至少一个封闭件可以设计成塞子、270°卡圈或橡胶带。270° 卡圈是仅在整个外周的3/4上贴靠在由卡圈包围的管状物体上的卡圈。附图说明下面借助附图更详细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示出输送管道选辙器的部分切开且部分地示出内部细节的侧视图,该输送管道选辙器具有用于旋塞的气动摆动驱动装置;图2示出图1中的细节II的放大图,该细节示出了摆动驱动装置的活塞杆的区域,在该区域中活塞杆穿过具有排出口的排出室和穿过壳体密封部;图3以类似于图2的图示示出壳体密封部的另一实施例,该壳体密封部在这个实施例中安置在单独装于壳体内的密封盒中;图4以截断的侧视图示出在摆动驱动装置的区域中的输送管道选辙器,该摆动驱动装置具有一示意性示出的用于封闭总共四个排出口中的三个排出口的270°卡圈,该 270°卡圈围绕包围活塞杆的区域的壳体接管设置;图5示出根据图4中的线V-V的截面;图6以类似于图3的图示示出安装在密封盒中的壳体密封部的另一实施例;图7示出根据图6中的线VII-VII的截面。具体实施例方式输送管道选辙器1具有一个入口 2和两个出口 3、4。在入口 2和出口 3之间形成有用于输送物例如松散材料/粒状载体的、直线的第一输送路径。在入口 2和出口 4之间形成有另一转弯了 35°角的输送路径。输送管道选辙器1具有旋塞5,该旋塞5能借助摆动驱动装置/回转驱动装置6 (后面还将详细描述)移位。在第一转动位置(其在图1中示出)中,旋塞5释放在入口 2和出口 3之间的第一输送连接部7。在另一转动位置(其在附图中未示出)中,旋塞5释放在入口 2和另一出口 4之间的另一输送连接部8。在根据图1的第一转动位置中,在入口 2 和另一出口 4之间的输送连接部8通过旋塞5密封地封闭。在未示出的所述另一转动位置中,在入口 2和出口 3之间的输送连接部7通过旋塞5密封地封闭。在所述根据图1的转动位置与所述另一转动位置之间,旋塞5通过摆动移位移置了 35°,其中这种摆动移位在图1中顺时针方向实现。摆动驱动装置6具有在图1中简略示出的双作用驱动缸9,该驱动缸9具有以气动方式驱动的活塞10,该活塞10由于本身不可见,所以以虚线示出。活塞杆11以抗推且抗拉的方式与活塞10连接。该活塞杆11利用其远离缸9的端部通过同步万向节/等速万向节 12接合在旋塞5上。铰接轴13与旋塞5的转动轴线14间隔开。铰接轴13可以设计有快开装置,例如通过弹簧夹紧的栓。由此能从旋塞5上简单地拆下摆动驱动装置6。在旋塞5的如图1所示的第一转动位置中,活塞杆11从缸9中伸出。在释放输送连接部8的第二转动位置中,活塞杆11插入缸9中一截。在活塞杆11的延伸区域中,输送管道选辙器1的壳体15以局部被切开和在活塞杆11的朝向活节12的部段的区域中被撕开的方式示出,从而可以看到从缸9至活节12的整个活塞杆11。实际上,活塞杆11完全在壳体15内部延伸。在缸9和包围旋塞5的壳体部段之间,壳体15具有一包围活塞杆11的壳体接管16。缸9通过法兰17安装在壳体接管 16上,这在附图中仅示意性示出。活塞杆11在缸9和活节12之间穿过壳体接管16的壳体孔口 18。在壳体孔口 18 的区域中,活塞杆11通过壳体密封部19相对于壳体15密封,该壳体密封部19完全包围活塞杆11的外壳壁。壳体密封部19使输送管道选辙器1的内腔与外部环境隔绝/封闭。存在于输送管道选辙器1的内部、特别是输送连接部7和8中的输送压力由于壳体密封部19 而不能向外泄漏。在缸9中的处于压力下的工作室20的密封失效时,壳体密封部19向外确保了 工作室20中的超压/过压不会泄漏到壳体15的内部中去。在缸9和壳体密封部19之间设置有多个——在附图示出的实施例中总共四个——排出口 21a至21d。在图1中能看到下部排出口 21a和上部排出口 21c。图5示出全部四个排出口 21a至21d。在图5中,这些排出口从下部排出口 21a开始沿顺时针方向围绕以截面示出的活塞杆11依次编号。排出口 21a至21d沿不同的方向从排出室21引出并且设置成围绕活塞杆11的周部等距离地/均勻分布。在根据图1的布置结构中,形成在缸9和壳体密封部19之间的排出室22通过排出口 21a至21d与壳体15的外部环境连通。视输送管道选辙器1的设计方案而定,设置有至少一个这种排出口用以建立在排出室22与壳体15的外部环境之间的连接。一旦处于超压下的气体在缸密封部不起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送管道选辙器(1),具有:一入口(2)和至少两个出口(3,4),一旋塞(5),所述旋塞能借助摆动驱动装置(6)在不同的转动位置之间移位,其中,所述旋塞(5)-在第一转动位置中释放在所述入口(2)与所述出口中的第一出口(3)之间的第一输送连接部(7),而-在至少一个另外的转动位置中释放在所述入口(2)与所述出口中的另一个出口(4)之间的另外的输送连接部(8),-其中所述摆动驱动装置(6)包括一具有以气动方式驱动的活塞(10)的缸(9)和一与所述活塞连接的活塞杆(11),所述活塞杆通过活节(12)以与转动轴线(14)间隔开的方式接合在旋塞(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11)在所述缸(9)和所述活节(12)之间通过壳体密封部(19;26)密封地穿过输送管道选辙器(1)的壳体(15)的壳体孔口(18),其中在所述缸(9)和所述壳体密封部(19;26)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排出口(21a至21d),其中形成在所述缸(9)和所述壳体密封部(19;26)之间的排出室(22)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排出口(21a至21d)与所述壳体(15)的外部环境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科勒B·金瑟H·雷恩
申请(专利权)人:科倍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