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穴机构相对地面静止的斜插式种子自动连播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23410 阅读:4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播种的挖穴机构相对地面静止的斜插式种子自动连播机,包括分种机构、挖穴机构、种子输送机构、覆土镇压机构和驱动系统,其中:挖穴机构包括传动链轮组、滑块式动力传输机构、曲柄连杆机构和挖穴铲头;传动链轮组为双排同步滚子链轮组;滑块式动力传输机构布设在传动链轮组下方的上机架上,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光滑导杆、套设在光滑导杆上的后滑块和前滑块、可调节连杆及复位弹簧,后滑块和前滑块底部通过转轴分别装配有一个齿轮,上机架上设有与两个齿轮啮合的齿条;曲柄连杆机构设置有一对,分别装配在后滑块和前滑块的齿轮外侧,包括曲柄圆盘、曲柄、连杆和双套滑杆;挖穴铲头安装在双套滑杆的下滑杆底端,挖穴铲头上设置有排种机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用于播种的挖穴机构相对地面静止的斜插式种子自动连播机
技术介绍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作物的生产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而随着人口的增长,相关农作物的需求量增大,传统的人工播种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玉米是世界上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和小麦,居第三位,也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但现有的玉米播种机还不能在较低的投入之下完全实现高效率、全自动大面积播种。经过广泛的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在广大的华北平原上玉米的播种仍然以人播种为主,播种的机械化程度几乎为零,该种传统的人工玉米播种方式播种效率低下,播种人员工作环境恶劣,汗滴禾下土的这古时的种植境况依然到处可见,尤其套种的方式在我国是很常见的,但是目前主要是以人工和半自动机械为主,其播种的效率不高,疲劳强度大,显然,目前的播种方式已不能满足我国现代机械化、自动化农业生产的需要。针对上述现状,目前我国已经开始逐步采用播种机械来代替人工作业。传统玉米播种机的工作部件有单体仿形机构、单体机架、排种器、排种器传动机构、种子输送机构(输种管)、开沟器、播深控制机构和覆土镇压机构等。传统玉米播种机的作业方式是利用开沟器(或开沟部件)首先在播种的土壤上连续开出播种深度要求的种沟,然后通过排种器(排种装置)将作物种子按照要求的种距投入种沟中,最后对开出的种沟施以覆土盖埋种子和镇压。但是这种播种机存在以下不足1)对土壤的扰动过大,造成播种过程中土壤水分的损失;2) 土壤表层干土与底层湿土混合,影响种子发芽;3)在有地膜覆盖的土壤条件下,不能进行播种作业4)在秸秆还田和少耕及免耕条件下,因开沟器堵塞造成播种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挖穴机构相对地面静止的斜插式种子自动连播机,能够通过斜向往复机构控制挖穴铲头相对地面静止式地挖穴播种,以求最小限度扰动土壤,减小对墒的破坏,有利于种子的发芽,提高播种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挖穴机构相对地面静止的斜插式种子自动连播机,包括分种机构、挖穴机构、两端分别与分种机构和挖穴机构相连的种子输送机构、覆土镇压机构和驱动系统,所述挖穴机构包括传动链轮组、滑块式动力传输机构、曲柄连杆机构和挖穴铲头;所述传动链轮组为双排同步滚子链轮组,该链轮组互相平行的两条同步链之间,沿链条周长均勻设置有多根推杆;所述滑块式动力传输机构布设在传动链轮组下方的上机架上,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光滑导杆、套设在光滑导杆上的后滑块和前滑块、连接后滑块和前滑块的可调节连杆以及套装在光滑导杆上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上机架连接、另一端与后滑块连接,所述后滑块顶端距地面高度高于推杆底端距地面高度,所述后滑块和前滑块底部通过转轴分别装配有一个齿轮,所述上机架上设有与两个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曲柄连杆机构设置有一对,分别装配在后滑块和前滑块的齿轮外侧,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曲柄圆盘、曲柄、连杆和双套滑杆,所述双套滑杆由可相互滑动的上滑杆和下滑杆套接构成,两根上滑杆顶端分别与后滑块和前滑块固定连接,所述上滑杆与竖直方向成25 40度角,所述连杆一端与曲柄铰接、另一端与双套滑杆的下滑杆铰接, 所述曲柄圆盘内侧通过单向轴承与齿轮同轴固定;所述挖穴铲头固定安装在下滑杆底端, 所述挖穴铲头上设置有排种机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滑杆与竖直方向成30度角。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滑块和前滑块上位于曲柄连杆机构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曲柄复位弹簧,所述曲柄复位弹簧的底端与曲柄圆盘上部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光滑导杆上还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一端与上机架连接,另一端与前滑块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排种机构为阀门式排种机构,包括阀门板、导管、回位弹簧和牵引绳,所述阀门板铰接在挖穴铲头下部开口处,回位弹簧装配在铰接轴上,所述导管固定连接在挖穴铲头上,牵引绳一端固定连接在阀门板上、另一端穿过导管,分别与后滑块和前滑块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分种机构包括圆柱种仓、位于圆柱种仓内中心处且与圆柱种仓轴孔铰接的动力轴、位于圆柱种仓端的侧盖、紧贴侧盖且与动力轴同轴线固定的侧转盘,所述圆柱种仓底部设置有斜坡,顶部设置有种子进仓口,圆柱种仓紧贴侧盖沿仓壁开设有一圈护环槽,所述护环槽内嵌置有取种环,所述取种环与侧转盘固定连接,护环槽外圈底部后侧间隔设有两个开口和两个种子出仓口,所述取种环内圆柱面开设有两个开口勺,开口勺的容积为两个或三个种子的容积,所述开口勺的开口小于种子出仓口。进一步地,所述种子输送机构为伸缩递种导管,所述覆土镇压机构为压墒轮,压墒轮安装在下机架的尾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相对地面静止挖穴的连续自动播种技术,能最小限度扰动土壤,对墒的破坏小,有利于种子的发芽,且播种效率高;通过纯机械机构传递运动,铲头的输出力大,对土地的要求低,可适用于比较硬的土质,且整机的宽度较小,也可适于高效率套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分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图5为图1中挖穴铲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 一分种机构、2—动力轴、3—取种环、4一侧转盘、5—侧盖、6—护环槽、7— 圆柱种仓、8—种子进仓口、9一种子出仓口、10—开口勺、11 一种子储仓、12—接种漏斗、 13—伸缩递种导管、14一三通接口、15—双套滑杆、15a—下滑杆、1 一上滑杆、16—传动链轮组、17—主传动链轮、18—推杆、19 一光滑导杆、20—复位弹簧、21—减震弹簧、22—后滑块、23—前滑块、24—可调节连杆、25—齿轮36—齿条、27—单向轴承、观一曲柄圆盘、四一曲柄复位弹簧、30 —曲柄、31—连杆、32—导管、33—挖穴铲头、34—牵引绳、35—阀门活动板、36—覆土镇压机构、37—下机架、38—上机架、39—驱动电机、40—蓄电池、41 一驱动轮、 42—联轴器、43—驱动轮驱动链轮、44一主传动链轮驱动链轮、45—驱动轮传动链轮、46— 分种机构传动链轮、47—主传动链轮传动链轮、48—动力轴传动链轮、49 一扶手、50—回位弹簧、51—斜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挖穴机构相对地面静止的斜插式种子自动连播机,它包括分种机构1、挖穴机构、两端分别与分种机构1和挖穴机构相连的种子输送机构、覆土镇压机构36和驱动系统。该播种机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机架38和下机架37,下机架前端装有驱动轮41,上机架38尾部顶端设置有种子储仓11。具体来说挖穴机构包括传动链轮组16、滑块式动力传输机构、曲柄连杆机构和挖穴铲头33。传动链轮组16为双排同步滚子链轮组,该链轮组互相平行的两条同步链之间,沿链条周长均勻铰接有多根可拆卸的推杆18。滑块式动力传输机构布设在传动链轮组 16下方的上机架38上,包括两根相互平的光滑导杆19、套设在光滑导杆19上的后滑块22 和前滑块23,连接后滑块22和前滑块23的可调节连杆M和套装在光滑导杆19的复位弹簧20,复位弹簧20 —端连接上机架38、另一端连接后滑块22。后滑块22顶端距地面高度高于该处的推杆18底端距地面高度,后滑块22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挖穴机构相对地面静止的斜插式种子自动连播机,它包括分种机构(1)、挖穴机构、两端分别与分种机构和挖穴机构相连的种子输送机构、覆土镇压机构(36)和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挖穴机构包括传动链轮组(16)、滑块式动力传输机构、曲柄连杆机构和挖穴铲头(33);所述传动链轮组(16)为双排同步滚子链轮组,该链轮组互相平行的两条同步链之间,沿链条周长均匀设置有多根推杆(18);所述滑块式动力传输机构布设在传动链轮组(16)下方的上机架(38)上,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光滑导杆(19)、套设在光滑导杆(19)上的后滑块(22)和前滑块(23)、连接后滑块(22)和前滑块(23)的可调节连杆(24)以及套装在光滑导杆(19)上的复位弹簧(20),所述复位弹簧(20)一端与上机架(38)连接、另一端与后滑块(22)连接,所述后滑块(22)顶端距地面高度高于推杆(18)底端距地面高度,所述后滑块(22)和前滑块(23)底部通过转轴分别装配有一个齿轮(25),所述上机架(38)上设有与两个齿轮(25)啮合的齿条(26);所述曲柄连杆机构设置有一对,分别装配在后滑块(22)和前滑块(23)的齿轮(25)外侧,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曲柄圆盘(28)、曲柄(30)、连杆(31)和双套滑杆(15),所述双套滑杆(15)由可相互滑动的上滑杆(15b)和下滑杆(15a)套接构成,两根上滑杆(15b)顶端分别与后滑块(22)和前滑块(23)固定连接,所述上滑杆(15b)与竖直方向成25~40度角,所述连杆(31)一端与曲柄(30)铰接、另一端与双套滑杆(15)的下滑杆(15a)铰接,所述曲柄圆盘(28)内侧通过单向轴承(27)与齿轮(25)同轴固定;所述挖穴铲头(33)固定安装在下滑杆(15a)底端,所述挖穴铲头(33)上设置有排种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定方张争艳李涛涛孙科潘小帝陈昊和龙陈萍郑晓亮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