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登平专利>正文

垃圾焚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22132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垃圾焚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炉体和风道,焚烧炉还包括用于焚烧垃圾的焚烧带,所述的焚烧带位于炉体内部,焚烧带上设有可使炉渣和炉灰掉落的结构,焚烧带下方设置有过滤筛,从而能够在实现垃圾直接焚烧的同时还能实行焚烧时残渣的适时分类。(*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垃圾焚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
技术介绍
垃圾焚烧是目前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城市垃圾处理方法,大型的配备有热能回收与利用装置的垃圾焚烧处理系统,由于顺应了回收能源的要求,正逐渐上升为焚烧处理的主流。现有的垃圾焚烧过程中往往遇到以下问题首先,垃圾在从进料口进入焚烧区区时, 往往都采用的车辆或人工倾倒或者焚烧带输送的方式,垃圾很容易在进入焚烧区后整体堆积,不利于垃圾的有效焚烧;其次,垃圾在焚烧时,垃圾暴露在空气中的沾上助燃油部分易于燃烧,而垃圾的内部却往往燃烧的不充分,不但降低了垃圾焚烧的经济效益,还导致焚烧后的焚烧残渣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最后,垃圾在焚烧过后,焚烧残渣中的可重复利用的炉渣和纯炉灰与无用的砖头等杂物并存,往往一并进行填埋处理,造成资源浪费,为此,有些垃圾焚烧单位在焚烧前专门对垃圾进行分拣操作,费时费力的同时,还因此增加了焚烧单位的焚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行可靠的垃圾焚烧炉,能够在实现垃圾直接焚烧的同时还能实行焚烧时残渣的适时分类。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焚烧炉,包括炉体和风道,焚烧炉还包括用于焚烧垃圾的焚烧带,所述的焚烧带位于炉体内部,焚烧带上设有可使炉渣和炉灰掉落的结构,焚烧带下方设置有过滤筛。本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垃圾在焚烧前可不需分拣直接进入焚烧炉焚烧,减少了焚烧单位的焚烧成本。垃圾在焚烧时,炉灰和炉渣从焚烧带上掉落后直接落在过滤筛上,炉灰透过过滤筛落在炉底,炉渣则不能通过过滤筛,从而实现焚烧时残渣的适时分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图1中I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3中II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右视图;图8是轮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垃圾焚烧炉,包括炉体10和风道,焚烧炉还包括用于焚烧垃圾的焚烧带20, 所述焚烧带20位于炉体10内部,焚烧带20上设有可使炉渣和炉灰掉落的结构,所述焚烧带20下方设置有过滤筛30,如图1-3所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过滤筛30可为振动筛,如图2-3,所述过滤筛 30呈板网状且斜向布置于炉体10的炉膛内,所述的过滤筛30下方设置有集灰漏斗40。为防止过滤筛30上的炉渣进入集灰漏斗40内,所述板网状的过滤筛30最低处延伸至集灰漏斗40的上端漏斗口以外。如图1-5所示,垃圾焚烧炉还包括用于带动焚烧带20向前输送垃圾的主动辊70, 所述的焚烧带20由多个独立且闭合的炉条21构成,所述的炉条21在其输送方向上相互平行,各相邻炉条21间留有间隙。对于焚烧后的无法从炉条21间隙落下的焚烧残留物,如砖头等杂物,焚烧带20的输出端下方还设有杂物收集器80,如图1。进一步的,如图1-3,主动辊70为平行设置的两个,所述主动辊70垂直于焚烧带 20的输送方向,所述过滤筛30的最低处位于主动辊70—侧。所述的两个主动辊70之间间距等于过滤筛30沿焚烧带20输送方向的长度,从而确保焚烧残渣从焚烧带20上掉落后能被过滤筛30的筛面完全收集。炉条21的构成形式可以为多种,本技术采用的优选方案为炉条21包括连接块211,所述的连接块211外形呈音叉状,如图5-7,所述的炉条21由多个连接块211之间首尾衔接构成,具体讲就是铰接结构,连接块211的音叉状构造避免了直接选用条板作为连接快211可能出现的炉条21运行时的整体弯折甚至折断现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优选方案,考虑过滤筛30为呈板网状且斜向布置于炉体 10的炉膛内,过滤筛30的最低处与焚烧带20的间距较大,当焚烧残渣落在过滤筛30最低处时,不但会对过滤筛30产生较大冲击力,影响其使用寿命,而且过滤筛30最低处对焚烧残渣的筛选功能也较差,因而本技术在过滤筛30与焚烧带20之间设置有挡料板50,如图2所示,所述的挡料板50与过滤筛30间为交错布置,挡料板50最低处与过滤筛30的筛面间留有间隙,所述的集灰漏斗40的下部出料端连通地下管道60,到时可采用鼓风机向地下管道60送风,从而将炉灰吹送至水池集中存放,实现炉灰的有效收集。如图1-3,为避免本技术运行时垃圾在焚烧带20上整体堆积,炉体10内设有搅拨装置90,用于将焚烧带20上的垃圾拨散开,使其与热空气和火焰间实现更好的对流换气以及焚烧效果。所述的搅拨装置90为叶轮,所述的搅拨装置90包括轮叶片91和作为轮叶片基体的轮轴92,所述轮轴92轴线与主动辊70轴线平行,所述搅拨装置的轮轴92整体位于封闭的焚烧带20所构成环状的封闭区域内,所述轮叶片91的一部分通过炉条21之间间隙伸出至焚烧带20与垃圾的接触面以上,以保证设置于轮轴92上的轮叶片91的最佳拨动效果。所述的搅拨装置90轴线至焚烧带20底部距离大于搅拨装置90半径。进一步的,如图8-9,轮叶片91由环套状轮叶轴911和周向均布轮叶轴911外周壁上的轮叶912构成,所述的轮叶912呈薄板片状,所述的轮叶912用于拨动垃圾的一侧部呈弧形,从而在本技术运行时在拨散垃圾的同时将垃圾“推送“出去。所述的轮叶片91 间隔均勻且相互平行的套设在轮轴92上,所述的搅拨装置90为沿焚烧带20输送方向均布的多个。如图1-3所示,搅拨装置90为沿焚烧带20输送方向均布的多个。所述的搅拨装置的轮轴92 —侧设置有链轮921,所述的搅拨装置90间通过链条传动,所述的搅拨装置90 包括主动叶轮和从动叶轮,所述主动叶轮的轮轴连接外部动力源,可在有助于垃圾充分焚烧的同时起到主动推送垃圾前行的作用。进一步的,为避免焚烧带过长导致的焚烧带底部重力变形,本技术还包括用于支撑焚烧带20的支撑辊100,如图1和图3,所述焚烧带20的底部支撑在支撑辊100辊面上,所述的支撑辊100的轴线与主动辊100轴线平行,所述支撑辊100为多个且沿焚烧带 20输送方向在焚烧带20底部均布。本技术在运作时,垃圾从焚烧带20输入端进入输送并焚烧,在此过程中搅拨装置90在不停的翻转垃圾,以实现最佳的对流换气以及焚烧效果。垃圾在不断的被翻转后与空气接触充分燃烧,燃烧后的炉渣及炉灰等体积较小,可透过焚烧带20的炉条21之间间隙落在过滤筛30上进行过滤,体积更小的炉灰通过过滤筛30的不停振动落入炉底,而相对体积较大的炉渣则顺着过滤筛30网面滑向焚烧炉一侧集中存放。对于焚烧带20上燃烧后的体积更大的焚烧残留物,如砖头等杂物,则顺着焚烧带的向前输送,最终落入杂物收集器 80,从而整个流程实现了垃圾在直接焚烧的同时实行焚烧时残渣的适时分类。权利要求1.一种垃圾焚烧炉,包括炉体(10)和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焚烧炉还包括用于焚烧垃圾的焚烧带(20),所述的焚烧带00)位于炉体(10)内部,所述的焚烧带00)上设有可使炉渣和炉灰掉落的结构,所述的焚烧带00)下方设置有过滤筛(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筛(30)为振动筛,所述过滤筛(30)呈板网状且斜向布置于炉体(10)的炉膛内,所述的过滤筛(30)下方设置有集灰漏斗(40),所述板网状的过滤筛(30)最低处延伸至集灰漏斗GO)的上端漏斗口以外。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焚烧炉,包括炉体(10)和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焚烧炉还包括用于焚烧垃圾的焚烧带(20),所述的焚烧带(20)位于炉体(10)内部,所述的焚烧带(20)上设有可使炉渣和炉灰掉落的结构,所述的焚烧带(20)下方设置有过滤筛(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登平
申请(专利权)人:李登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