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稀油加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20465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加油工具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自动稀油加油装置,主要特点包括带盖的密闭容器,在密闭容器的盖上设注油口、带阀门的进出气口、出油管和压力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人们对小注油孔设备加注稀油时费时又费力,且注油量不易控制的难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加油工具
,涉及一种自动稀油加油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对设备进行润滑作业,而在日常润滑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给一些小注油孔设备加注稀油,人们常利用漏斗、加油桶等进行加油。然而许多设备的注油口位置要么设置在一侧,要么其周围空间狭小,这些小注油孔口径小,当注油量大时,加注油时费时又费力,且注油量不易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人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发现现有的小注油孔设备在加注稀油时存在着上述的缺陷,经过不断设计改进,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对小注油孔设备加注稀油的自动稀油加油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自动稀油加油装置的结构包括带盖的密闭容器,密闭容器与其盖通过螺栓连接,在密闭容器的盖上设注油口、带阀门的进出气口及出油管。为了能够观测到密闭容器内的压力,在密闭容器的盖上设压力表。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密闭容器盖上设注油口、进出气口及出油管,压缩空气通过进出气管进入容器内,通过对容器内压力的控制,可使容器内的油经过出油管流出,再经过与设备注油孔适配的软管注入设备的油孔内,从而方便容易地对小注油孔设备加注稀油,具有省时省力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技术自动稀油加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表示图1中盖与容器通过螺栓连接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自动稀油加油装置的结构作具体说明。参见图1,图2,图3,本技术自动稀油加油装置的结构包括密闭容器1,密闭容器1的盖8,密闭容器1与其盖8通过螺栓7连接,在密闭容器1的盖8上设注油口 2、带阀门5的进出气口 4及出油管6,为了能够观测到密闭容器1内的压力,在密闭容器1的盖8 上设压力表3。本技术自动稀油加油装置在对小注油孔设备加注稀油时,把待加稀油从注油口按使用量注入密封容器内,将进出气口接通压缩空气(0. 4MPa左右),出油管口用与设备注油孔相适配的软管连接,缓缓打开进出气口的阀门,注意观察压力表显示的压力,当密闭容器内压力达到一定时,密闭容器内的稀油通过出油管对设备进行稀油加注。本技术密闭容器的盖可打开以方便对密闭容器进行清洗。 本技术经过试制试用后,能够很方便地对小注油孔设备加注稀油,解决了人们常利用漏斗、加油桶对小注油孔设备加注稀油时费时又费力,且注油量不易控制的难题。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稀油加油装置,包括带盖的密闭容器,密闭容器与其盖通过螺栓连接,其特征是在密闭容器的盖上设注油口、带阀门的进出气口及出油管。2.如权利要求1的自动稀油加油装置,其特征是在密闭容器的盖上设压力表。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加油工具
,提出了一种自动稀油加油装置,主要特点包括带盖的密闭容器,在密闭容器的盖上设注油口、带阀门的进出气口、出油管和压力表,本技术解决了人们对小注油孔设备加注稀油时费时又费力,且注油量不易控制的难题。文档编号F16N7/30GK202024059SQ20112008999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1日专利技术者刘峰, 李全洋, 王硕, 许致纲, 陈广付 申请人: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南阳分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稀油加油装置,包括带盖的密闭容器,密闭容器与其盖通过螺栓连接,其特征是在密闭容器的盖上设注油口、带阀门的进出气口及出油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致纲王硕陈广付李全洋刘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南阳分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