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外壳体及具有该外壳体的一体电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19665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外壳体,包括相连接的前面板和后壳,所述后壳包括固定部后壳和可拆部后壳,所述可拆部后壳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固定部后壳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相适配的弹性导槽;沿所述可拆部后壳的位移方向,所述弹性导槽的槽宽逐渐变小,且所述定位柱与弹性导槽的两侧壁相抵并形成两侧壁沿所述弹性导槽的宽度方向的弹性变形;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该电子设备外壳体在整机升级、维修过程中无需工具即可完成拆卸后壳的操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采用该结构形式的外壳体可有效控制整机的制造成本。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该外壳体的一体电脑。(*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外壳体及具有该外壳体的一体电脑
技术介绍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应用需求的提高,电子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对于台式电脑来说,在满足电脑具备高性能指标的基础上,其优化设计在兼顾用户体验的同时,还需要考虑专业人员的操作性等方面的要求。以一体电脑(AIO)为例,作为一种新式的PC电脑其强大的功能,紧凑的设计给终端用户提供了便利,并基于前述特点逐步成为台式电脑市场的主流。目前,由于一体电脑过于紧凑的设计及过多的部件集合导致结构设计趋于复杂,部件升级和部件维修更换都要专业的维修人员使用维修工具。比如,一体电脑采用的是集成主板,若网卡或显卡出现故障, 则需要更换主板。也就是说,机壳内部硬件需要升级或者维修时,需要打开后壳体进行相应的操作。现有一体电脑的外壳大多由固定部和可拆部两部分构成,两者之间主要通过螺钉、插卡钩或者弹爪等方式来实现,以确保可拆部与固定部壳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然而, 受自身结构形式的限制,上述几种实现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分别存在不同的缺陷,其中,螺钉紧固方式需要使用拆卸工具才能完成相应的操作,作业效率较低;插卡钩沿钩合固定方向位移实现两者之间的连接关系,操作不方便,特别是操作者经验不足的情况下极易出现卡钩折断的现象;弹爪结构复杂,成本过高。有鉴于此,亟待研制开发出一种免工具易拆卸的电子设备外壳体,以有效降低整机制造成本,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外壳体,以便于在整机升级、维修过程中无需工具即可完成拆卸后壳的操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 采用该结构形式的外壳体可有效控制整机的制造成本。在此基础上,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该外壳体的一体电脑。本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外壳体,包括相连接的前面板和后壳,所述后壳包括固定部后壳和可拆部后壳,所述可拆部后壳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固定部后壳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相适配的弹性导槽;沿所述可拆部后壳的位移方向,所述弹性导槽的槽宽逐渐变小,且所述定位柱与弹性导槽的两侧壁相抵并形成两侧壁沿所述弹性导槽的宽度方向的弹性变形。优选地,所述弹性导槽的槽宽自大于所述定位柱的尺寸向小于所述定位柱的尺寸的趋势逐渐变小。优选地,所述弹性导槽的两侧的所述固定部后壳上均设置有镂空变形空间。优选地,所述镂空变形空间具体为沿所述弹性导槽的长度方向一致的条形孔;且沿所述可拆部后壳的位移方向,所述条形孔的宽度逐渐增大。优选地,所述可拆部后壳上的定位柱和所述固定部后壳上的弹性导槽由橡胶和/ 或金属材质制成。优选地,所述可拆部后壳上设置有卡钩,所述固定部后壳上设置有与所述卡钩相适配的卡槽;所述卡钩的钩头方向及所述卡槽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可拆部后壳的位移方向一致。本技术提供的一体电脑,包括外壳体和置于所述外壳体内的若干功能部件; 所述外壳体包括相连接的前面板和后壳;且所述后壳包括固定部后壳和可拆部后壳;所述可拆部后壳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固定部后壳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相适配的弹性导槽; 沿所述可拆部后壳的位移方向,所述弹性导槽的槽宽逐渐变小,且所述定位柱与弹性导槽的两侧壁相抵并形成所述弹性导槽的宽度方向弹性变形。优选地,所述弹性导槽的槽宽自大于所述定位柱的尺寸向小于所述定位柱的尺寸的趋势逐渐变小。优选地,所述弹性导槽的两侧的所述固定部后壳上均设置有镂空变形空间。优选地,所述镂空变形空间具体为沿所述弹性导槽的长度方向一致的条形孔;且沿所述可拆部后壳的位移方向,所述条形孔的宽度逐渐增大。本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外壳体,在实际应用时,首先将可拆部后壳上的定位柱插装在固定部外壳上弹性导槽的大尺寸端,使得可拆部后壳与固定部外壳大致贴合;然后,推动可拆部后壳相对于固定部外壳滑动,直至前述定位柱沿弹性导槽的长度方向位移至小尺寸端,即,可拆部后壳位移至最终工作位置,完成后壳体的组合装配。此过程中,由于本方案中与定位柱相配合的弹性导槽具有弹性,因此,定位柱将与弹性导槽的两侧壁相抵时,两者沿弹性导槽的宽度方向产生的相互作用力使得弹性导槽的两侧壁产生弹性变形, 并储备弹性变形能;这样,当定位柱位移至弹性导槽的小尺寸端处,弹性导槽两侧壁夹持定位柱,可固定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满足固定可拆部后壳的使用需要。拆卸可拆部后壳时,反向推动可拆部后壳即可克服弹性导槽对于定位柱的夹持力;与此同时,定位柱与弹性导槽脱离后,其两侧壁释放弹性变形能,恢复至原始状态。上述技术分析可以确定,本技术电子设备外壳体的拆装不需要任何拆卸工具,操作过程较为便利;同时,组装、拆卸过程十分方便,操作性好,不会出现由于施力过大而导致非正常损坏的现象。此外,定位柱与弹性导槽的配合结构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制造工艺即可实现,可有效控制整机的制造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外壳体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在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中,弹性导槽的槽宽自大于定位柱的尺寸向小于定位柱的尺寸的趋势逐渐变小。如此设计,装配时,易于实现定位柱插入弹性导槽的操作,拆卸时, 易于实现定位柱拔出弹性导槽的操作。进一步提高了拆装的可操作性。附图说明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一体电脑的轴侧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示后壳的后视4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图4是图2的C部放大图;图5是图3的D部放大图;图6是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柱位于弹性导槽大尺寸端的后壳的后视图;图7是图6的E-E剖视图;图8是图6的F部放大图;图9是图7的G部放大图。图1至图9中后壳10、前面板20;固定部后壳1、弹性导槽11、镂空变形空间12、卡槽13、可拆部后壳2、定位柱21、 卡钩22。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外壳体,以便于在整机升级、维修过程中无需工具即可完成拆卸后壳的操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采用该结构形式的外壳体可有效控制整机的制造成本。不失一般性,下面以一体电脑为例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该图示出了一体电脑的整体外形结构。该一体电脑的外壳体包括相连接的前面板20和后壳10 ;与现有技术相同,前面板 2上嵌装有显示屏,若干功能部件置于外壳体中,比如,主板、CPU、硬盘和内存等硬件。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各部件的具体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相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基于现有技术完全可以实现,故本文不再赘述。本方案中,后壳10包括固定部后壳1和可拆部后壳2 ;固定部后壳1与外壳体内的部件相连接,可拆部后壳2相对于固定部后壳1能够拆装,以便于进行机壳内部硬件的升级或者维修操作。为详细说明本方案中的后壳10的具体组成及连接关系,请一并参见图2 和图3。其中,图2是后壳的后视图,该图自图1中A向箭头所示的视角形成;图3是图2的 B-B剖视图。图中所示,该后壳设置有两个可拆部后壳2,分别对称设置于固定部后壳1的两侧。应当理解,可拆部后壳的数量及形状不局限于图中所示,实际上,可拆部后壳的数量可根据内置硬件设置位置的不同而相应确定;其形状同样需要根据固定部后壳1上不同的开口形状进行设计,只要满足使用需要均可。同理,由于后壳的外廓形状主要是基于壳内构件的尺寸及外观而确定,故图中所示的各局部可拆后壳体的形状并不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可拆部后壳2上设置有定位柱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子设备外壳体,包括相连接的前面板和后壳,所述后壳包括固定部后壳和可拆部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部后壳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固定部后壳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相适配的弹性导槽;沿所述可拆部后壳的位移方向,所述弹性导槽的槽宽逐渐变小,且所述定位柱与弹性导槽的两侧壁相抵并形成两侧壁沿所述弹性导槽的宽度方向的弹性变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占兴旺李晓忠甘立渊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