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生态牧草栽培金针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815576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牧草栽培金针菇的方法,牧草人工种植,再生性强,产量高,经过干燥、粉碎后与玉米粉,麸皮粉及石膏粉混合,可代替棉籽壳、木屑、玉米芯等栽培金针菇菇,实现原料自给自足,菌糠废弃物全部回收加工饲料,不仅解决菌糠废弃物综合利用难题、实现农业生态循环,而且还可以带动畜牧业发展,特别适合建立家庭型“种草、栽培食用菌、圈养山羊”食用菌生态循环农业,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牧草栽培金针菇的方法
技术介绍
浙江江山地区金针菇栽培历史悠久,食用菌种植户达到1. 13万户,年产量达3. 61 亿袋,鲜菇总产量近18. 03万吨,产值11. 13亿元,菇农实现增收4. 5亿元。但近年来,食用菌生产原料棉籽壳、木屑、秸秆等价格大幅上涨,特别是棉籽壳价格从往年的1. 1元/kg涨到现在的2. 5元/kg,价格翻了一番多,使得生产辅料秸秆、碎木屑等也跟着涨价,生产成本加大,必将限制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出菇后产生的废弃物即菌糠是食用菌的3飞倍;目前常规生产菌糠废弃物除少量用作农肥,大部分于裸露条件下腐烂干燥用作烧材,腐烂过程中滋生各种微生物,造成环境严重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本专利技术的生态牧草栽培金针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成熟后的禾本科牧草晒干至水分2(Γ40%,粉碎后过2(Γ40目筛,得牧草粉;2)按重量百分比取原料牧草粉60 65%,玉米粉20 25%,麸皮粉8 1 和石膏粉广3%, 将上述原料加水混合均勻,用水量为上述原料总重量的6(Γ65% ;3)将混合均勻的原料装入耐高温塑料薄膜袋中,压实,料袋中间扎孔,料袋一端封口, 成为菌包;4)菌包用蒸汽灭菌,压力MPa0. Γ0. 2,温度ll(Tl2(TC,保持2 3小时,冷却后于无菌条件下接入江山白菇菌种,在2(T25°C,保持3(Γ35天,使菌包发菌至全白色,打开袋口,于纩13°C室内5W白炽灯下培养,环境湿度9(Γ100%,当开袋菌包出现小菇蕾后,菌包开口罩上 2(T25cm纸筒,诱发长出白色金针菇。本专利技术中,所说的牧草为皇竹草,按每亩用种苗200(Γ2500株种植,芽苗朝上,培土 3 5cm,长至20(T300cm高度为成熟。本专利技术有益之处在于生态牧草可以随意种植,产量高,再生能力强,可替代棉籽壳,木屑、玉米芯等,原料可实现生产自给自足,不再依靠外运;栽培后的菌糠可以全回收加工饲料,还可以带动畜牧业发展,特别适合建立家庭型“种草、栽培食用菌、圈养山羊”食用菌生态循环农业,促进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显著。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牧草种植采用营养体扦插皇竹草(/^wil5eto sinese Roxb),第一周每天浇水一次,第二周2天浇水一次,种苗萌发至定植不施化肥与农药,每亩用废弃菌糠20(T300kg,中期只人工去除部分杂草,生长期间无需化学处理,无除草剂,没有施化肥,属于无公害农作物。将生长至27(T300cm牧草割下来,自然晾晒至含水量20、0%,粉碎后过20、0目筛,得牧草粉;2)取牧草粉65kg,加入玉米粉22kg,麸皮粉10kg,石膏粉:3kg,混均后加水60kg,再次混拌均勻;3)将混合均勻的原料装入耐高温的塑料薄膜袋中,压实,料袋中间扎孔,料袋一端用棉花,三层报纸和胶圈封口,成为菌包;4)菌包用蒸汽灭菌,压力Mpa0. 12,温度120°C,保持3小时,冷却后在无菌箱内接入江山白菇固体菌种(市场有售),于23°C培养32天,至菌包发菌至全白色。将菌包移入13°C 室内5W白炽灯下培养,至出现菇蕾时用长约2(T25cm纸套将菌包开口罩上,直到长出正常的金针菇子实体长约13 15cm时即可采摘成品。菌包采摘金针菇后,及时脱去塑料薄膜,使菌糠于日光下曝晒至含水量低于 1Γ12%,再经过粉碎过30目筛,为良好的山羊饲料,装入塑料袋外套无纺布袋,双层包装即可长期存放,用于圈养山羊的日粮饲料,20kg体重山羊,日喂料6、kg,日增体重 0. 43、. 45kgo经过检测,用生态牧草代料栽培江山金针菇前后营养成分对比如下 生态牧草白菇菌糠成分比较权利要求1.,包括以下步骤1)将成熟后的禾本科牧草晒干至水分2(Γ40%,粉碎后过2(Γ40目筛,得牧草粉;2)按重量百分比取原料牧草粉60 65%,玉米粉20 25%,麸皮粉8 1 和石膏粉广3%, 将上述原料加水混合均勻,用水量为上述原料总重量的6(Γ65% ;3)将混合均勻的原料装入耐高温塑料薄膜袋中,压实,料袋中间扎孔,料袋一端封口, 成为菌包;4)菌包用蒸汽灭菌,压力MPa0. Γ0. 2,温度ll(Tl2(TC,保持2 3小时,冷却后于无菌条件下接入江山白菇菌种,在2(T25°C,保持3(Γ35天,使菌包发菌至全白色,打开袋口,于纩13°C室内5W白炽灯下培养,环境湿度9(Γ100%,当开袋菌包出现小菇蕾后,菌包开口罩上 2(T25cm纸筒,诱发长出白色金针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金针菇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牧草为皇竹草,按每亩用种苗2000 2500株种植,芽苗朝上,培土 3 5cm,长至20(T300cm高度为成熟。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牧草人工种植,再生性强,产量高,经过干燥、粉碎后与玉米粉,麸皮粉及石膏粉混合,可代替棉籽壳、木屑、玉米芯等栽培金针菇菇,实现原料自给自足,菌糠废弃物全部回收加工饲料,不仅解决菌糠废弃物综合利用难题、实现农业生态循环,而且还可以带动畜牧业发展,特别适合建立家庭型“种草、栽培食用菌、圈养山羊”食用菌生态循环农业,经济效益显著。文档编号A01G1/04GK102227988SQ20111013109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0日专利技术者刘志强, 刘然 申请人:浙江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牧草栽培金针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成熟后的禾本科牧草晒干至水分20~40%,粉碎后过20~40目筛,得牧草粉;2)按重量百分比取原料:牧草粉60~65%,玉米粉20~25%,麸皮粉8~12%和石膏粉1~3%,将上述原料加水混合均匀,用水量为上述原料总重量的60~65%;3)将混合均匀的原料装入耐高温塑料薄膜袋中,压实,料袋中间扎孔,料袋一端封口,成为菌包;4)菌包用蒸汽灭菌,压力MPa:0.1~0.2,温度110~120℃,保持2~3小时,冷却后于无菌条件下接入江山白菇菌种,在20~25℃,保持30~35天,使菌包发菌至全白色,打开袋口,于8~13℃室内5W白炽灯下培养,环境湿度90~100%,当开袋菌包出现小菇蕾后,菌包开口罩上20~25cm纸筒,诱发长出白色金针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强刘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