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凯建专利>正文

一种手电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13490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电筒,包括分隔板、筒状的本体、设置在本体上的按押开关、与本体联接的照明部单元和盖体、位于本体当中的若干只电池,以照明部单元所在方位为前端,所述本体内部圆周壁上设有供所述分隔板插置其内的条槽;本体前端开口设有窄凹槽与宽凹槽,所述照明部单元与本体联接的部分亦设有分别与所述窄凹槽和宽凹槽相配合的窄突肋及宽突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分隔板避免了电池与电池之间产生过热时相互接触;窄凹槽、窄突肋与宽凹槽、宽突肋的配合有助于装配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能有效防止置入内部的过热电池相互接触,且组装时定位准确,安全防爆,可广泛用于各种需要手工照明的工作场合。(*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电筒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手电筒根据其使用的途径不同,具有多种不同的形态。以应用在矿坑、瓦斯槽、喷漆涂装作业的场合中的手电筒为例,该种手电筒要求具有较好的防爆性能, 而且应具备有避免外界水气侵入的特质。一般而言,手电筒本体的前端为照明段,中间一段为握持部,而用于控制手电筒明灭的按押开关则是设置在照明段与握持部之间。按押开关是用来控制装在手电筒内部的导电片活动,来改变套入电筒内部的电池的导通,从而切换电池的接触或断电状态。而在握持部的末端是覆设有盖体,在电池握持部的端部开口套入后,盖体就与握持部末端开口旋合。在盖体旋紧后,手电筒内部则形成了一密闭空间,这使得电池在供应照明灯泡电能之后所产生的热量无法顺利排出,如果在进入矿坑、瓦斯槽或喷漆涂装作业的场所时与环境中堆积到一定浓度的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产生接触,即引致爆炸事故。另外,通常在设计这类的防爆电筒时,按押开关也会设置在握持部的末端,并且嵌入其中,握持部的周边凸起保护其,防止因为意外使手电筒在携带过程中掉落到地面上而错误地触发开关发生开关开启/关闭的情况,然而这种防误操作的设计因为在盖体旋锁之后会在螺旋配合处形成间隙,造成其易为外界水气从间隙处渗入,使内部导电片与电池发生故障而无法使用。由于照明部单元是与手电筒本体直接旋合,因此其在组装时候往往定位不够精准,组装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防止置入内部的过热电池相互接触的且组装时定位准确的手电筒。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手电筒,包括分隔板、筒状的本体、设置在本体上的按押开关、与本体联接的照明部单元和盖体、位于本体当中的若干只电池,以照明部单元所在方位为前端,所述本体内部圆周壁上设有供所述分隔板插置其内的条槽;所述本体前端开口的内部圆周壁上设有与所述条槽错开设置的一截窄凹槽与宽凹槽,所述照明部单元与本体联接的部分亦设有分别与所述窄凹槽和宽凹槽相配合的窄突肋及宽突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照明部单元包括中壳罩、连结部件,前壳罩和中间设有基板的后壳罩,所述中壳罩、连结部件,前壳罩通过螺钉顺次联接,在中壳罩供螺钉穿过的空间套置有具有绝缘特质的衬部,所述后壳罩与中壳罩扣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壳罩上伸出至少一道勾部,所述中壳罩上亦设有与所述勾部相对应的缺口供其扣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后端开口收拢并形成一孔,该孔靠外周边向中间凹陷形成凹陷区,所述按押开关位于该凹陷区内并低于凹陷区的最高位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按押开关位于本体的后方,其与本体的中间段落间设有一阻隔环部,所述阻隔环部将本体内部空间与其后方的外部空间隔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手电筒的本体中置入分隔板,避免了手电筒工作时电池与电池之间产生的过热相互接触;窄凹槽、窄突肋与宽凹槽、宽突肋的配合有助于装配定位,使手电筒构件在组装时具有简便的装配基准。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能有效防止置入内部的过热电池相互接触,且组装时定位准确,安全防爆,可广泛用于各种需要手工照明的工作场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轴测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前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构件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的组体透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照明部单元的后视图;图6是图5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 图6,一种手电筒,包括分隔板3、筒状的本体1、设置在本体1上的按押开关2、与本体1联接的照明部单元4和盖体5、位于本体1当中的若干只电池6,以照明部单元4所在方位为前端,所述本体1内部圆周壁上设有供所述分隔板3插置其内的条槽 11 ;所述本体1前端开口 12的内部圆周壁上设有与所述条槽11错开设置的一截窄凹槽13 与宽凹槽14,所述照明部单元4与本体1联接的部分亦设有分别与所述窄凹槽13和宽凹槽 14相配合的窄突肋441及宽突肋442。具体地,所述分隔板3是依照条槽11间距来决定其宽度,其前端则设有左右界限部31 ;所述盖体5内部周边加工有内螺纹段51,前端开口 12 外壁加工有与所述内螺纹段51配合的外螺纹段121,让盖体5与本体1旋合。所述电池6 具体有4个,两个为一组,分别装入由分隔板3分开的两个空间中,供应手电筒7的电能。参照图3、图5和图6,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照明部单元4包括中壳罩 44、连结部件43,前壳罩41和中间设有基板451的后壳罩45,所述中壳罩44、连结部件43, 前壳罩41通过螺钉46顺次联接,在中壳罩44供螺钉46穿过的空间445套置有具有绝缘特质的衬部47,所述后壳罩45与中壳罩44扣合。当然,在实际装配过程中,还应在前壳罩41 与连结部件43之间另配装有LED421的板体42,前壳罩41为漏斗状,其上加工一通孔411 供LED421伸出,前壳罩41的后端亦延伸出至少一道内部设有螺纹孔413的支部412,板体 42上开有与支部412相配合的半圆缺口 422,所述连结部件43中间具有容腔431供板体42 及前壳罩41后端套入其间,连结部件43后部开有与所述螺纹孔413对应的通孔432及供 LED421的导线423引出的引线孔433 ;所述窄突肋441与宽突肋442是设置在中壳罩44的周缘上,中壳罩44上亦设有与所述螺纹孔413对应的孔443及与连结部件43上的引线孔433对应的另一引线孔444,孔443的孔沿上凸形成空间445,螺钉46贯穿过孔443、432之后再旋入螺纹孔413,螺钉46的端部则抵靠在中壳罩44的空间445中,所述的衬部47即套置在螺钉46端部靠外的一边的空间445中,让照明部单元4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另外,所述后壳罩45上另配有两凸起,分别对正于中壳罩44上的窄突肋441与宽突肋442,是窄突肋441与宽突肋442的延长,分别命名为窄突肋453与宽突肋454。所述后壳罩45的后方设有与电池6正负极顶接的导点452。参照图3,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后壳罩45上伸出至少一道勾部455, 所述中壳罩44上亦设有与所述勾部455相对应的缺口 446供其扣入。具体地,在中壳罩 44的周缘与窄突肋441及宽突肋442呈错开方位各布置一缺口 446,所述勾部455与缺口 446的位置对正,这样勾部455便可嵌入至缺口 446中让后壳罩45与中壳罩44卡接,便于组装,且装配时能快速定位,拆卸方便。参照图2和图3,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本体1后端开口收拢并形成一孔15,该孔15靠外周边向中间凹陷形成凹陷区16,所述按押开关2位于该凹陷区16内并低于凹陷区16的最高位置。参照图3和图4,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按押开关2位于本体1的后方, 其与本体1的中间段落间设有一阻隔环部23,所述阻隔环部23将本体1内部空间与其后方的外部空间隔离。据地体,所述按押开关2向后一端作为按押部21,另一端设置有弹簧22, 所述阻隔环部23位于按押部21与弹簧22之间。参照图3和图4,具体组装时,是将按押开关2从前端开口 12中套入,并让按押部 21穿出孔15,由于阻隔环部23抵靠在孔15的内部周边,所述按押部21的最上端并没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电筒,包括分隔板(3)、筒状的本体(1)、设置在本体(1)上的按押开关(2)、与本体(1)联接的照明部单元(4)和盖体(5)、位于本体(1)当中的若干只电池(6),以照明部单元(4)所在方位为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内部圆周壁上设有供所述分隔板(3)插置其内的条槽(11);所述本体(1)前端开口的内部圆周壁上设有与所述条槽(11)错开设置的一截窄凹槽(13)与宽凹槽(14),所述照明部单元(4)与本体(1)联接的部分亦设有分别与所述窄凹槽(13)和宽凹槽(14)相配合的窄突肋及宽突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建
申请(专利权)人:王凯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