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加热食品盒,包括餐盒、菜包、主食包、加热包、水包,该自加热食品盒还包括有一软性材料的加热袋,所述的加热袋一端开口、并且在开口端设置有结扎带,加热袋的容积保证在内部放置所述的菜包、主食包、加热包、水包后通过所述的结扎带能将加热袋开口结扎封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加热食品盒巧妙地利用了软性材料的加热袋,使得整个加热、食用过程更加简便、安全,其包装结构变得更加合理而轻便,显著提高了自加热方便食品的便携性、抗破损性能以及食品安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活用品,尤其涉及一种方便食品。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自加热方便食品有多种,比较好的例如一种自加热方便食品由一个比较大的外盒体内设置菜包、主食包、加热包、水包和餐盒,以及餐具等构成,餐盒的底部与外盒体的上开口相匹配,餐盒上设置有一盒盖。在实际操作时将加热组件和水包内的水放入外盒体,再将菜包、主食包打开倒入餐盒中,然后将餐盒匹配盖在外盒体的上开口上,再盖上盒盖,这样自加热组件和水相遇后升温发热,将盖在外盒体上方的餐盒内的食物加热到所需要的温度。上述自加热方便食品基本满足了自加热方便食物的要求,但是还是存在着很多缺占,1、组件比较多,而且必须包括材质比较硬性的外盒体作为加热仓,这样整个方便食品就会比较大,而且外盒体不能破损,一旦在运输、储存、携带过程中因磕碰、撞击、挤压等原因造成破损的话,就不能再顺利地达到放置加热组件混合加热的加热仓的功能了,所以其容积大和易破损成为其广泛应用的致命障碍,致使其在户外运动等场合的推广应用受到限制;2、在食品加热过程中,餐盒放置于外盒体的上开口处,加热水蒸汽从餐盒底部对餐盒内食品加热,所以必然高温水蒸气会从餐盒四周向外喷溢出来,这样在加热过程中和加热完成食用者需要端下餐盒时,都有可能会被高温水蒸气烫伤,存在一定的安全操作的急■/患 ;3、在食品加热过程中,因为只是靠底部加热,所以必须将主食包和菜包内的食品打开后倒入餐盒中才能达到加热效果,这样在加热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加热物污染食物的风险和可能,而且食物加热中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窜入加热物异味儿的问题;4、在食品加热过程中,在餐盒的上部必须加盖上一个起到闷热作用的上盒盖,否则加热过程就难以完成。综上可见,现有的自加热方便食品组件要求较大,储存、携带不方便,操作麻烦,而且存在着各种安全饮食和方便操作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加便于操作、便于携带、更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自加热方便食品。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加热食品盒,包括餐盒、菜包、主食包、加热包、水包,所述的加热包外包装采用能透水的微孔材料,该自加热食品盒还包括有一软性材料的加热袋,所述的加热袋一端开口、并且在开口端设置有结扎带,加热袋的容积保证在内部放置所述的菜包、主食包、加热包、水包后通过所述的结扎带能将加热袋开口结扎封口。所述的自加热食品盒还包括有一个软性材料的外包装袋。在所述的外包装袋内由下至上依次顺序放置餐盒、水包和加热袋,在加热袋内最下面放置加热包,加热包上面叠放主食包和菜包。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加热袋开口可以封闭,在所述的加热袋内由下至上依次顺序放置加热包、餐盒,餐盒内放置水包、主食包和菜包。所述的水包设置于餐盒内的最底层或者主食包和菜包之间。本技术的自加热食品盒巧妙地利用了软性材料的加热袋,从而克服了现有自加热方便食品的多种缺陷。在使用过程中,食用者打开加热带,在加热带中由下至上放置好加热包、主食包和菜包,然后打开水包将水倒入加热袋内,用加热袋开口处的结扎带将加热袋开口结扎封口(可以便于解开的采用活结结扎)。这时加热包遇水开始反应发热,加热带内产生大量高温水蒸气,软性材料的加热袋由于内部大量水蒸汽而膨胀,部分水蒸气从开口结扎处溢出,菜包、主食包不需要打开即可在加热包内的高温水蒸汽环境中得到加热。打开加热包时只需抓住结扎带结扎的活结头一端抽拉开来即可方便而安全的即时打开,避免被高温水蒸气烫伤的危险,然后将加热的菜包、主食包打开倒入餐盒中食用,并且此时的加热袋可以作为使用者丢弃垃圾的废物袋,既方便又环保。该自加热食品盒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本技术的自加热食品盒在巧妙地利用加热袋的设置使得整个加热、食用过程更加简便、安全的同时,其包装结构变得更加合理而轻便,因为其结构中无需材质比较硬性的外盒体作为加热仓,加热操作时无需上盒盖闷热, 所以相对方便食品的组件更加简洁、占据的空间明显减少,从而获得很多的有益效果其一,体积明显减小、并且外包装及组件主体为软性材料,这样更便于储存携带, 更利于大批量的运输携带,而软性材料的包装也使得该自加热食品盒容积上更能缓冲,堆积存放能够获得更大空间存放利用率,更能显出其体积的优势来。其二,其主要组件和包装都是软性材料,故而在储存运输携带过程中大大降低了破损的可能性,即使遇到一定程度的撞击、挤压等也不会产生组件的破损、影响加热操作和食用;对运输携带的各方面要求也变得更低,更符合户外运动、航空携带、居家使用等的各方面的要求。其三,由于本技术采用的是独特的软性材料的加热袋内的加热方式,所以其加热效果远远超出了以往自加热方便食品,因为在加热袋内菜包和主食包一起处在一个高温水和水蒸气所包裹的环境中,得到了均勻的加热,所以最终获得的加热食品,加热均勻, 不像以往的自加热食品大多采用底部加热一个加热源的利用率差、加热效果也不太均勻。其四,由于本技术的独特加热方式,所以菜包和主食包的整个加热过程中是处于封闭状态的在加热完成后再打开菜包主食包食用,所以这就完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较难解决的食物在加热过程中受到加热源污染的问题,而这在食品业是非常首要的一个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日益重视的食品卫生。所述的自加热食品盒设置一个外包装袋,在所述的外包装袋内由下至上依次顺序放置水包、餐盒和加热袋,在加热袋内最下面放置加热包,加热包上面叠放菜包和主食包。 这样的排布设置是最安全、卫生,便于实际操作的结构,因为首先在加热袋内叠放加热包、 菜包和主食包,这样在实际操作中只需将加热袋打开就可以进行倒水加热操作,符合方便简洁的快餐食品的需要;而餐盒设置在加热袋之外,就能确保餐盒内部不与外包装采用能透水的微孔材料的加热包直接接触,完全比避免了加热包可能对餐盒内部形成的污染。而水包设置在与加热包隔离的加热袋之外,避免了万一水包在运输、储存、携带过程中破损的话与加热包直接接触、反应发热。同样的作为一种简化的自加热食品盒结构,加热袋也可以作为外包装袋,其开口封闭,在所述的加热袋内由下至上依次顺序放置加热包、餐盒,餐盒内放置水包、菜包和主食包。在食用操作时,直接打开加热袋的开口,取出餐盒和水包,往加热袋内倒入水,扎紧加热袋进行加热,然后拆开菜包主食包倒入餐盒食用。其个组件的叠放排列顺序也是科学合理,将加热包置于底层避免了其对餐盒内部产生污染,水包底层放置水包上面压置菜包、主食包,也是为了隔离水包和加热包,并且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水包不受到外力直接作用,以避免两者万一破损而产生自加热反应。附图说明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自加热食品盒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技术自加热食品盒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技术自加热食品盒内部组件爆炸展开图;图4是自加热食品盒加热操作示意图之一;图5是自加热食品盒加热操作示意图之二 ;图6是自加热食品自加热完成后备食用的示意图。图中1、外包装袋 2、餐盒 3、菜包4、主食包 5、加热包 6、水包7、加热袋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2、图3示出了一种自加热食品盒,包括软性材料的外包装袋1、餐盒2、菜包3、主食包4、加热包5、水包6和软性材料的加热袋7,所述的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主食包、加热包、水包后通过所述的结扎带能将加热袋开口结扎封口。1.一种自加热食品盒,包括餐盒、菜包、主食包、加热包、水包,所述的加热包外包装采用能透水的微孔材料,其特征在于:该自加热食品盒还包括有一软性材料的加热袋,所述的加热袋一端开口、并且在开口端设置有结扎带,加热袋的容积保证在内部放置所述的菜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定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塚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