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焙烧余热锅炉的埋刮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06105 阅读:3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焙烧余热锅炉的埋刮板机,包括外壳、后轴和轴承座,后轴设置于外壳内,后轴的左右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轴承座,且轴承座位于外壳的外侧,轴承座内设置有轴承,后轴的左右两端分别穿过外壳与相应的轴承连接,所述后轴的左右两端的轴承座与所述外壳之间留有间隙。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由于后轴的左右两端的轴承座与外壳之间留有间隙,使后轴和外壳的热量不容易传送到轴承座,避免了轴承内的润滑油融化流出,延长了轴承的寿命;由于后轴的左右两端的轴承座与外壳之间留有间隙,避免了外壳内的烟尘进入到轴承座内,延长了轴承的寿命。上述结构有效减少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闷炉、停车的次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送机械,具体涉及一种焙烧余热锅炉的埋刮板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参见图1,焙烧余热锅炉的埋刮板机包括外壳1'、后轴2'和轴承座 3',后轴2'设置于外壳Γ内,后轴2'的左右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轴承座3',且轴承座 3'位于外壳1'的外侧,轴承座3'内设置有轴承,后轴2'的左右两端分别穿过外壳1' 与相应的轴承连接。然而,上述焙烧余热锅炉的埋刮板机中,后轴2'的左右两端的轴承座3'紧贴外壳1'设置,由于焙烧余热锅炉的埋刮板机的工作环境通常在400-600摄氏度,后轴2'和外壳1'受热后很快将热量传递给轴承座3',使得轴承座3'很容易受热,导致轴承座3' 内轴承的润滑油融化流出,使轴承易磨损,甚至造成设备故障停车。再者,外壳1 ‘内的烟尘较易由高温烟气带动,由后轴2'与外壳1'之间的缝隙进入到轴承座3'内,使轴承座3' 内的轴承很快磨损,甚至造成设备故障停车。现有技术的焙烧余热锅炉的埋刮板机经常会因为后轴2'轴承的故障,导致整台设备闷炉、停车,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焙烧余热锅炉的埋刮板机,该焙烧余热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焙烧余热锅炉的埋刮板机,包括外壳(1)、后轴(2)和轴承座(3),后轴(2)设置于外壳(1)内,后轴(2)的左右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轴承座(3),且轴承座(3)位于外壳(1)的外侧,轴承座(3)内设置有轴承,后轴(2)的左右两端分别穿过外壳(1)与相应的轴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轴(2)的左右两端的轴承座(3)与所述外壳(1)之间留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富莫德勒图
申请(专利权)人:赤峰中色库博红烨锌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